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经济管理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万亿美元大崩盘

  2020-06-05 00:00:00  

万亿美元大崩盘 内容简介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荒淫无度的金融世界里,不计其数的信贷衍生品已经膨胀成数十万亿美元的泡沫。查尔斯·R.莫里斯告诉我们,对于投资银行及其对冲基金、私募基金的客户来说,天文数字般的杠杆率必将诱发一场全球性灾难。一旦这场危机降临,我们将无处藏身。
在过去的1/4世纪里,自由市场曾让我们狂热痴迷,但是在现实面前,自由市场却带着它津津乐道的资产重组,肆意泛滥的借贷,还有深奥莫测的对冲基金,一落千丈,跌向无底深渊。
莫里斯将带领我们走回昨天,剖析今天,预见明天,为我们解读次贷危机的根源、现状与前景。危机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但是黎明来临之前总要经历一番黑暗。我们要真正认识过度的繁荣怎样把世界经济带向灾难的边缘,以及未来世界将以何等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本书绝对是不可或缺的。

万亿美元大崩盘 目录

权威推荐
知名媒体推荐1 直面危机的勇者
知句媒体推荐2 “疯子”的预言让人相见恨晚
高端访谈
序言
 **章 自由主义的灭亡
 虚弱乏力的美国企业
 婴儿潮
 政治艺术家们的错位管理
 自由主义到底为何物
第二章 皈依宗教的华尔街
 消灭通货膨胀
 来自市场的两个故事
 插曲:20世纪90年代的“金发女孩经济”
第三章 幻想的天堂: 摸索中前行
 抵押贷款的兴衰沉浮
 1987年的股市崩盘
 LTCM的衰亡
 地域性转移
第四章 金钱街
 “格林斯潘对策”
 人类历史上*“宏伟”的不动产泡沫
 风险大挪位
 危机渐起
第五章 美元的咆哮
 失控的经济
 昙花一现的“布雷顿森林体系II”理论
 贸易盈余的分配
 主权财富基金的兴起
第六章 大崩盘
 对冲基金 信贷衍生品与CDOs
 公司债泡沫
 尚未见底的危机
 硬着陆之一:经济衰退
 硬着陆之二:信贷崩溃
 明斯基、庞兹和市场逻辑
第七章 胜败之间
 失衡的财富
 阶级斗争
 混乱无序的金融业特权
第八章 找回平衡
 金融管制
 医疗卫生
 市场的局限

