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经济学分析 内容简介
本书是200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新举措研究——“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耗散结构论分析》的*终成果。书中具体包括了:正确处理好市场主导与政府推进之间的关系、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和地方政府管理创新模式比较、西南地区同质或近乎同质的区域合作等内容。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经济学分析 目录
代序 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耗散结构论论证
三、研究思路和框架
四、主要内容和主要观点
第二章 老问题——区域发展差异
一、我国古代区域开发简要回顾
二、近、现代中国区域发展差异的形成
三、新中国区域发展差异的演变
四、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新战略
第三章 新举措——“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由来和发展
一、引言
二、cepa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由来
三、中央政府的支持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发展
第四章 新动因——“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深层原因分析
一、“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经济背景
二、“大珠三角”区域合作:从远离平衡态到近乎平衡态
三、西南地区同质或近乎同质的区域合作
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内在动因和现实动因
第五章 新定位——“泛珠三角”各方比较优势及合作定位
一、9+2东部比较优势及合作定位
二、“泛珠三角”中部比较优势及区域合作定位
三、“泛珠三角”西部经济发展概况和比较优势
四、评价:远离平衡态的区域合作
第六章 新内容——“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内容分析
一、基础设施建设合作
二、要素流动合作
三、市场开发与产业合作
四、区域环境保护合作
五、区域合作内容的耗散结构论分析
第七章 新机制——市场运作与政府推动的合作机制
一、区域合作机制概述
二、高效合作机制的基本要求
三、基于市场配置资源的合作机制
四、基于各方政府推动的合作机制
五、正确处理好市场主导与政府推进之间的关系
第八章 新问题——“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关于“泛珠”区域产业转移与产业承接问题
二、关于“泛珠”区域合作中“欠发达”地区“附属化”问题
三、关于“泛珠”区域合作的生态补偿问题
四、“泛珠”框架下的区域合作与区域竞争问题
第九章 新管理——“泛珠三角”合作中的地方政府管理创新
一、合作前的地方政府壁垒
二、“泛珠三角”地方政府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三、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和地方政府管理创新模式比较
四、9+2地方政府管理创新实践及尚待解决的问题
第十章 新统筹——“泛珠三角”合作引发中央政府管理创新
一、“泛珠三角”合作对中央政府管理的新需求
二、“泛珠三角”合作对中央政府管理的新启示
三、中央政府管理创新的新选择
第十一章 新格局——“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中国区域经济新变局
一、“泛珠三角”经济圈的基本框架
二、“泛珠三角”与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
三、“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对“长三角”合作的启示
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对“环渤海”合作的启示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经济学分析 节选
章 新内容——“泛珠三角"
区域合作内容分析
按照《“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9+2区域合作内容
主要包括10个方面:基础设施、产业与投资、商务与贸易、旅游、
农业、劳务、科教文化、信息化建设、环境保护、卫生防疫。根据我
们的分析需要,我们将这10项合作内容划分为四类:基础设施建
设类(包括能源设施、交通设施、管道设施、信息设施诸方面)合
作,要素流动类(包括资金、科技、劳务、信息、原材料等方面)合
作,市场和产业类(包括农业、工业、商务、旅游等)合作,环境保
护和卫生防疫类合作。以这种划分为基础,我们将首先进行分类
分析,然后再使用耗散结构论方法对各种类别的合作进行理性的
分析。
一、基础设施建设合作
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包括能源及设施建设合作,“泛珠三角”
区域内各方积极推进能源领域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积极实
施“西电东送”等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加快能源建设项目的合作开
发,必须进行输变电网络建设合作。没有高压输变电网络,西部生
产的电就无法进入东部;交通设施合作,按照国家统一规划,在国
家有关部门支持下,加快构建适应区域合作发展要求的综合交通
网络,逐步实现区域内交通运输一体化,包括省(区)际公路、铁路、
航空、航运等网络和运输系统的规划、建设衔接。交通设施网络,
是各种实体性物质,包括劳工、技术人才、能源、原材料、机器设备
等生产要素和各种实物性产品流动的通道:管道设旆律设合作.按
照国家规划,积极推动区域内输油、输气管道建设。信息设施合
作,建设区域信息化交流网,为各种信息交流提供通道和载体。
(一)铁路交通合作项目
1.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的“泛珠三角”区域铁路建设
2004年初,国务院原则上批准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确定了
从现在到2020年我国铁路发展蓝图,其中包括:“泛珠三角”区域
铁路发展是我国整个铁路网发展的一个重点;至2020年,“泛珠三
角”区域铁路营业里程将由2003年年底的1.9万公里增加至2.9
万公里,增1万公里,广州将成为“泛珠三角”客运中心和货运重
点。国家将重点支持“泛珠三角”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
截至2003年底,“泛珠三角”区域铁路营运里程达到1.9万公
里,区域内每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路网密度为95公里,是全国平
均水平的1.2倍。2003年,9省区铁路完成旅客周转量1460亿人
公里,货物周转量3591亿吨公里,分别占区域全社会运输总量的
32.7%和37.6%。 .
