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经济管理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现代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创新论坛(四)

  2020-06-05 00:00:00  

现代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创新论坛(四) 内容简介

观念、诚实和才能是现代市场经济对人才的新要求,现代经济理论人才的培养也需要适应这一要求。具有市场经济前瞻性的观念是成才的先决条件,诚实的品格是成才的基础,才是成才的关键。本书为“现代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创新论坛”的第四辑,收录到本书中的15篇论文。这些论文,一部分是基地班学生的演讲稿,一部分是硕士生、博士生及教师在“论坛”上的演讲稿。论文涉及经济学的各个方面,虽然内容差异很大,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运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现实经济问题。本书研究方法具有先进性、规范性,研究的内容具有前沿性。

现代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创新论坛(四) 目录

收入流、农业组织与农户选择
工资水平、物价变动与经济增长
劳动力转移对农业产出和农业工资的影响:基于异质劳动力转移假说的分析与检验
声誉、关联博弈与行业协会的第三方治理
地区经济增长与女性人力资本关系的实证分析
人力资本外部性与经济增长:对中国的实证分析
收入分配不平等、有效需求与经济增长——一个基于中国经济转型期的实证研究
需求冲击与通货膨胀——基于中国的经验研究
财政分权、晋升激励和政府卫生供给
基于资本驱动的潜在增长率、自然就业率及其关系分析
工业化进程中实际工资的变化:技术进步偏向视角的分析
转型时期农村非正规金融生成逻辑的比较分析——兼论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现象
公共资源配置与区域经济差距的理论和实证分析
农地非农化过程中灰色土地市场的案例分析
中国农业生产函数经验研究

现代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创新论坛(四) 节选

收入流、农业组织与农户选择
  二、文献综述
  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农村地区出现了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等一些农业组织。国内学者对农业组织的研究也肇始于此,现已形成了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基于本文的研究内容,只对以下两方面的研究进行顾。
  (1)我国农业组织产生的原因。我国农业组织何以产生,学者们以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分析框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回答。曹利群、张岸元(2001)从风险承受的角度看农业经济组织的出现,认为组织变革的本质在于通过引入新的组织形式,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农户之间的风险共济,或引入新的经济主体分担风险。徐力行(2002)认为农业组织的存在和发展归根结底来源于农民对组织的功能性要求,农民的利益是农业组织存在和变革的根本前提。农民的利益特征随其农产品市场化程度的不同而变化。在农产品市场化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农民处于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面对的主要是生存问题,因此更需要组织能提供保护其基本生存权的政治权利;一旦农产品的市场化率上升,农民的市场化收益增加并占其总收益的大部分,这时农民的主要问题是发展问题,因此更多地需要组织保护其经济利益。张永丽(2005)认为农业经济组织的产生具有其他经济组织产生的一般动因,比如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土地、劳动、资本等资源的配置效率,获得规模经济或者解决外部性问题,通过分工协作提高生产率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获得区域市场上的垄断利润等。同时,农业经济组织的产生也有其特殊动因,比如对家庭能力的超越,在市场竞争中进行自我服务、自我保护等。安宁、翟印礼(2006)从制度变迁的供求角度分析,说明农民因追求外部利润,对制度变迁的需求增加,导致制度非均衡,是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变迁的必要条件,但制度的非均衡并不必然导致制度变迁。在预期收益既定的情况下,当宪法秩序、非正式约束等影响制度变迁供给成本的因素使变迁的预期成本小于收益时,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变迁才会发生。
  ……

现代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创新论坛(四)

http://www.00-edu.com/tushu/3/2020-06-09/2449990.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