万亿美元大崩盘 节选

第二章 皈依宗教的华尔街
  对以自由市场为核心的资本主义推崇备至的,还有芝加哥学院派。米尔顿·弗里德曼无疑是该学派*著名的代表人物,而弗兰·克奈特(FrankKnight)则是芝加哥学院派的奠基人之一。奈特曾经在一本经济学教科书的序言中写了如下一段话:
  在处理实践问题时,如果从一开始就告诫人们不要把问题看得太重,这似乎有点不太正常;但对于经济学,这样的告诫,就像我们解释和强调它的重要性一样,绝对是非常有必要的。
  弗兰克·奈特的谨慎是预见性的,从目前形式来看,芝加哥学院派经济学源于“万有理论”(TheoryofEverything)的思维模式。芝加哥学院派的信徒们坚信,无论是公共事务还是社会事务,只要不无所不能的芝受干预,自由市场总能始终如一地达到*优化结果。加哥经济学似乎无处不在,犯罪、社会福利、教育、医疗卫生,还有很多曾被视为与经济学范畴风马牛不相及的其他领域,莫不属于他们的研究对象。
  就在时间的脚步刚刚踏入20世纪80年代时,两个意义深远的事件让众多保守主义者洗心革面,转而变成高举自由主义大旗的教条主义者。**个事件是风险资本投资在1978年大幅削减资本收益税后的异军突起;第二个事件是欧佩克联盟在里根总统于1981年年初*终取消油价控制后的崩溃。但是,这两个事件的真正意义,却和我们表面上看到的大相径庭。
  1978年春天,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共和党议员威廉姆·斯蒂格尔(WilliamSteiger),终于完成了削减资本收益税的壮举。当时的《华尔街日报》编辑罗伯特·巴特雷(RobertBartley)惊呼,这一时刻“揭开了黎明的序幕……整整10年的期待和盼望终于梦想成真,探寻增长真经的旅程在热望中展开”。巴特雷认为,是“斯蒂格尔”带来了风险投资的兴盛繁荣,为企业增长提供了无穷的动力,无论是计算机行业的苹果、康柏和太阳微系统公司,生物科技领域的基因公司(GenentechInc.),还是联邦快递这样的老牌创新型企业,都在风险投资的浪潮中乘风破浪。
  但尽人皆知的事实却是,引发这场风险投资大潮的根源,是一项在1973年颁布的关于企业必须为兑现工人养老金的承诺预留资金的法律。养老金基金的资产规模迅速扩张至1万亿美元,于是,养老金基金的经理们开始愤愤不平,他们期待着一向异常严格的基金投资法规能有所松动。1979年,当基金投资*终被松绑时,养老金基金、基金会和捐赠基金成了新兴风险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当然,这些投资者是免税的,因而也不太可能关心这位“斯蒂格尔”到底是何许人也。实际上,并不是税率不重要,只是在你想知道它们到底有多重要的时候,得到的答案往往是“不太重要”(人口因素也是这场企业降生大潮的一个主要动力。20世纪80年代初,我在一家大型银行担任高管职务。当时,几乎所有高管人员都是四十几岁的人。而我们的下属,则是成百上千出生于婴儿潮时期的精英,他们正处于三十几岁,年富力强,野心勃勃,志向高远,期盼着升迁之门向他们打开,但残酷的现实只能让他们无助地在门外徘徊。我们的很多大客户也面临同样问题,大多数企业都在为了实现盈利增长而减员。当然,新兴企业的创建也进入了高峰期)。
  尽管斯蒂格尔的减税是一个颇具奠基石意义的事件,它诠释了自由市场的真谛,让自由市场更深入人心,但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熟知。然而,对任何一个开车的人来说,取消油价控制和欧佩克解体的影响,自然是再明显不过的了。
  1981年,里根正式入主白宫后的**项重大举措,就是摧毁油价控制的*后一个堡垒。就在其后的几个月,《时代》杂志便不无惊奇地发现:“整个国家,加油站都在减价……如果在今年夏天驾车出游,肯定会成为多年以来*美妙的一次消遣。”到了秋季,能源价格几乎进入了自由落体状态。始终迷惑不解的《时代》又发现:“很多专家都承认,控制政策实际上不仅没有抑制价格,反而对提高消费价格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副作用”。多年以来,芝加哥的经济学家们一直为此大声疾呼。
  市场价格的反应异常明显,其变化的规模和速度令人震惊。消费者开始对汽车精挑细选,耗油更低的汽车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为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住宅、家用电器、写字楼和工厂纷纷被重新设计和装备。很多被列为重复开采范围之外的边缘油井,开始恢复生产。到1988年,按通货膨胀调整后的原油价格已经低于1973年。在经过10年奢侈无度的开销之后,欧佩克成员国普遍感到外汇储备告急,于是,他们陆续撕毁原来的联合生产协议。让西方学者窃喜不已的是,骆驼又开始成为沙漠中的交通工具,在生了锈的奔驰豪华轿车间艰难跋涉。
  至于“斯蒂格尔”的故事,在现实中却乏味得多。事实证明,1973年,在没有芝加哥学院派帮助的情况下,国民生产总值与能源消耗之比也出现了大幅提高,年增长幅度达到约2%(在1973年之前,能源/GDP指标始终在不断恶化)。里根执政期间,该指标又得到进一步改善,年增长率达到大约2.6%,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形势还将继续好转。此外,美国能源部的分析结果显示,能源/GDP指标在20世纪80年代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钢铁等能源密集型产业的强制性减员以及向服务业的转型,而不是能源使用率的提高。联合国经合组织的数据也表明,全世界的同期能耗指标均表现出类似特征。
