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通胀战争 本书特色
美元贬值是全球通胀的罪魁祸首吗?谁是推高油价、房价、粮价和金价的幕后黑手?通货膨胀能否取代次贷危机成为全球经济*大威胁?格林斯潘与伯克南,谁该为美国的通货膨胀负责?面对通胀化生存,中国人应如何配置资产,找到财富“避风港”?什么是通货膨胀下的企业生存与经营之道?……纵览全球通胀风云,揭密物价飙涨玄机,解读油价金价真相,探讨财富保卫方略。
一场全球与通货膨胀的战争,中国如何应对与治理通胀?一场个人与CPI赛跑的战争,我们如何打赢财富保卫战?
反通胀战争 内容简介
《反通胀战争》采用专业的视角和通俗的语言,全景般描述了全球正在面临的通胀形势及美国、日本、越南等国家高通胀的成因,详尽分析了全球物价、油价、房价、粮价等飙涨的原因,深层解读了究竟是谁制造了全球通货膨胀,并总结了世界各国政府以往治理通胀的成功经验,*后就中国的通胀现状、应对与治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同时告诉读者如何应对正在面临的通货膨胀、有效防范财富缩水的风险、从而保护自己的财富不被通货膨胀掠夺。
反通胀战争 目录
序言一 全球通胀与次贷危机——世界经济的双重威胁
序言二 救市或推高新一轮通胀
前言 *美好的时代,*糟糕的时代
**篇 通货膨胀席卷全球
**章 全球通胀“奔马”图
通胀威胁甚于次贷危机
资产泡沫推高通胀
美国:“三昧真火”烧旺通胀
十年欧元遭遇通胀
日本:十年通货紧缩能否结束?
越南:领跑亚洲通胀
印度:高通胀致央行行长易人
津巴布韦:“N”位数通胀
新兴市场:未雨绸缪
第二章 通货膨胀是历史总趋势
*早的通货膨胀
20世纪:通胀严重困扰
20世纪美国的后年通胀
难以逾越的德国通胀
前车之鉴
通胀小故事
通胀的理论基础
第二篇 物价飙涨:世界经济的高成本时代
第三章 痛苦的“欧美日”
美国:SUV遭遇寒流
美国人开始节衣缩食
欧元区:经济疲软
“郁闷”的英国
意大利:黑暗时代
日本:无法转移高成本
第四章 新兴市场国家何去何从
印度:“中国式通胀”
巴西:升息“有恃无恐”
俄罗斯:通胀承受能力*弱
越南:未重蹈覆辙的教训
延伸阅读金砖四国和远眺五国
第三篇 通胀溯源:谁制造了全球通货膨胀
第五章 罗氏“魔咒”:商品大牛市
“多”者罗杰斯
罗杰斯:一语成谶
罗杰斯与罗奇的赌局
“空”者罗奇
别被洋人的预测忽悠了
第六章 货币之战:美元大泛滥
格林斯潘VS伯南克
美联储的博弈
伯南克制造全球通胀?
流动性泛滥的后果
流动性泛滥治本之策
债务货币化与资产证券化
美元“跌跌不休”折断世界经济翅膀
美元贬值:何时见底?
强势美元PK弱势美元
“美元-华尔街”体系崩溃?
加息周期还是减息周期?
发展中国家利益更攸关
延伸阅读谢国忠谈美元贬值
第七章 石油演义:油价的迷局
石油之战
石油危机引爆通胀
暴涨暴跌的油价
供求推高油价?
石油“期祸”
油价“魔宫”
石油盛宴何时结束?
油价高涨:中国如何应对?
第八章 黄金为王:金价复活
黄金的“灵性”
重温马克思“黄金论”
黄金的历史光芒
金本位制的崩溃
“千元黄金”的故事
黄金价格:远未见顶
黄金本位:难再回头
延伸阅读名词解释
第九章 粮食政治:粮价高涨
粮食政治:“阴谋论”?
