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经济(黄河岸边农民的经济社会生活) 本书特色
本书采用经济人类学的研究方法,用实证的手段反映平原村庄农民的收入、就业、支出与社会化过程。全书分成三个部分:农业生产、分工与收入;非农产业、非农行为及其收入;农民生活需求及其支出。著作通过大量的**手资料和数据反映了平原村庄农民的生产、生活,农民的行为动机及其偏好。著作严守实证研究的要求,重点是描叙平原村庄“是怎么样”,同时也进行适度的“为什么”分析。
平原经济(黄河岸边农民的经济社会生活) 节选
研究三农首在认识三农
研究三农首先需要准确认识三农。
当下的农业、农村和农民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迁。与传统的三农相
比,当今的三农可以说本质未变,而面目全非。只有准确地认识和把握当
下的三农状况,才可能为解决三农问题提出科学的对策。
要准确认识三农,则需要下大力气深入实际进行田野调查。早在十多
年前,我们华中师范大学农村研究中心的学者就提出了“实际、实证、
实验”的“三实”学术风格。这一风格不仅得以延续,而且为年轻学者
所发扬。本丛书就是中心几位年轻学者追寻农村研究先辈——吴文藻、李
景汉、费孝通、张厚安等走过的路,走向田间地头,与农户进行深度访
谈,并运用现代研究工具进行分析而写成的。此套丛书具有以下几个特
点:
个案的选择方面,具有较强的地域代表性。三农问题*突出的在中部
地区,中部地区又以粮食主产区为甚,丛书选择三个村庄:河南省黄河岸
边的一个村庄、湖北省大别山麓的一个村庄、湖南省洞庭湖区的一个村
庄,同时选择武汉市都市经济圈——武汉市城乡经济区域作为研究对象,
三个村庄反映了中部地区农户的经济生活,都市经济区域反映了城乡一体
化的情况。“三个村庄,一个区域”可以反映或者代表中部地区农民、农
村、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情况,发现当今农村、农民的行为与选择。
研究的领域方面,具有跨学科的特点。农村问题涉及到政治、经济、
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任何单一的学科都无法对农村、农户作出较
为全面的实事描述,也难以给出较满意、接近实事的解释。经济学对农民
“经济人”的假定会受到社会学“社会人”、“小共同体”假定的否定,
“小共同体”假定又会受政治学“政治人”假定的置疑。因此,要将农
村、农户、农业实事较为完整地展示出来,必须打破学科界限,用跨学科
的方法描述真实的农村,用跨学科的理论工具对此作出合理的解释,并对
发现的悖论建构新的解释体系。丛书不画地为牢,根据需要选择学科、工
具和方法。
研究对象的选择方面,以农户为主。经济学注重宏观数据的描述和计
量、注重农民个体行为和动机的分析,社会学、人类学和政治学注重个案
村庄的研究,还有一批学者以制度为工具分析基层政府,特别是农村研究
的“村庄化”,至施坚雅以降是一统天下。村庄研究是否适合中国值得商
榷。俄罗斯的村社制以村庄为研究对象名符其实,印度的种姓制是否也能
够用村庄予以概括呢?中国的家户制度更无法用村庄以一概全。其实,中
国农村的决策单位、行为单位既不是个人,也不是村庄,而是家户、家
庭。但是中国农村研究领域单单缺少以农户、家户、家庭为单位的研究。
丛书的三个村庄研究均以农户为研究对象,研究农户在社会化、社会化过
程中的行为与选择。
研究的方法方面,计量实证和个案实证结合。农村研究一个*大的问
题是大量的学者特别是以非主流自居的学者缺少方法论意识,缺少工具训
练。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也不例外。但是方法论意识和工
具训练的缺乏将导致有思想,没有检验;有个体,没有整体;有地方性知
识,没有普遍性的概念。丛书的作者们也是刚刚接受方法论和工具的训
练,虽然比较稚嫩、不熟练,但是他们想通过实践方法论和工具来体会方
法论和工具。丛书以农户为单位,以村庄为观察范围,使用人类学的叙事
方法和经济学的计量方法进行描述、解释、预测。
经过实证分析,丛书得出几个有趣的结论:一是现在的小农既不是追
求生存的传统小农,也不是追求利润*大化的经营农户,更不是农业+家
庭手工业的商品小农,而是追求货币收入*大化以化解家庭支出压力的社
会化小农。他们面临的不是生存问题,也不是利润问题,而是社会化、市
场化过程中的货币支出问题。二是农村无法解决农民的就业和增收问题,
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农业只能够解决“吃饭问题”,难以解决“增收问
题”,要解决增收和就业问题必须借助非农化、社会化途径,现阶段强化
农业,只会加剧农业与农民的对立。三是“打工+农业”模型已经较为
普遍,不管是黄河岸边的村庄,还是大别山麓的村庄,抑或是洞庭湖区的
村庄,“外部打工+农业”已经成了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