  那么,价格下跌现象为什么会出现在1981年呢?*有可能性的原因,就是连续7年的全球性效率改善和全球性的经济衰退,两者共同让欧佩克的供求假设失效。巧合的是,两伊战争此时也达到白热化程度,为阻止伊朗赢得这场战争,阿拉伯国家不惜血本,把大
  把大把的钞票倾倒在伊拉克人的手里。为满足战争花销而进行的开支以及欧佩克成员国自己的挥霍无度,让他们很难实现减产的目标。各成员国不加节制的开采,导致他们之间的联盟关系支离破碎,而价格的暴跌也让原有的垄断利润荡然无存。
  换句话说,是市场在发挥作用。但是,市场的作用是长期性的,它不受政体和政策制约,它反映的是当前潮流,就像发达国家纷纷转向服务业一样。遗憾的是,决策者却只能隐隐约约地意识到这一点。这是**个教训。
  尽管1981年1月废弃油价控制政策的确是明智之举,却未能让欧佩克就此土崩瓦解。客气地说,第二个重要教训就是,欧佩克的管理者完全可以在摆脱配给政策的情况下,实现同样的效率。简而言之,整个过程与奈特对经济学价值的认识以及避免扩大其重要性的观点不谋而合。
  消灭通货膨胀
  1979年,卡特任命保罗·沃尔克担任美联储主席,这也是卡特政府*漆黑的一段时期,无论是华尔街,还是国外金融监管机构,警笛声此起彼伏,这让卡特感到四面楚歌,身心交瘁。沃尔克充其量只是第三选择。他*重要的美联储银行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总裁,是一位曾在财政部和大通曼哈顿银行就职的金融经济学家。沃尔克以保守而著称,尤其擅长于解决复杂的金融市场问题,同时,他还是一个治理通货膨胀的好手,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对于卡特的内参们来说,沃尔克就是“华尔街的候选人”。
  沃尔克的使命,是这个世界上*重要的两三项任务之一:以他认为恰当的任何方式,降低通货膨胀,恢复金融秩序。通货膨胀已经把投资者折磨得惨不忍睹,它让货币远离于企业提供资金供给的股票和债券,让黄金、艺术品和不动产之类的硬资产(hardasset,指具有内在价值的实物性资产)沉浸在泡沫当中。在现货市场上,石油的美元价格每月上涨6%;黄金价格在一个月内猛增28%。魏玛时期(指**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德国)的恶性通货膨胀已经不再遥远,仿佛就在眼前。
  对此,无论是普通的工会成员还是企业的领导者,都感到惊慌失措。这不仅仅是一落千丈的大衰退,而是一场伴随着恶性通货膨胀的大衰退,在美国历史上也是头一遭。但无论作何努力,也无论年景好坏,通货膨胀只是在我行我素地不断恶化,这给美国人亮起了一盏经济已经失控的红色警灯。
  就在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在华盛顿占据上风时,沃尔克成为了美联储的主席。
  对弗里德曼来说,在一定程度上,货币主义是一种限制政府刻意干预经济的手段。他认为,只要控制货币存量,即狭义货币供应量M1也就是全部活期存款和流通现金的总和,通货膨胀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因此,只要美联储能保证货币存量的增长与经济增长实现同步,所有价格就将保持稳定。
  沃尔克从来就不是一个虔诚的货币主义者。但在就任几个月之后,欧洲和金融媒体的顾虑就令沃尔克痛下决心,他要告诉世人,美国即将正式采纳货币主义策略,彻底终结通货膨胀。“货币主义立场肯定有其可取之处”,他在30年之后告诉我,“我发现它很有用,既能解释我们的所作所为,又能约束自己”。与此同时,在和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谈论他的对策时,沃尔克警告他们,货币数字本身是靠不住的,一旦这种变化导致技术上出现问题,它们就会偏离既定目标,甚至事与愿违。
  沃尔克在一次不同寻常的晚间记者招待会上宣布了这项调整政策,事实上,它的确达到了预想中的轰动性效果。在华尔街的一片抛售狂潮当中,《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名为“沃尔克先生的凡尔登”的报道。文中写道:“沃尔克先生是一个赌徒,却总是眼高手低,赌注很大但手气却很差。不过,整个国家只能祝福他好运。”
  但现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货币主义不能击溃通货膨胀,沃尔克也不能。但不知何故,信奉自由市场的货币主义者怎么也猜不透,美联储一直在限制传统意义上的货币存量即中央银行的货币供应量,而趋利的银行为什么总能找到逃避制约的新金融技术呢?于是,新政策一出台,新对策也马上出现。高收益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带息活期存款、搜刮企业现金的电子账户等,五花八门的金融工具层出不穷。如果阅读一下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在20世纪80年代的大多数会议记录,我们似乎会感觉到一种黑色喜剧般的绝望。委员们居然要绞尽脑汁地辨别,到底哪些数字应该算作货币供应量。