粮食阴谋的大国策
补贴的粮食政治
美国的“安内”与“攘外”
新地缘王牌之粮食霸权
历史上的粮食政治
第十章 房价迷局
楼市与通胀的相互交错
疯狂的房价
楼市的熊市
楼市泡沫之鉴
香江泡沫的教训
楼市泡沫引爆次贷危机
第十一章 全球通胀无牛市
美股熊市短期难结束
港股命连A股
CRB指数:上行遇阻
股市:遭遇“双重压制”
谨防股市泡沫破裂
第四篇 反通货膨胀——打赢财富保卫战
第十二章 反通胀的国际经验
理论上如何反通胀
美联储:反通胀斗士
日本:年无通胀
俄罗斯:通胀治理有经验
反通胀的几点经验
第十三章 谨防中国全面通胀
通胀势头之源
人民币“6.0时代”:通胀难以应声而落
如何防止新一轮大宗商品暴涨
加息难遏制“中国式通胀”
谨防物价上涨导致全面通货膨胀
中国:多管齐下反通胀
延伸阅读许小年驳斥“结构性通胀”、“输入型通胀”
第十四章 中国通胀的“前世后生”
30年5次通胀
热钱拉高中国通胀
中国流动性的泛滥
中国:通胀见顶了吗?
第十五章 如何应对通货膨胀
通胀年代的理财困惑
理财的基本原则
个人投资之道
企业应对之道
第十六章 全球通胀的未来
全球市场多翻空
美元中期反弹?
全球化红利濒临终结
全球通胀并未结束
全球央行需齐心协力
附录 通货膨胀相关术语一览
后记
反通胀战争 节选
**章 全球通胀“奔马”图
全球192个国家里面有大约50个国家通胀率达到两位数,而其中大多数是新兴市场国家,而且仍有许多国家的通胀率可能马上就会达到两位数。在设定了通货膨胀目标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80%的国家消费价格指数超过了目标值。
——摩根士丹利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遥想1000多年前的春夏之交,北宋词人秦观写下这首20多字的偶感,慨叹春的易逝、夏的可人。现如今,随着低物价时代的远去,我们也难免有秦观的这种怅然若失,大多数人当然留恋低物价的方便,烦恼高通胀的艰难,但正如通缩和通胀各有利弊一样,我们并不能因为高物价时代的来临,而视高物价为洪水猛兽。或许,本轮全球的高通胀,将成为人类反思物价缘何周期性跌宕起伏的契机,未来会从制度上解决物价波动过于激烈的长期顽症。
当前,世界各地的通胀形势和成因各不相同,但把这些图景联在一起,却构成了一幅激荡于全球的通胀“奔马”图。这一波全球性的通胀何以产生,又将怎样发展,就成为我们不得不细心思索的问题。
通胀威胁甚于次贷危机
如果说,在全球通胀出现之前,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的次贷危机,一直是当时市场人士和各国央行关注的焦点。那么,当前的全球通胀也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甚为棘手的经济问题,其解决难度一点不亚于次贷危机。
目前,不仅次贷危机的困境尚未化解,经济衰退风险依旧存在,而且随着世界各国物价水平的陡然间大幅度攀升,不少经济学家更是担心30多年前的“滞胀”危机可能再次降临地球。2008年6月中旬在日本大阪举行的有中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国代表出席的八国集团财长扩大会议指出:对亚洲新兴市场国家来说,原油和粮食价格全面上涨引发的通货膨胀威胁,远比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市场动荡的威胁要大得多。
摩根士丹利2008年6月底的研究发现:
