中国城镇化与特色城镇化道路 本书特色
《中国城镇化与特色城镇化道路》:丛书系:“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重点项目成果国家“985工程”项目和“211工程”项目成果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成果中国经济发展重大突出问题的*新研究成果向新中国60华诞献礼的系列图书
中国城镇化与特色城镇化道路 内容简介
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副行长、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2000年在世界银行的一次会议上说:“21世纪影响入类社会进程的*主要的两件大事:一是美国的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市化。”
为什么斯蒂格利茨会如此高度评价中国的城市化?
这是因为,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伴侣,城市化与工业化一样,也是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过程,是任何国家由贫穷落后走向发达繁荣的必由之路,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的任务。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经济社会发展上的差距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早已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和城市化率已达到70%以上的国家,而中国还没有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仍然处于工业化中期,城市化率2008年还只有45.7%。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迈向现代化的两大基本任务。中国作为13亿人口的*大的发展中国家,如果成功实现城市化,必然会同时实现工业化,会带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巨大进步,极大地促进世界的发展。所以,斯蒂格利茨高度评价中国的城市化并不为过。
中国城镇化与特色城镇化道路 目录
总论:中国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前言
**章 城市化与城市化道路
一、城市化与城镇化
(一)城市化的内涵和衡量
(二)城市化的必然性和作用
(三)城市化的影响因素
(四)城市化的过程
(五)城市化的类型
(六)城市化的合理化
二、城市化道路
(一)城市化道路的内容
(二)城市化道路的类型和合理化
(三)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第二章 城市化及其道路的研究
一、城市化及其道路的国外研究
(一)国外对城市化基本问题的研究
(二)国外与城市化相关的重要理论
(三)国外对城市化道路的研究
二、城市化及其道路的国内研究
(一)国内对城市化基本问题的研究
(二)国内对中国城镇化及其道路问题的争论
(三)国内对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四)国内对城市化及其道路的国际比较研究
三、中国城镇化及其道路理论的创新
(一)城镇化基本理论的创新
(二)城镇化道路理论的创新
(三)城乡工农相互关系理论的创新
第三章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
一、主要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历程
(一)主要发达国家城市化概况
(二)英国的城市化进程
(三)法国的城市化进程
(四)德国的城市化进程
(五)美国的城市化进程
(六)日本的城市化进程
二、主要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道路
(一)工业化与城市化基本同步的城市化道路
(二)城市规模结构与空间布局多样化的城市化道路
(三)从城乡差别扩大到逐渐缩小的城市化道路
(四)从自由放任到政府积极干预城市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三、主要发达国家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的启示
(一)城市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城市规模结构和空间布局由多种因素决定,没有固定的模式
(三)城市化是一个动态演进的发展过程,一般要经过若干个不同的阶段
(四)城市化主要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但不能完全自由放任
第四章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
一、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历程
(一)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概况
(二)巴西的城市化进程
(三)墨西哥的城市化进程
(四)印度的城市化进程
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道路
(一)工业化与城市化失调的城市化道路
(二)城市人口空间布局过度集中的城市化道路
(三)城乡关系严重失衡和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城市化道路
(四)“市场失灵”与“政策失当”并存的城市化道路
三、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的启示
(一)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是城市化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是城市化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
(三)完善的市场机制和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
(四)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平衡发展是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
第五章 中国城镇化的历程
一、改革开放以前的城镇化
(一)改革开放以前城镇化的发展阶段
(二)改革开放以前城镇化过程的主要特征
(三)改革开放以前城镇化的成就和问题
(四)制约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城镇化
(一)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的发展阶段
(二)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过程的主要特征
(三)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因
(四)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的成就和问题
三、中国城镇化的基本经验和启示
(一)城镇化滞后或超前都不利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
(二)城镇化的实现机制存在不同的形式和效果
(三)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在城镇化中的作用
(四)改革是推进城镇化的强大动力
(五)城市化和农村城镇化并举更有利于城镇化
第六章 中国城镇化的现状和前景
一、中国城镇化的现状
(一)中国城镇化的水平
(二)中国城镇化的速度
(三)中国城镇化的发展阶段
(四)中国城镇化的城镇数量和规模结构
(五)中国城镇化的城镇空间分布
(六)中国城镇化的二元性
(七)中国城镇化的地区差异
(八)中国城镇化的健康状态
二、中国城镇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中国城镇化面临的机遇
(二)中国城镇化面临的挑战
三、中国城镇化的前景
(一)城镇化速度和水平的变动趋势
(二)城镇数量和城镇规模结构的发展趋势
(三)城镇空间分布的发展趋势
(四)区域城镇化的发展趋势
(五)城镇化健康状况发展趋势
……
第七章 中国城镇化的特殊性和道路
第八章 中国城镇化与城乡二元制度
主要参考文献
中国城镇化与特色城镇化道路 节选
《中国城镇化与特色城镇化道路》内容简介: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副行长、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2000年在世界银行的一次会议上说:“21世纪影响入类社会进程的*主要的两件大事:一是美国的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市化。”为什么斯蒂格利茨会如此高度评价中国的城市化?这是因为,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伴侣,城市化与工业化一样,也是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过程,是任何国家由贫穷落后走向发达繁荣的必由之路,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的任务。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经济社会发展上的差距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早已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和城市化率已达到70%以上的国家,而中国还没有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仍然处于工业化中期,城市化率2008年还只有45.7%。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迈向现代化的两大基本任务。中国作为13亿人口的*大的发展中国家,如果成功实现城市化,必然会同时实现工业化,会带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巨大进步,极大地促进世界的发展。所以,斯蒂格利茨高度评价中国的城市化并不为过。
中国城镇化与特色城镇化道路 相关资料
插图:3.按照城币发展万式的分类城市化的过程也就是城市发展的过程,城市的发展方式主要有外延型即粗放型、内涵型即集约型两大类。现实的城市发展方式,一般不是纯粹的外延型即粗放型或内涵型即集约型,往往是两种类型同时存在,以其中某一种为主。按照城市发展的方式不同,城市化可分为内涵型即集约型城市化和外延型即粗放型城市化。内涵型即集约型城市化是指城市的发展以内涵型即集约型方式为主的城市化,外延型即粗放型城市化则是指城市的发展以外延型即粗放型方式为主的城市化。4.按照城市化实现机制的分类城市化的实现机制是指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推进的方式、所需资源的取得和配置方式。按照城市化实现机制的不同,城市化可分为市场型城市化、计划型城市化和市场与计划结合型城市化。市场型城市化是指依靠民间力量发动及推进、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人口流动并取得和配置所需资源的城市化,也称自下而上的城市化;计划型城市化是指依靠政府力量发动及推进、通过计划机制控制人口流动并取得和配置所需资源的城市化,也称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市场与计划结合型城市化则是指同时依靠民间和政府力量发动及推进、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同时注意发展计划机制的作用而实现人口流动并取得和配置所需资源的城市化,也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城市化。
中国城镇化与特色城镇化道路 作者简介
简新华,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兼任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产业经济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常务理事等学术职务。
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先后承担包括国家社科基金、自科基金,教育部的重大、重点课题在内的科研项目10多个在包括《经济研究》、《管理世界》、《求是》、《中国工业经济》、《世界经济》、《中国人口科学》、《China Economist》等权威报刊在内的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80多篇,50多篇被包括《新华文摘》在内的刊物转载;代表作有《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探索》、《中国经济改革探索》、《产业经济学》等;科研成果获得包括国家人口和计生委的中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一等奖、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教育部第二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学术著作特等奖、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安子介国际贸易奖等在内的10多项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