  沃尔克消灭通货膨胀的办法,就是竭尽全力、义无反顾地动用自己手里的每一件武器:利率、货币供应和限价、限工资。到1981年1月,联邦储备利率也就是联邦储备短期基准利率达到了前所未闻的19%,而三月期的国债甚至要支付20%的利息。经济在第二个季度开始步入萧条,随着美联储的日子一天天地滑向深渊,来自议会的反对声如潮水一般涌来。不过,让沃尔克感到欣慰的是,就在危急时刻,里根总统在4月的一份声明中清晰明白地表达了对他的支持态度:“无论是现任政府还是联邦储备委员会,都不会允许让我们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重新走上导致现状的老路。”1982年,GDP增值率为-1.9%,这也是“二战”后*糟糕的数字。
  但令人百思而不得其解的是,人们似乎并不在乎这一切。在1982年春季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上,一位地方联储官员指出,在他所在的地区,企业管理层和工会领袖都决心坚持到底,绝不动摇。他说:“甚至是工会组织也坚决支持现有政策,他们真诚地希望,我们能坚持下去,而且能不断致力于解决长期的基础性问题,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长痛不如短痛,这已经成为共识。”同年春天,沃尔克接受邀请,参与一次由房地产业组织的例会,这多少有点让他发憷,他们毕竟是所有行业中*难对付的。但沃尔克的发言斩钉截铁,没有一丝的胆怯和退让:“如果放弃努力,任由通货膨胀恣意发展,我们过去所经受的一切苦难就将毫无意义。总有一天,我们必将要忍受更大的痛苦,结局将让我们无法承受。”意外的是,他的讲话迎来了人们长时间的起立鼓掌。
  谢天谢地,通货膨胀终于在1982年中期停下了脚步,进入下半年,消费价格指数(CPI)基本处于平抑状态。到了年底,联邦储备基金终于下降至可以接受的8.7%。尽管经济增长率直到1982年第四季度才变成正数,可到了1983年,就已经达到了令人欣慰的4.5%,1984年更是一发而不可收地猛增至7.2%。与此同时,美元币值也开始强势上涨。令一直为赢得总统大选而绞尽脑汁的共和党人沮丧的是,在1984年中期,势头依然强劲的沃尔克再度得到里根总统的全力支持。整个年度的实际GDP增幅始终保持高位,直到1985年才回落到依旧可观的4.1%。与此同时,通货膨胀率的下降也同样令人振奋,只有1.9%,这也是20年来的*低水平。
  *终,事实还是让华尔街相信,长期国债的利率确实下降了,只要保持有限的干预,它还将在未来20年里继续下降。为维护美元的地位,美国还需要承受挑战,经受煎熬,如此严酷的现实,改变了美国式经济管理在世人心目中的印象。从这一刻开始,美国人也再度履行稳定货币的诺言。
  来自市场的两个故事
  里根是一个简单直白、始终如一的人,对总统来说,这的确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在与苏联的对峙中,坚定的立场和执著的恒心,让里根在前苏联解体的进程中成为一个重要的因素。在经济中,他对芝加哥学派的几项核心原则即削减税收、坚持自由市场和管制*小化坚信不疑。但实际情况喜忧参半。20世纪80年代的两个重要经济现象,杠杆收购(LeveragedBuyout,LBO)的兴盛以及储贷危机的爆发,既显示了市场的强大力量,也暴露了它的局限性。
  杠杆收购潮始于1982年前后,并在1989年告一段落。其中,前4年时间,基本上是一个在自由市场的能量转换过程中不断摸索和实践的阶段。那些业绩不佳、根基不稳、在国外竞争对手面前丢盔卸甲的企业,纷纷被拆散、解体或是改头换面,效率低下的多余管理层被清理,非核心资产比如固特异(Goodyear)的酒店业务和钢铁公司的铁路运输业务则被剥离出去。
  收购管理层把纺织厂变成高效率的专业化企业,比如专门生产毛巾和床单的Fieldcrest和Cannon,生产车身布罩的Stevens和Collins&Aikman。而GordonCain则把一大批小型化学企业整合成世界上效率*高的专业化工公司。通过收购IBM旗下个人打印机业务而形成的利盟(Lexmark),因为摆脱了官僚枷锁的束缚,成为一股强大的市场力量。这样的交易还有几百例,其中的大多数属“善意”收购,很多业务在收购前甚至拥有二级和三级部门,也就是说,它们的管理者往往要头顶几座山,而那些抵制变革的高管,更是压得他们喘不过气。
  昏昏欲睡的股票市场在战战兢兢中开始复苏,到1986年时,市盈率(股价除以每股收益)已经翻了三番。按照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标准来衡量,此时的股价都不低。这也许是个信号,它告诉我们,市场之神已经君临天下,宣告不加思考的盲目交易时代已成为过去。而理性投资者会放慢脚步,细细揣摩,寻找真正的价值之源。
  相反,市场却几近疯狂。**轮交易浪潮的收益便令人瞠目结舌,以至于养老金基金和捐赠基金都迫不及待地想一试身手,而新基金也如蝗虫般纷至沓来。与钢铁制造业不同的是,金融市场经常能给人们带来一夜暴富的机会,这让很多眼疾手快的操作员携带着大把银行贷款,杀入市场。
  越来越多的热钱涌入市场,但可交易的对象不多。于是,金钱追逐交易的现象愈演愈烈,分层债券的级数越来越多,产品和交易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实物付息债券(Pay-In-KindBond,PIKBonds)就是一种深受市场追捧的产品,也被称为PIK债券:如果债务人不能还款,就需要付给债权人更多的债券作为还款保证。华尔街戏称之为“死亡漩涡”,也就是说,随着违约情况的反复出现,就会触发越来越多的PIK担保,从而导致债务人的债务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毫无止境。*近,在2007年日趋白热化的私募基金收购中,我们就再次领略到PIK的身影。
 ……

