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龙永图谈经济与经营之道 本书特色
纵论世界经济风云,点悟经营成功之道,“我希望我们100年以后的中国人,不仅仅在物质上是富裕的,在精神上,在感悟上也是富裕的。”——龙永图。
全球视角解读经济形势,对症下药把脉中国企业。
他是中国复关入世首席谈判专家,他曾是影响历史的人物;他是博学的经济学家,他冷峻、睿智、妙语连珠;他敢于直言中国经济痹症,却因此而冷遭质疑;中国发展的关键时刻,一个真实的龙永图,又会为我们带来怎样的精彩?
“中国还是一个穷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中国遭受反倾销的贸易额只占贸易总量的0.5%左右,是支流不是主流,不应因此影响对整个外贸形势的判断。”
“中国汽车产业不要为了自主品牌而搞自主品牌,经济全球化时代里汽车产业注定是全球化的产业。”
经济危机时期,让我们走进本书,去聆听龙永图关于中国经济发展与企业经营的精彩评述。
听龙永图谈经济与经营之道 内容简介
中国经济已走到全球化发展的关键时刻。中国经济如何在战略大调整中保持旺盛生命力,中国企业如何才能与世界500强企业比肩,中国品牌如何在国际道路上披荆斩棘,中国企业如何应对经济危机?
龙永图先生多年的对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工作与复关谈判经历,使他积累了丰富的经济作经验和广阔的国际视角。他对于国际政治经济风云和经贸规则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对经济现象、经济趋势的观察和判断在国内有着重大的影响力。在他大量精彩的言论中蕴涵广博的经济知识以及对中国经济问题的深切关注。
听龙永图谈经济与经营之道 目录
**篇 推开宏观经济之窗
金融危机下的中国
全球经济重点大转移:中国如何迎势而上
金融改革再度摸着石头过河
涅槃:外贸企业在寒流中艰难转身
虚拟经济“泡沫化”之殇:发展需立足实体经济
中美经济:绝对“不平衡”中的相对平衡
全球化下的中国经济:企业家要有全球化的眼光
粮价:长期低迷后的合理回归
房慌:城市化下的房价防不胜“房”
“台风来了,猪也会飞”:全球化下的中国产业腾飞
游走在“冷”与“热”之间:中国有无产能过剩
开放无止境:一切都源于不同寻常的开放
“就业永远是**位的”:内需拉动下的必然选择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货币过度从紧之后必将放宽
“阴谋”还是“阳谋”:外资带来的产业机遇
让消费者发出自己的声音:经济政策应考虑消费者利益
商机与危机并存:“入世”之后的机遇与挑战
大投资战略,抓住西部历史机遇
可怕的“生态危机”:没有污染的产业,只有污染的观念
困住人是*愚蠢的:全球化下的人才战略
民族精神:世界上*耀眼夺目的花朵
第二篇 再造企业魂魄:把脉中国企业的竞争力
中国企业何时能占据产业链的高端
大决战,不能只看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摘下“所有制”的帽子
谁能成为产业链的主人
“内斗猛于虎”,夺回定价权
商界无域,和合共生:合作才能实现利益*大化
合作创新,集成攻关:中小企业生死转型的关键
钱不是**位的:吸引投资更重要的是引进机制,
整合是一种勇气,被整合是一种胸怀
从“阴谋”到“阳谋”:这是一个大并购的时代
“沃尔沃圣经”:打造一张世界通行证
与鲨鱼同泳: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之路
“走出去”风险大,“不走出去”风险更大
谁先掌握“情报”,谁就掌握了市场
标准不是壁垒,而是“参赛资格”
“傍大款”,搭上全球化快车
先瞄准再射击:国际经营需慎思笃行
从“中国制造”到“世界品牌”
得品牌者得天下:改变自己为别人打工的身份
花钱于“无形”:打好品牌概念战
“壮士断臂”:自我淘汰强化核心竞争力
百年老店是这样炼成的:沉下心来做品牌
“一切与咖啡无关”的星巴克:品牌的背后是文化
你的企业健康吗——企业竞争力来源于健康活力
责任竞争,和谐中国
企业家要有理想,但不能理想化
总裁与团队,谁是真正的领袖
DNA之“学习力”:打造学习型组织
“共生共荣”:企业文化与和谐社会
时代召唤中国的比尔盖茨
第三篇 大国崛起的脊梁——人才是兴企兴国之本
文化素质是竞争的软实力
“文艺复兴”:重建大国尊严
法治:维护人类自由和文明的宪章
贞观之治中的“人文关怀”
“大人不华,君子务实”:做真人,做实事
21世纪*贵的是人才
“人才过剩”与“结构失调”
企业很失望,后果很严重:“大学生忒不靠谱”
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企业都在寻找“潜力股”
海归派与本土派:国际化人才不分“门派”
张开想象的翅膀:创造力决定发展高度
教育改革的关键:要培养怎样的人才
让中国的年轻人快乐起来
“有毒的爱”让天使折翼
“一尺量天下”:谁把学历妖魔化
理想的大学是无愧于时代的大学
为天使缝补翅膀的人:有效教育是教师的职能
第四篇 成功新论:新时代背景下的“新成功人士”
“新成功人士”:中国的新机会
做一个“新成功人士”
实现多元的成功:寻找生命的理想和价值
不以成败论英雄:为过程而鼓掌
具备这些,才能成为领军人物
聆听自我,做*好的自己
珍惜选择的机会,倾听内心的声音
找到自己的价值,就有信心征服世界
开放你的人生,做*好的自己
享受奋斗的过程:成功之道蕴藏在追求之中
工作是人的基本需要:女性同样如此
宁静致远——平常心态铸美好人生
勿自断经脉,做一棵不断成长的苹果树
团队合作的秘诀:多琢磨事,少琢磨人
平常心态打造成功新境界
低调哲学:凡“大才”都是低调的
平凡人有不平凡的责任感
听龙永图谈经济与经营之道 节选
**篇 推开宏观经济之窗
金融危机下的中国
全球经济重点大转移:中国如何迎势而上
全球金融危机可能标志着全球经济重点从传统的西方发达国家向新兴发展中国家的一次大转移。对全球经济发展来说,发展中国家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个转移只是一个开始。
