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之谜 本书特色
破译房价涨跌密码,揭秘“话语权”之争,诠释市场博弈,探求房地产治市之道。
本书是运用系统工程方法研究我国房价问题的一本探索性专著,数据翔实、逻辑严密、视野开阔、观点鲜明、建议可行。由于房价问题非常复杂,房价的高低涉及社会各个方面的利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希望本书的两位作者愿意倾听不同的意见,并与之进行严肃的学术争论,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对住房问题的研究。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
自从我国实行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房价就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有关房价及房地产业的争议也目益激烈。当太多人纠缠于立场之争,甚至是喧闹的炒作时,本书通过建立理性的模型,运用博弈论的观点和方法,对中国城镇房价形成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对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刻教训以及房价调控的其他国际经验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搜狐网财经频道主编 黄继新
这是我一口气读完的书!房价是一个复杂的多重博弈,本书从动态非均衡的角度,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将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将市场因素和制度因素分析相结合,或可使我们在通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纳什均衡之路上前行一步。
——新浪网财经中心总监邓庆旭
这是一本值得反复品味的书!从学术价值来看,本书的研究结论或将丰富与完善我国房价研究的理论体系,促进国内该领域的学术研究规范和方法与国际接轨。从实践应用来看,本书的研究结果对政府调控、企业决策、银行信贷管理和消费者投资都将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人民网城建房产频道主编 关哲
房价之谜 内容简介
2002年以来,尽管我国政府连续数年实行严厉的针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但房价仍然保持了持续快速上涨的态势。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巨变,中国房地产市场也出现了普遍性的“价跌量减”的现象。房价调整的时间会有多长?幅度有多大?政府该不该救房芾?救什么?如何救?如何认识当前中国城镇房价居高不下的现象?影响和制约中国城镇住房价格的因素究竟有哪些?影响程度如何?这些问题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的争论。
本书第1章回顾了近年来中国房价历次论争的过程和论争各方的主要观点;第2章简要阐述了国内外房价理论,分析了中国城镇房价评价体系和相关指标;第3章和第4章建立了基于面板数据的中国城镇住房供给模型、需求模型、价格模型,重点研究了房价的影响因素以及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第5章指出当前中国城镇房价形成机制极度扭曲,并对其特征、成因进行了分析;第6章以北京市为例,对特大型城市的住房问题作了实证分析;第7章对房价与企业博弈、政府宏观调控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第8章提出了完善我国住宅产业宏观政策体系的建议。
本书依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997~2007年中国31个省份统计数据,建立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重点研究了影响中国城镇房价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的地区差异性。本书的主要研究结论有七个。
房价之谜 目录
第1章 房价之争
本章摘要
1.1 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历程
1.2 问题与困惑
1.3 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之争
1.4 地价与房价之争
1.5 开发商暴利与房价上涨之争
1.6 政府宏观调控与房价上涨
1.7 “炒房团”、外地人买房与房价
1.8 外资购房、“限外令”与房价
1.9 拐点论、退房门与救市
第2章 房价评价体系
本章摘要
2.1 房价理论
2.2 房价评价体系
2.3 失真的房地产价格指数
2.4 令人困惑的房价收入比
2.5 似是而非的空置率
2.6 值得反思的人均住房面积
2.7 住房自有率过高
2.8 口径不一的房地产统计数据
第3章 中国城镇住房价格的变化特征
本章摘要
3.1 本书使用的数据与模型
3.2 中国城镇住房价格变化特征
3.3 中国城镇住房价格与投资
3.4 中国城镇住房价格与消费
第4章 中国城镇住房市场的供给与需求
本章摘要
4.1 中国城镇住房需求总量模型与预测
4.2 中国城镇住房供给总量模型与预测
4.3 中国城镇住房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均衡
4.4 基于面板数据的中国城镇住房供给模型
4.5 基于面板数据的中国城镇住房需求模型
4.6 基于面板数据的中国城镇住房价格模型
4.7 基于模型结果对“救市”的反思
第5章 中国城镇住房价格与市场结构性失衡
本章摘要
5.1 居民实际购房能力明显下降
5.2 住房市场结构性失衡明显
5.3 房价形成机制极度扭曲
5.4 住房市场结构调整任重道远
5.5 居民住房消费模式的革命渐行渐近
第6章 北京市房价与市场结构性失衡
本章摘要
6.1 奥运会与北京房地产市场
6.2 对奥运会后北京房地产市场形势的论争
6.3 北京市住房市场发展历程
6.4 北京市住房市场结构性失衡明显
6.5 控总量调结构,启动中端市场
6.6 特大型城市住房问题的反思
第7章 房价的企业博弈与政府宏观调控
本章摘要
7.1 房价、垄断与开发商博弈
7.2 房价、信贷与融资博弈
7.3 房价、话语权与政策博弈
7.4 政府调控房价的国际经验与教训
7.5 政府宏观调控的原则和边界
第8章 失衡与重构
本章摘要
8.1 中国住宅产业改革发展的五大困惑
8.2 重构中国住宅产业政策体系
8.3 控总量调结构,重建住房市场体系
8.4 收入分配不破,住房保障不立
8.5 住房金融政策的创新势在必行
8.6 强制披露房地产信息刻不容缓
8.7 改进政府调控方式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房价之谜 节选
第1章 房价之争
1.1 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历程
在计划经济时期,城镇住房由政府统一投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居民住房采取统一管理和统一分配的方式。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0年以后,我国开始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城镇土地使用权从无偿划拨转变为有偿、有期限使用,房地产和住房开始成为商品,逐步向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
1997年后,为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提出将住房建设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居民新的消费热点,并将住房分配制度由福利型分配转变为货币型分配,大力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住房开发投资持续增长,开发规模不断扩大,产销两旺。在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其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1998年以后,我国房地产业投资额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速度。到2003年,部分地区出现了投资过热、地价和房价持续快速上涨、房屋空置加剧等现象,房地产越来越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2003年开始,针对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中央实施了以“管严土地,看紧信贷”为主的宏观调控措施。宏观调控政策有两条主线:一是严把土地关,二是严把信贷关。其根本宗旨和政策目标是:抑制投资过快增长,促进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一方面,土地管理部门持续开展土地市场的清理整顿,强化对土地供应的管理,严格对耕地占用的审批,执行经营性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招拍挂”制度;……
房价之谜 作者简介
黄石松,工学博士,高级经济师、高级工程师、建设部注册房地产估价师。现任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北京交通大学教授、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硕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天恒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2003年获“首都劳动奖章”,2004年获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优秀人才专项资助,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国家级中文核心期刊8篇,主要著作3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