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经济管理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国际政治经济学通论

  2020-06-05 00:00:00  

国际政治经济学通论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有四个特点:**,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框架。第二,追踪国际学术界前沿动态。第三,分析全球政治经济的结构与动力。第四,体现“中国视角”。国际政治经济学虽然起源于美国和欧洲学术界,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和欧洲国家之外的学者只能是知识的消费者。在作者看来,中国学者要成为知识的生产者也许有许多路径,但立足于中国的现实经验、特别是中国过去30年融入世界经济的成功经验进行研究,是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学领域知识生产者的一个重要途径。

国际政治经济学通论 内容简介

随着中国不断融入世界体系,中国学术界迫切需要更多的既能反映国际学术界前沿动态,又能体现“中国视角”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著作和教材。本书主要有如下四个特点:**,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框架。本书基于定义与研究议题、要素流动与单位层次、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以及国际体系与中国经验四种关联性,力图为学生们提供一个相对完整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知识框架。第二,追踪国际学术界前沿动态。根据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议题和分析方法,作者将过去40年从事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学者们分为“两代”,系统总结了20世纪70—80年代“**代”学者提出的五大理论(相互依存论、霸权稳定论、国家主义理论、依附论和世界体系论),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二代”学者在核心概念和分析方法上变革的总体趋向。第三,分析全球政治经济的结构与动力。本书从世界体系与国家兴衰的关系入手,对促使全球政治经济延续500年的结构和动力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在当代的主要表现形式(国际货币、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发展与转型以及地区主义)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第四,体现“中国视角”。国际政治经济学虽然起源于美国和欧洲学术界,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和欧洲国家之外的学者只能是知识的消费者。在作者看来,中国学者要成为知识的生产者也许有许多路径,但立足于中国的现实经验,特别是中国过去30年融入世界经济的成功经验进行研究,是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学领域知识生产者的一个重要途径。

国际政治经济学通论 目录

序言 构建一个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知识框架——基于四种“关联性”的分析
 总论 国际政治经济学:知识谱系、理论范式与研究方法
世界体系与国家兴衰:历史遗产
 **章 世界体系与国家兴衰
 第二章 财富、贸易与古典重商主义
 第三章 工业革命、霸权与古典自由主义
 第四章 “革命”与古典马克思主义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演进
 第五章 相互依存理论:合作与国际机制
 第六章 霸权稳定理论:霸权与世界经济
 第七章 国家主义理论:国家利益、权力结构与对外经济政策
 第八章 依附理论:核心与边缘
 第九章 世界体系理论:世界经济、历史体系与文明
 第十章 全球化与国际政治经济学:超越“范式之争”?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实证分析

国际政治经济学通论 节选

《国际政治经济学通论》主要内容简介:随着中国不断融人世界体系,中国学术界迫切需要更多的既能反映国际学术界前沿动态,又能体现“中国视角”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著作和教材。《国际政治经济学通论》主要有如下四个特点:**,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框架。《国际政治经济学通论》基于定义与研究议题、要素流动与单位层次、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以及国际体系与中国经验四种关联性,力图为学生们提供一个相对完整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知识框架。第二,迫踪国际学术界前沿动态。根据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议题和分析方法,作者将过去40年从事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学者们分为“两代”,系统总结了20世纪70-80年代“**代”学者提出的五大理论(相互依存论、霸权稳定论、国家主义理论、依附论和世界体系论),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二代”学者在核心概念和分析方法上变革的总体趋向。第三,分析全球政治经济的结构与动力。《国际政治经济学通论》从世界体系与国家兴衰的关系人手,对促使全球政治经济延续500年的结构和动力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在当代的主要表现形式(国际货币、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发展与转型以及地区主义)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第四,体現“中国视角”。国际政治经济学虽然起源于美国和欧洲学术界,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和欧洲国家之外的学者只能是知识的消费者。在作者看来,中国学者要成为知识的生产者也许有许多路径,但立足于中国的现实经验,特别是中国过去30年融人世界经济的成功经验进行研究,是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学领域知识生产者的一个重要途径。

国际政治经济学通论 相关资料

插图:吉尔平认为,国际经济体系中的财富、权力以及经济活动存在着两个过程:一个是世界经济增长分布的极化过程;一个是世界经济扩散的过程。所谓世界经济增长分布的极化过程是指世界经济的增长以及分布是不均匀的。核心区往往是世界经济增长分布集中的地区,这一方面是因为核心区市场的力量以及比较优势,核心区拥有技术优势,丰富的人力资源,特别是技术劳动力,优良的交通体系,比较好的社会和技术设施,比较低的交易成本,比较高的储蓄率以及比较大的经济规模;另一方面是由于核心区在其技术以及比较优势处于初始阶段常常阻止工业化的扩散,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业化核心区的激励竞争中保持其技术以及经济优势。而边缘区则是低技术、低技术工业以及原材料生产商集中的地区。但如果就此认为核心区和边缘区的关系是一种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那就错了。在吉尔平看来,在注重世界经济增长和分布的同时,必须看到这一过程的另外一个方面,即经济扩散的过程。所谓世界经济的扩散过程是指,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以及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的加强,所有的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技术以及土地本身都是流动的,这种流动主要通过技术劳动力的移动、贸易的扩展以及对外投资而从核心区流向边缘区。在世界经济的扩散过程中,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其一,世界经济的扩散的过程及其结果世界经济体系中并不是均衡的。由于边缘区在原材料、交通网络以及其他要素方面的不同,从而导致财富以及权力在不同的边缘区增长和分布的不同,其中,有的边缘区在世界经济的扩散过程中成为一个新的增长中心以及进一步扩散增长的中心。

国际政治经济学通论 作者简介

王正毅,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国际政治经济学、区域化比较、东亚国际体系与中国社会重建方面的研究。代表性著作有:《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合著,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世界体系论与中国》(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边缘地带发展论:世界体系与东南亚的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译著有《建构安全共同体:东盟与地区秩序》(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国际政治经济学通论

http://www.00-edu.com/tushu/3/2020-06-09/2448764.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