万亿美元大崩盘 相关资料

莫里斯绝不是在危言耸听。尽管他的分析似乎有点悲观,但肯定不是作秀。美国经济正走向滑坡,危机已经初见端倪。莫里斯用犀利的笔锋为我们解析了令人深思的美国经济和市场的发展历程,更让我们认清了当前经济的窘境。
       ——《今日美国》(USA Today)
  这是第一本有关信贷危机的论著,早在3年之前,莫里斯就已经预见到了这场无法逃避的危机。毫无疑问,这是一本极具穿透力的巨作,它揭开了一场几个月之后便成为美国经济最热门的大争论。
       ——《经济学人》(Economist)
  莫里斯用犀利的眼光看穿了这场久已形成的危机……作他用最简洁明了的语言为我们解读了魔鬼般的华尔街金融工具……任何一位读者都会觉得不虚此读。
       ——《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 )
  很少有作家能像莫里斯这样,把虚幻的金融世界以如此平白却妙趣横生的方式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纽约时报》书评
  日渐缩水的次级贷款……在莫里斯的眼里,仅仅是这场危机的开端。
       ——《彭博新闻》(Bloomberg News)
   这本书里既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好消息是:莫里斯让一个原本深奥莫测的主题变得通俗易懂;坏消息是:他对当今风暴的分析会让更多的人彻夜难眠,脑后冒凉风……
       ——拉里·考克斯(Larry Cox)
  《图森市民报》(Tucson Citizen)
  尽管有点令人发指,但绝对是剖析当今信贷市场危机的力作……本书以精辟的语言和深邃的分析,诠释了这场危机的根源和历程,以及它何以会继续下去的理由。
       ——保罗·斯蒂格尔(Paul Steiger)
  Chief of ProPublica主编
  信贷泡沫正在破裂。莫里斯以独到的视角和深刻的分析,为我们讲述了它的根源、起因以及利润丰厚的金融工程。
       ——萨特亚基特·达斯(Satyajit Das)
  《交易员、枪和钞票》(Traders, Guns & Money)的作者

万亿美元大崩盘 作者简介

查尔斯·R.莫里斯,金融海啸洞见者,美国著名的银行家、律师和作者,3年前就以深邃的眼光精准地预测到2008年波及全球的美国次贷危机。纽约市财政预算专员,大通过曼哈顿银行集团经理,Devonshire合伙公司的管理者,华盛顿州健康与人道主义服务机构秘书。
  经典著作:
  《善意的代价》(The Cost of Good Intentiongs)被评为1980年《纽约时报》最佳畅销书,《即将到来的全球繁荣》(The Coming Global Boom)被评为1990年《纽约时报》最佳畅销书,《大富翁》(The Tycoons)被评为2005年《巴伦周刊》(Barrons)最佳畅销书。
  他是《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大西洋月刊》、《哈佛商业评论》以及《洛杉矶时报》等权威媒体的特约评论员。

万亿美元大崩盘

http://www.00-edu.com/tushu/3/2020-06-09/2450196.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