全球192个国家里面有大约50个国家通胀率达到两位数,而其中大多数是新兴市场国家,而且仍有许多国家的通胀率可能马上就会达到两位数。在设定了通货膨胀目标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80%的国家消费价格指数超过了目标值。
如此一来,世界上25%以上的国家物价水平突破两位数,而事实上,2008年以来,包括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石油出口国家在内的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在开始为国内的高通胀而忧心忡忡。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2007年发展中国家的平均通胀率大约是发达经济体的三倍,这个差距2008年还将扩大。IMF预测,2008年全球通胀率料从2007年的3.9%升至4.7%。值得注意的是,IMF认为新兴和发展中国家的通胀率2008年会上升近一倍,仅略低于12%;而发达经济体的通胀率料从2.2%升至2.6%。从现在的形势来看,IMF的预测可能还偏向于保守。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更是直言不讳地说,2008年全年,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面临两位数通胀。素有“中央银行家的银行”美誉的国际清算银行(BIS)2008年7月初表示,全球通胀是世界经济面临的一个“明显而迫近的威胁”,并呼吁必须提高利率并制定一个新的框架,以应对未来的信贷及资产泡沫。2008年6月25日的英国《金融时报》亦宣称,通胀的幽灵在全球经济中再度现身,从美国的陶氏化学到韩国的浦项制铁,许多企业大幅上调价格,以应对能源及原材料成本不断飙升的局面。
资产泡沫推高通胀
*为直接的通胀信号是来自以石油、金属和农产品等为代表的大宗商品市场,这些市场当前全球的总体需求正高于总供给。澳大利亚矿业公司必和必拓在力拓2008年6月份宣布的铁矿石价格96.5%的创纪录涨幅之后,竟然认为如此涨幅还不够,暗示该公司可能向其客户提出涨价100%以上的要求,这使得总体价格压力进一步加大。石油及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不仅重创了航空和汽车制造等行业,而且随着生产商将更高的成本转嫁给制造商和消费者,全球通胀将呈螺旋式上升。
自2002年到2007年结束的五年经济增长周期期间,全球GDP平均增长率高达4.6%。如此强劲的全球GDP增长,与商品市场*为“突飞猛涨”的核心阶段刚好完全重合。
自世纪初的互联网泡沫破灭和“9·11”事件发生至今的8年时间里,在弱势美元的支撑下,全球的过剩流动性堆积起来了一系列的泡沫。原油价格从20多美元起步,到*高点150美元左右涨幅高达7倍,铜价从1500美元涨至高点8800美元附近,也有近6倍之巨,黄金价格从300美元开始发力,升至1000美元附近。2005年末和2006年初,玉米、小麦和大豆等农产品的价格亦开始上升,其他的大宗商品市场和各国的股指亦都有着类似的涨势。如此大规模的泡沫,在世界金融史上尚属首次,但由于美元的持续走弱,除了次级债泡沫首当其冲,率先滑落刀尖而裂以外,其他泡沫一直都在“坚实”的刀尖上安全运行。
在这样的背景下,关键的问题就是,全球经济增长能在没有对资源进一步约束的情况下继续保持现有的速度么?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国家将率先或者同时通过减缓国内经济的增长,抑制总需求,从而为降低商品价格作出贡献?一个更加难以衡量和破解的问题是,需要多大幅度的全球增长减缓才能确保有效地应付通胀的继续攀升呢?
