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经济管理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产业结构调整微观论

  2020-06-05 00:00:00  

产业结构调整微观论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九章。前三章主要阐述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主体地位。这是全文的理论篇。**章,首先,考察了我国的经济增长质量,据此得出我国产业结构存在严重失衡的结论,进而提出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协调化与高度化。第二章,首先阐述了企业微观主体的含义与依据,继而论述了国有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主导地位,*后,阐明了宏观主体与微观主体的关系。第三章,明确了企业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微观主体的宏观前提,即健全市场经济运行载体、转变政府职能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第四、第五、第六章重点分析产业结构调整与企业制度、企业行为和企业生产要素状况的矛盾。第四章,分析古典企业制度(业主制和合伙制)和传统国有企业制度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矛盾。第五章,分析传统国有企业制度下和体制转轨时期的企业行为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矛盾。第六章,分析企业资本形成、技术和劳动力要素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矛盾。后三章提出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对策,即以企业制度创新推动结构调整(第七章),并引入企业重组机制(第八章)和投资倾斜机制(第九章)。

产业结构调整微观论 目录


前言
**章 我国产业结构的基本现状与调整目标
 一、对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考察
  (一)比较劳动生产率结构
  (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
 二、产业结构失衡:对我国产业结构状况的基本判断
  (一)产业结构失衡的内涵
  (二)产业结构调整理论与衡量产业结构状况的标准
  (三)衡量产业结构状况的比较法及评价
  (四)我国产业结构失衡的具体表现
 三、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选择
  (一)产业结构协调化的内涵及标志
  (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内涵和标志
  (三)产业结构协调化与高度化的关系
第二章 产业结构调整的微观主体:企业
 一、企业微观主体的含义与依据
  (一)“主体”的含义
  (二)主体依据之一:企业的盈利性
  (三)主体依据之二:企业的商品性
  (四)主体依据之三:企业的社会性
 二、国有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主导地位
  (一)国有企业的界定
  (二)国有企业产生的动因和一般职能
  (三)我国国有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地位
 三、产业结构调整宏观主体和微观主体的关系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宏观主体:政府
  (二)宏观主体和微观主体的关系
第三章 企业主体化的宏观前提
 一、健全市场经济运行载体与企业主体化
  (一)市场经济运行基本载体: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
  (二)健全的市场体系与企业主体化
  (三)完善的市场机制与企业主体化
 二、政府职能转变与企业主体化
  (一)政府职能定位
  (二)政府职能错位阻碍企业主体化
  (三)促进企业主体化的政府管理模式
 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与企业主体化
  (一)实行社会保障制度是企业主体化的客观要求
  (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和问题
  (三)建立与企业主体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四章 产业结构调整与企业制度的矛盾
 一、古典企业制度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矛盾
  (一)从业主制产生的原因看它的局限性及对产业结构调整的阻滞
  (二)运用“游戏”理论分析合伙制企业制度的缺陷及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矛盾
 二、我国传统国有企业制度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矛盾
  (一)传统国有企业制度的形成及演变
  (二)传统国有企业制度的特征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矛盾
第五章 产业结构调整与企业行为的矛盾
 一、传统国营企业制度下的企业行为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矛盾
  (一)传统国营企业制度下的企业行为目标
  (二)传统国营企业制度下的企业行为方式及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矛盾
 二、体制转轨时期的企业行为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矛盾
  (一)体制转轨时期的企业行为目标
  (二)体制转轨时期的企业行为方式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矛盾
第六章 产业结构调整与企业生产要素状况的矛盾
 一、企业资本形成不足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矛盾
  (一)资本形成不足对产业结构调整的约束
  (二)工业化过程中的资本形成机制
  (三)我国工业化过程中企业资金形成不足的原因
 二、企业低技术进步率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矛盾
  (一)低技术进步率对产业结构调整的约束
  (二)我国企业技术进步率低的表现及成因
 三、企业劳动力要素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矛盾
  (一)劳动力剩余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矛盾
  (二)劳动力技术结构不适应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矛盾
  (三)劳动力工资信号失真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矛盾
第七章 企业制度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
 一、企业制度创新的基本理论问题
  (一)企业制度创新的内涵
  (二)企业制度创新的方式
  (三)企业制度创新的过程
 二、企业制度创新在我国的实践
  (一)以承包制为特征的企业制度创新
  (二)以股份制为特征的企业制度创新
  (三)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特征的国有企业制度创新
 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一)进一步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实行有进有退
  (二)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三)继续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公司化改制
 四、国有企业制度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
  (一)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的建立有利于消除结构调整的障碍
  (二)国有中小型企业退出国有经济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更为充分的条件
  (三)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多元化改制将从多方面、多角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第八章 产业结构调整机制:企业重组机制
 一、企业重组的内涵和方式
  (一)企业重组的内涵
  (二)企业重组的方式
 二、企业兼并、破产与产业结构调整
  (一)企业兼并与产业结构调整
  (二)企业破产与产业结构调整
 三、企业集团与产业结构调整
  (一)企业集团的概念和特征
  (二)企业集团的结构调整功能
  (三)我国企业集团的结构调整功能缺陷
  (四)增强我国企业集团结构调整功能的对策
第九章 产业结构调整机制:投资倾斜机制
 一、投资倾斜与产业结构调整
  (一)投资倾斜的概念和类型
  (二)投资倾斜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客观要求
 二、投资倾斜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
  (一)投资倾斜度的概念和测量
  (二)改革前投资倾斜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
  (三)改革后投资倾斜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
 三、投资倾斜失衡的微观原因与实现投资有效倾斜的正确选择
  (一)投资倾斜失误的微观原因
  (二)实现投资有效倾斜的正确选择
附录一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内涵及特征
附录二 与创新相关的现行国家政策分析与建议
附录三 中国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基本评价、制约因素分析和政策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产业结构调整微观论

http://www.00-edu.com/tushu/3/2020-06-09/2450472.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