——龙永图
在谈到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时,龙永图认为金融危机正在引发全球跨国企业的投资转移。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的成长彰显出全球经济重点的转移。金融危机爆发,美国、欧洲国家、日本这些老牌国家的经济地位开始下降,影响力减弱,中国与印度等国家成为全球经济新的成长动力,这将导致全球经济进一步向中国等国家转移。从21世纪开始,国际普遍认为:中国将面临持续20年的全球产业链向中国的大转移。
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世界产业结构出现了大规模的调整。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达到相当水平,而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原材料价格低廉等制造业优势依然强劲,全球范围内的大型装备制造业将开始陆续向中国转移,中国将真正成为“世界工厂”。这一趋势是由全球市场因素决定的,龙永图认为这个趋势不可阻挡。
而这次由2006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无疑将使全球产业链转移的进程大大加快。
2008年11月初,美国百事可乐公司宣布,未来4年将在中国投资10亿美元。百事公司称其在中国已亏本了20年,但依然对中国市场“情有独钟”,决定加大在华投资。
“未来四年,我们将向中国投资10亿美元。”百事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卢英德郑重宣布。这位被《财富》杂志评为*具影响力的商界女性的每一句话都掷地有声:“尽管全球处于金融危机中,但是中国经济发展稳定,我们在中国前景光明。”
在中国市场,可口可乐2008年9月宣布了一个大手笔投资,计划以约24亿美元的现金收购汇源果汁。这是可口可乐迄今为止宣布的*大一笔收购。正当人们纷纷猜测可口可乐的老对手百事将如何应对时,百事公司董事长卢英德在对手的并购交易尚未获得中国政府批准之际,亲自向中国抛出了迄今为止百事对华的*大一笔投资:10亿美元。而就在不久前,百事在北美宣布将裁员3300人。
显然,在全球金融危机的今天,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成为两家公司的竞争焦点。而面对中国市场这个巨大的蛋糕,两家公司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可口可乐欲花重金收购本土成熟品牌,而百事目前选择投资自谋发展。
卢英德女士表示,这10亿美元,将用来发展在中国市场的饮料及食品业务。这是百事公司近30年来在中国市场的*大一笔投资。这与公司更宽泛的全球战略一致,即在高速增长、快速发展的市场中投资。
百事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将注资于多项重要项目,包括扩大公司的生产能力,尤其是在内地和西部地区。这笔投资还将用于扩大本地研发机构、增强公司的销售力量以拓宽产品的分销渠道。此外,该笔投资还将用于公司的品牌建设,以及开发适合中国消费者的新产品。百事公司及其灌装厂在中国已有超过2.2万名员工,并间接提供了15万个就业机会。
卢英德说:“我们对中国市场持续的繁荣发展非常有信心,期望能在中国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以百事可乐、可口可乐为代表的一批跨国企业正在加快对中国的投资速度。金融危机为全球性的跨国企业提供了经营重点转移的大好机会。在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需求萎缩的情况下,中国和印度等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市场需求依然强劲。对中国而言,跨国企业不仅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为中国带来了资金支持和大量就业岗位,并且他们正在加快向中国转移新技术。这些都将给中国提供拓展未来的空间,中国将获得由既定利益格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建设性合作者的历史性机会。
对于中国实体经济来说,全球金融危机无形中也提供中国企业引进、购买先进技术的机会——在经营困难的情况下,一些跨国公司难以为继,甚至濒临破产。这些处于艰难境地的公司,有可能愿意出售或与其他公司进行技术合作。
“汽车和零部件企业可以利用这次金融危机的时机,与国外企业开展技术合作,把需要的汽车技术购买过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董建平说。
另外,全球金融市场所处的不确定性时期,也是新兴市场国家主权财富基金并购发达国家著名金融机构的*好时机。
金融改革再度摸着石头过河
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有限。中国金融部门可能遭受的损失在100亿美元左右,全球损失15000亿美元,中国所占的比例不到1%。这个数字也是中国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很小的一部分。中国资本市场并没有完全开放,这是一个很高的“防火墙”,金融危机不会给中国的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带来根本性影响。
——龙永图
龙永图认为西方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很有限,因为中国金融资本市场还没有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个真正的组成部分。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给我们带来的教训是:中国以银行为核心的金融体系也许暂时没有必要做大的修正。而现实中,中国一直试图以成熟市场经济体的金融体系作为改革蓝本。