虽然“泛珠三角”区域铁路发展比较快,但仍然跟不上区域经
济和社会发展的步伐。这主要体现在:进出区域的铁路通道不畅。
由珠三角往北,京广铁路运输能力全面紧张;往东,与东部沿海地
区无铁路直接相通,不利于粤闽两省与长三角洲的沟通;往西,通
往西南地区的通道少,线路技术标准低,列车运行速度慢,铁路运
输能力长期处于饱和状态。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中央政府作
出的内地与港澳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和《中长期铁路
网规划》,加快“泛珠三角”区域铁路建设。
在“泛珠三角”区域铁路网的建设中,广州地理位置优越,不仅
会成为珠三角的客运中心,还将成为“泛珠三角”的客运中心。到
2020年,将形成以广州为中心,客运专线和城际客运铁路为骨架,
与相关客货混跑提速线路连接的“泛珠三角”区域快速客运网。旅
客列车*高运行时速达到200公里及以上。广州至四川、云南、贵
州等西南省区的主要城市实现“一日到达”,至广西等省区的主要
城市实现“夕发朝至”,至福建、江西、湖南、海南等省区的主要城
市实现“朝发夕归”。
2.建设珠三角城际快速网络
发展珠三角城际客运系统也是铁路部门规划的重点,以广州
为中心,以广深、广珠城际快速铁路为主轴,形成衔接港澳的放射
形网络并与京广客运专线衔接,覆盖珠三角地区主要城镇,总里程
达600公里。2010年前,建成两条主轴线(广州一珠海、广州一深
圳)和联络线(中山一虎门)组成的珠三角城际快速轨道主干网络,
使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覆盖广东经济*发达的环珠江口核心地区,
有效缓解该地区的交通紧张状况。争取在2010年建成高速铁路
约375公里,总投资约784亿元。
3.强化现有货运通道
铁路部门将不断强化现有货运通道。这包括强化京九、京广、
沪昆等既有线路改造,扩大主要干线货物运输能力等等。对黔桂、
三茂铁路和其他相关线路进行扩能改造,形成贵州煤炭基地大能
力外运通道。同时,注重抓好整体运输能力的协调和配套,以广
州、成都枢纽为重点,调整编组站,改造客运站,建设机车车辆检修
基地,完善枢纽结构;在广州、深圳、昆明、成都建设集装箱中心站,
大力组织开行集装箱班列,促进“泛珠三角”区域集装箱运输和物
流发展。
4.泛珠区域省(市、区)际铁路连接规划
一批与周边省份铁路连接的规划与构想纷纷涌现。广东省规
划与周边省份相连的铁路有:与福建相连的汕潮漳铁路,与江西相
连的龙赣韶铁路,与广西相连的黎湛铁路、洛湛铁路、罗定至岑溪
地方铁路,与海南相连的粤海铁路。其中,洛湛铁路建成后将成为
中西部地区至华南地区及南部沿海地区的主要出海通道。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经济学分析 作者简介
汤正仁,男,1958年生,中共贵州省委党校、贵州行政学院经济学教授,贵州省省管专家。贵州大学、贵州财经学院硕士生导师。198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硕士学位,目前在武汉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世界银行中国西南扶贫项目科研课题1项,国家行政学院课题1项,中共贵州省委党校重点科研课题1项。独立和作为第一获奖人获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中国生产力学会15年(1981—1995)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独立和作为第一作者出版专著5部,在《农业经济问题》、《经济评论》等学术报刊和论文集发表论文4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