然而,一件对于我们来说显而易见的事情就是,在全球总体需求不出现减速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不太可能会出现实质性的下降,石油、有色金属和农产品价格都将继续高位运行。‘
美国:“三昧真火”烧旺通胀
自次贷危机以来,美国经济急转直下,不断公布的经济数据表明美国极有可能进入衰退。尽管美联储一反常态地频频出手,自2007年9月开始到2008年4月底的半年多时间里连续9次降息,将联邦基准利率从5.25%拉低至2%的低水平。但从现在持续低迷的经济数据,以及信贷市场的恶化态势看,在本•伯南克主导下的所有这些努力都已不足以阻止美国经济衰退的步伐。
至于经济疲软的*主要来源——房地产市场,更是泥足深陷,目前的美国房价比2006年第二季度的顶峰水平已经下降了10%,并且可能会至少再下跌10%。而且房价的下滑导致了住房租金回报率(即房租对住房价值的比率)的上升,这进一步提高了以消费价格指数衡量的通胀率。在美国消费价格指数的构成之中,住房所占的比重约为三分之一。
过去16年之中,房价的上升导致了租金回报率的下降,因此一直发挥着抑制美国通货膨胀的作用。而今,这种效应的方向发生了逆转。这种情况很可能会持续到次贷危机结束之后,更为糟糕的是这个因素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未必会引起美联储的高度关注。
让人更为忧心的是,房价的不断下跌,加上金融市场的疲软和信贷的收紧,导致了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下跌至自1991年经济衰退以来的*低水平。现今,不少机构纷纷预期2008年美国经济整体增长率将为负值,这次衰退可能导致比1990年和2001年上两次经济不景气更为严重的后果。
美国经济增长虽然有所减速,但是食品价格却又一次开始加速上涨,汽油价格也在攀升。2008年3月和4月,美国的食品和能源价格涨幅都超过了核心通胀率(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消费价格指数)。而且不少机构的调查都表明,大多数人都认为这种情况将持续下去。
尽管2006年年中,美国核心通胀率触顶回落,此后趋于下降,但到2008年4月和5月都达到了2.3%,高于美联储理想区间的上限。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2007年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上涨4.1%,为17年来*高。其中,能源价格上升17.4%,食物价格上升4.9%,两者都是1990以来的*大涨幅。2008年5月份的CPI上涨4.2%,前5个月的核心CPI涨幅更是都保持在2.3%以上的高位。7月的CPI上升5.6%,创1991年1月以来的*高水平。
这些数据让伯南克在恩赐利率“胡萝卜”,刺激经济复苏之际,也不得不担忧通胀的加速上行。其实早在2005年11月,由于过度流动性的堆积,前任美联储主席沃尔克就已经警告美国通货膨胀将面临失控的可能,只不过沃尔克的“诅咒”三年后才得以兑现。根据《今日美国报》的报道,随着油价飙涨、美元走低导致美国通货膨胀压力不断扩大,连带迫使房贷利率走高。房地美(Freddie Mac)的调查数据指出,2008年6月底全美30年固定房贷利率升至6.45%,较1月份的5.48%增加将近1%。美联储为避免物价上扬,很可能接下来升息,将迫使房贷利率进一步走高,不少美国分析师预计30年固定房贷将升到6.75%左右,房贷利率上扬已迫使房贷申请数量减少。
所以,总体来看美国经济目前不仅尚未走出次贷危机的阴影,而且国际能源价格的飙升和美元宽松货币环境政策的负面影响,又带来了通胀问题。虽然目前还没有出现明显的“滞胀”危机,但以弱势美元、低利率和高油价为代表的“三昧真火”,让美国的通胀压力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事实。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1975年从哈佛大学毕业时,国际油价突飞猛进,石油危机正在肆虐,美国通胀率直逼两位数。2008年6月份,伯南克参加哈佛毕业典礼时对学生们说,“当时汽车在加油站排起长队,而现在并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形。过去四个季度,整体通胀率平均为3.5%,远高于我期望的水平,但远低于1970年代中期和1980年所见的双位数。”看来,伯南克对当前的通胀形势还是甚为乐观,将通胀扼杀在个位数以下的信心十足。