近些年,伴随着中国GDP的快速增长,中国股市大热,楼市大热,投资与投机在中国遍地开花。而中国金融改革的相对滞后导致了市场的成长不成熟,2007年和2008年的股市和楼市大涨大跌就反映了中国金融体系的制度性不足。但事实上,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调节经济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和矛盾,也为了履行中国“入世”时签订的与国际接轨的协议,近两年来中国金融改革的速度已经大大加快了,国内银行信贷规模快速扩张,农村金融组织逐步建立,国内证券市场发展力度加强。进入2008年以来,由于世界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出口贸易、证券市场、楼市和粮食安全等都遭遇巨大挑战,中国金融改革的步伐越来越快。
不幸的是,以美国金融体系为代表的成熟市场经济体的蓝本却在金融危机面前被彻底颠覆,中国的金融改革将不得不再度摸着石头过河。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由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到中国香港、韩国、日本乃至俄罗斯,当时的一种说法是中国能够依靠相对封闭的金融环境或相对滞后的金融改革而独善其身。
2008年,华尔街所遭遇的1929年以来*猛烈的金融风暴,对不断推进金融开放的中国来说,它的意义不仅仅意味着将引发全球金融危机,更意味着以市场为主导的金融发展模式的危机。我们不禁迷惑:华尔街主导的金融格局是否代表着金融演进的必然方向?
龙永图认为:从长期趋势来看,中国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从2008年开始至少还有30-40年的快速发展期。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初期,投资驱动还会继续;中国的城市化每年将产生上千万的新消费群体;中国并未进入老龄社会,60岁以上人口只占11%,人口结构将使得今后30年每年新增1300-1600万劳动力,这些因素都表明中国经济至少还要面临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期。
那么,在中国经济将持续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中国的金融是持续开放还是将做出调整呢?此次金融危机可能标志着中国从大刀阔斧的、急行军式的金融改革,转入一个以调整巩固为主的金融改革新时代。
从日本20世纪90年代的金融战败到经济危机,我们可以看出在世界**经济强国——美国遭遇金融问题之后,我们该警惕些什么。
首先是人民币升值问题。2006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元持续走软,美国政府向中国政府施加人民币升值压力,在国内外双重压力的挤压下,中国驶上了人民币升值的“快车道”。
20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实行强势美元政策。美元对日元不断升值导致了美国对日本出现贸易逆差,美国贸易赤字严重。为了扭转巨大逆差,美国找到了日、德、法、英等7国的财政部长联手干预日元,要求日元升值,减少逆差。所以,在当时的纽约广场协定之下,日元对美元不断升值,从1:250升值到1:120,*高时达到1:79日元。这种情况和2006年以来的人民币加速升值的历程十分接近。
汇率急速上升势必对外贸经济产生极大的影响。为了避免国内经济因为货币升值而出现经济增长缺乏动力,日本政府执行放松的货币政策,采取了低利率甚至零利率政策,刺激经济发展。由此,日本引发了疯狂的投机行为和巨大的泡沫,*终导致在20世纪*后10年出现经济崩溃。
这被日本人视为“失去的十年”的过往现在似乎正在中国的身上发生。很显然,中国不能走日本的老路。中国的金融改革在此阶段面临巨大的挑战和考验,是让以银行为代表的间接融资体系继续统治金融业,暂时停止资本市场以及金融工具的多元化趋势,还是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实行金融开放,中国的金融改革将开始新一轮的摸索。
金融危机的影响才刚刚开始,它的冲击波还将进一步延伸,这导致世界范围内的资本可能进一步流向中国。但是国际资本急进急出,中国的金融生态就要具备强大的抗风险能力,否则中国的金融市场必将发生严重的混乱。人民币小幅升值可防止国际资本来得快、去得也快。中国金融改革的步伐无疑不能停滞,而应该加快脚步,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通过发展各类金融机构,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把进入中国的资本牢牢地吸纳住,使投资短期转化为长期投资,为我们的经济发展服务。因此,建造具有抗国际风险能力的金融生态,将是中国金融改革的重要目标。
……
听龙永图谈经济与经营之道 作者简介
龙永图历任中国入世谈判首席代表,外经贸部副部长,现任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
龙永图先生曾获“CCTV 2003年度经济人物”称号;2004年10月,获聚合国秘书长安南颁发的联合国特别奖,作为对其为促进中国与联合国合作作出杰出贡献的表彰。2005年8月8日,为表彰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在为促进亚洲区域合作和促进中欧、中比经贸关系所做出的努力,比利时国王阿尔贝二世陛下授予龙永图秘书长莱奥波德国王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