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六十年研究 本书特色
《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六十年研究》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六十年研究 目录
导论用资本原始积累理论审视中国“三农”问题“一、资本原始积累理论的由来二、以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为载体的资本原始积累三、以压低农民工工资和福利待遇为载体的资本原始积累四、以低价征用农民土地为载体的资本原始积累五、结论:中国资本原始积累的任务还没有完成**章 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改革一、旧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关系的性质二、土地改革的几个阶段三、土地改革的政策四、台湾的**次土地改革五、土地改革的意义六、土地改革后向农民给出什么样的制度第二章 计划经济体制的重要引擎: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统购统销一、实行粮食统购统销的历史背景二、粮食统购统销与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三、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国家收购制度四、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统购统销的负面效应五、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第三章 计划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农业合作化与“人民公社化”一、计划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公有化经济二、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由来与背景三、农业合作化的步骤与形式四、科学的农业合作制理论与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五、“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第四章 市场取向改革举步维艰:家庭承包制的建立一、市场取向改革是从农村率先启动的二、新型农村微观经济组织的形成过程三、家庭承包制是项长期的制度形式四、家庭承包制带来的深远影响五、以家庭承包制为基础的新型合作制六、新型合作制与股份合作制第五章 市场取向改革的关键:农产品价格模式的转换一、农产品价格模式转换目标取决于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二、农产品价格模式的转换过程三、农产品价格与农产品价值的运行规律四、农产品价格发生机制改革后的风险分解第六章 计划经济的“异军突起”: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一、被称为计划经济的“异军”的乡镇企业二、乡镇企业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三、乡镇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四、乡镇企业高速增长的特殊背景五、乡镇企业的发展战略六、乡镇企业的发展模式七、温州独创的乡镇企业运行载体:专业市场、专业镇第七章 农业向市场经济转变面临的挑战一、农村微观经济基础的重构与现行土地产权制度的矛盾二、农业比较利益低与价值规律相背离的矛盾三、农产品供给量的增长与市场需求扩大不相对应的矛盾四、农村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不同步引起的矛盾五、农业经营规模小与提高国际竞争力之间的矛盾六、市场机制的自发性与宏观调控的滞后性之间的矛盾第八章 农业“第二个飞跃”:适度规模经营与农业产业化一、“农业第二个飞跃”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来的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科学内涵三、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农业产业化四、农业产业化与贸工农一体化五、农业产业化与农民专业合作六、农业产业化与城乡一体化第九章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艰巨性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阶段性三、地区发展不平衡与“民工潮”、“民工荒”、“民工返乡”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产业选择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区域选择六、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面临的问题七、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对策:以创业带动就业八、劳动力市场分割与歧视性的农民工市场第十章 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与农村土地市场的发育一、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过程二、集体所有、家庭经营的土地制度绩效分析三、农地产权制度改革面临的根本问题四、因势利导地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五、土地的商品属性与土地市场的基本特征六、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七、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第十一章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金融市场发育一、农村金融市场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二、现阶段农村金融体制面临的主要问题三、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初步成效四、逐步建立健全农村金融市场第十二章 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县域经济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二、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三、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四、小城镇的战略地位不可动摇五、扩大县域和小城镇发展的自主权六、深化配套改革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体制保障七、用生态经济理论指导县域经济发展第十三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起点、新内涵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载体四、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五、新农村应当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六、正确认识和对待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问题七、让公共财政的阳光逐步照到农村第十四章 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一、社会保障的内涵与作用二、农村社会保障缺失的负面效应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四、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城镇化的艰难历程:农民工市民化一、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及其面临的问题二、农民工的分化与部分市民化三、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一体化与农民工的终结
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六十年研究 节选
《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六十年研究》是一部心系农民、心谋“三农”、资料系统、过程完整、史论结合、见解独到的专著。在共和国60周年华诞之际,推出许经勇教授的这部力作,是一件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的事情。相信该书会得到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的重视与好评。
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六十年研究 相关资料
在当时的背景下,可以有两种思路。一种思路是按照许多国家发展的一般道路,即给农民比较自由的发展环境,使他们成为独立自主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充分发挥农民个体经济的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西欧国家曾经通过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排除了封建迷信,解放了人的个性,鼓励个人为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奋斗,为资本主义式工商业开辟市场。毛泽东当时也开始适应新的时代潮流,提出的设想是在共产党领导下,以实现社会主义为目标建设新民主主义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这个社会,保存私有制经济,发展商品生产和市场交换,实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政策,让农民自主经营,自由发展,然后因势利导地通过适合国情的合作制,把农民组织起来,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但是,实践并没有按照这种思路发展下去。1953年,毛泽东就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3年10月,毛泽东在解释过渡时期总路线时说,“总路线就是逐步改变生产关系。斯大林说,生产关系的基础就是所有制”,所以,“总路线也可以说是解决所有制问题”,“私有制逐渐变为不合法”。他还说,“私人所有制有两种,劳动人民的和资产阶级的,改变为集体所有制和国营(经过公司合营,统一于社会主义),这才能提高生产力,完成国家工业化”。这种思想与斯大林的“要彻底挖除资本主义的根底——农村小生产”,“只有使农民普遍合作化,把个体农民经济逐渐联合为公共的集体经济,发展国营农场,才能迅速发展工业,使国家电气化”的理论基本上是一致的。1953年12月,《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中,将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理论作为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基础,作为我国农业的唯一出路。中国当时之所以会选择苏联式的农业经济体制模式,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苏联模式一统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别无其他样板可供参照,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缺乏长期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理论准备,缺乏对马列主义农业经济理论及其曲折发展过程的全面系统的理解。1953年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明确指出,从新中国成立那一天开始,是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并预定用三个五年计划时间发展工业化,同时实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一切私有制,全面实现公有制。根据这种思路,作出三大决策:一是加快工业化,赶超世界先进水平,15年超英、20年赶美;二是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工业方面,由中央集权配置资源,在农业方面,对农
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六十年研究 作者简介
许经勇,1938年出生,1961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系。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厦门大学经济系主任、厦门大学出版社总编、福建省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福建省“十五”规划咨询专家。主要研究中国农村经济问题。个人独立撰写的专著有《中国农业经济理论与实践》、《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研究》、《马克思农村经济理论与中吲实践》;与他人合作撰写的著作有《农业经济学概论》、《中H农业经济学》、《中圈农村经济学》、《中国乡镇经济学》等共16部。在全国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科研成果有9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的奖励。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被国家人事部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据中国社会科学文献数据显示:1978-1995年间许经勇教授发表的论文被转载摘用率(衡量论文学术水平)名列全国经济学科第6位,被誉为高转载率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