十年欧元遭遇通胀
欧洲中央银行在2008年8月14日发布的月度报告中,把对2008年度欧元区的通货膨胀预测由原来的3.0%提高到3.6%,大大超出欧洲央行2%的通胀目标。该报告同时将2009年的通胀预测由2.2%提高到2.6%。目前欧洲通胀率的年化值仍高于4%,较欧洲央行目标值(2%以上)的上限高出一倍多。
因此,经济学家普遍预期近期内欧元区的利率将保持不变。欧盟统计局的修正数据显示,受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推动,欧元区2008年7月份的通货膨胀率与前一个月持平,继续保持在4%的历史高位。这一数字比6底公布的初步预测值低0.1个百分点,但远高于去年7月份的1.8%。数据显示,2008年7月份,欧元区能源价格同比上涨17.1%,食品价格同比上涨6.7%,均对通胀率走高起到了推动作用。
受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影响,欧元区通胀率*近数月大幅攀升,自2007年9月份以来已连续11个月超出欧洲中央银行设定的2%的警戒线。数据显示,欧盟27个成员国中,荷兰7月份的通胀率*低,为3.0%;拉脱维亚的通胀率*高,达到16.5%。为抑制通胀率上扬,2008年7月3日,欧洲央行曾宣布将欧元区主导利率由4%提高至4.25%,并在8月7日宣布维持这一利率水平不变。
2007年,欧元区通胀水平不过1.9%,如此强烈的数字对比令欧洲央行此前的种种努力化为泡影。*近的8年,欧元兑美元从当初的1.2高点到现在的0.6附近,几乎升值一倍,但是到现在通胀依然控制不住。
欧元集团主席、卢森堡总理暨财长容克、瑞典首相雷恩费尔特都对欧洲通胀能持续多久甚是担忧。而芬兰财长卡泰宁更是直言,欧洲各国领导人必须认真研究这个“严肃”的问题。
欧洲央行同时警告说,欧元区内新一轮的薪资提高措施将可能引发更长时间的通货膨胀。欧洲央行表示,高工资将提高企业的经营成本,而企业则会把成本转嫁到*终产品,进而引发新一轮的通货膨胀。
但是,欧元区内的经济学家则普遍认同提高工资的做法。由于欧元区2008年第二季度经济增长已经相当疲软,他们认为提高工资将有助于提高消费者购买力,进而拉动经济增长。
按照欧盟《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规定,欧洲央行的首要任务是控制通货膨胀,确保欧元购买力,每年的通胀率应控制在2%以内。IMF的数据显示,1998年至2007年之间,欧元区CPI年度增幅分别为1.1%、1.1%、2.17%、2.37%、2.29%、2.07%、2.15%、2.19%、2.19%和2.14%,平均水平为1.98%。而同期全球CPI在3.5%至5.5%间波动,平均水平为4.16%;同期美国CPI在1.55%至3.38%间波动,平均水平为2.54%。我们回顾欧洲央行的十年历程,欧元区大多数年份的通胀率虽然都在其设定的目标之上,但是横向比较表明,欧洲央行在控制通胀方面取得的成就不仅高于美联储,还大大高于全球央行的平均水准。但是2008年以来,欧元区通胀却开始呈现快马加鞭之势,大有脱缰奔跑的可能。
随着欧洲通胀的重上高位,以德国和意大利为代表的欧盟成员国脱离欧元的欲望愈发强烈。意大利的通胀率从2007年1月的1.7%,已经飙升到现在的3%以上,为1996年以来的历史*高点。美国经济减速以及与此相关联的欧元对美元持续升值,是影响意大利经济增长的首要不利因素。欧元升值给困境中的意大利制造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因此,不少意大利民众和学界建议放弃欧元作为单一货币。十年前,德国央行将其货币政策主权让渡给欧洲央行时,德国的通胀率是1%,之前两年的分别是1.4%和1.9%,而今年的预期通胀率为3%。*新的民意调查显示,至少有1/3的德国公民表示愿意舍弃欧元,回归马克。看来,欧洲央行面临着不小的麻烦,货币政策何去何从,着实让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很是“费思量”。面对全球通胀,各国央行都不愿单方面采取升息这样的紧缩货币政策,各国担心这样的单独行动不仅不能抑制通胀,反而可能会牺牲本国的经济增长,成为美国次贷危机的“替罪羊”。
日本:十年通货紧缩能否结束?
从现在日本的经济形势来看,一方面,前不久大家期待的日本经济迎来复苏,目前可能将再次转向面临低迷衰退的边缘。日本政府在2008年6月的经济增长评估报告中指出:
全球经济增长放慢、能源成本飙升,这两个因素将进一步抑制业已陷入停滞的经济增长。
日本央行2008年5月份的货币政策会议纪要中,承认了全球通货膨胀的风险已经升高,日本央行将密切关注国内物价及整体经济增长的情况。的确,由于能源及原材料价格、日用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不断飙升以及企业重新定价带来的影响,日本经济增长正在放缓,并且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基于此,日本政府调低了经济评估,这也是日本三个月内首次下调经济预期,相比于政府5月的报告,日本经济看起来正陷入停滞的状态。
而另一方面,与全球绝大多数国家一样,日本经济所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格外大。2007年12月份,日本新鲜食品的价格出现了将近10年以来*快速度的上涨,不少经济学家预计,日本长达10年的反通缩战役可能宣告结束,不断增长的通胀将成为日本经济的心腹之患。日本总务省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08年2月份日本CPI同比突破1.0%后,现在日本出现了CPI连续多月上升的局面,5月日本的通胀率更是高达1.5%。我们知道,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日本的通货膨胀率都保持在低水平,2007年大部分时间日本通胀率也都在零以下,而进入2008年以来,通胀率一直在1%以上徘徊。
在能源和粮食价格上升的背景下,日本*近几个月的物价指标虽然都在1%到2%之间徘徊,但是通货紧缩是否结束依然难以确认,低利率水平更是没有下降的余地。与此同时,油价、粮食价格上涨也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影响了消费者信心,使日本的货币政策面临更复杂的局面。虽然日本央行已经开始警惕全球通胀的威胁,但是加息又缺少很明显的通胀指标的支持。所以,面临着日本经济的停滞和通胀的飙升都将随时发生的现实,对于日本央行行长白川方明这位“书生气”十足的决策者来说,所面临的挑战其实超过了伯南克和特里谢。毕竟,对于欧美各国来说,宏观经济的走势更为明朗。
……
反通胀战争 相关资料
全球192个国家里面有大约50个国家通胀率达到两位数,而其中大多数是新兴市场国家,而且仍有许多国家的通胀率可能马上就会达到两位数。在设定了通货膨胀目标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80%的国家消费价格指数超过了目标值。
——摩根士丹利
2008年全年,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面临两位数通胀。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
做好(2008年)下半年经济工作,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的位置。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本书作者是一名优秀的财经评论员,他用自身敏锐的视觉、历史的脉络、灵动的字符,深入浅出的介绍了全球通胀的“前世后生”。
——周春生,长江商学院教授、著名经济学家
本书作者不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经济和金融全球化时代的全球通涨图景,重要的是,也为我们抵御通货膨胀风险提供了很好的建议。
——管清友,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能源项目主任
本书作者从业财经媒体行业数年,目睹了这一轮全球性通货膨胀的兴起,目睹了这一轮通货膨胀在世界各国制造的一出又一出悲喜剧,写成此书,其目的不在于提供一个高度理论化的阐述,而是用通俗的笔法记录历史上和这一轮全球性通货膨胀,对通货膨胀的来龙去脉作出通俗的解读。
——梅新育,国家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
本书作者以高屋建瓴之视角,从主要产品角度梳理了本轮全球通胀的的表现,深入剖析了全球通胀的根源,总结并展望了中国的通货膨胀形式。文笔洗练,深入浅出,值得品读。
——张明,中国社科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秘书长
全球通胀与次贷危机是当今世界的两大威胁,很多国家正在被高通胀所困扰。读完此书,你将对通货膨胀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并能从书中找到应对通胀,防范财富缩水的良方。
——冯科,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
本书作者为我们精心描绘了全球通胀时代的图景,并从国际货币格局的视角作出了富有洞察力的剖析。本书讨论的主题契合了国际金融形式的历史性变迁。在全球化红利消耗殆尽的今天,无通胀伴随的高增长已成奢望。我们的生活将因此大为改观,这是我们不应忽视这本书的原因。
——傅勇,央行上海总部金融市场研究处博士
反通胀战争 作者简介
倪金节,财经评论员,专栏作家。现供职于《环球财经》杂志社。长期为《上海证券报》、《第一财经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每日经济新闻》等财经媒体撰稿,并深入跟踪观察研究全球通货膨胀的发展趋势,为国内系统专注研究全球通胀的权威人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