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经济管理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全球化与亚洲现代化

  2020-06-05 00:00:00  

全球化与亚洲现代化 本书特色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课题“全球化与亚洲现代化进程研究”的*终成果。
  本书的主要目的是从全球化的视野出发对亚洲现代化进程进行总体研究。
  全球化既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大趋势,也是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题域,“全球化”一词已经成为各种传播媒体使用频率*高的词汇之一,全球化方面的研究成果更是层出不穷,大有汗牛充栋之势。任何国家、任何地区,任何民族,乃至于任何个人要想在当今世界立足,必须面对全球化,融入全球化,适应全球化。
  现代化也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自从近代开端以来,世界现代化进程经过酝酿、准备、启动和不断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世界性潮流。环视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经过战后的改革与调整,已经率先进入后现代化社会,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亦不甘落后,奋起直追,纷纷推行赶超型的现代化。可以说,没有哪一个国家不将实现现代化作为发展的目标,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决策者不将实现现代化作为基本国策,也没有哪一个国家的人民不将实现现代化作为美好的理想和前景来追求并向往。
  亚洲现代化在现代化的世界进程中起步晚于欧洲,属于现代化的后发区,而且发展极不平衡,并时有反复和中断。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里发展成为世界现代化第三次大浪潮的中心,特别是东亚经济实现了腾飞,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东亚奇迹”,成为世界上*具经济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虽然在20世纪之末,遭受了东亚金融危机的重创,但经过自我调整与改革,东亚经济已经迅速复苏。而今,亚洲各国的现代化正方兴未艾、如火如荼地开展,成为世界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一大闪光“亮点”。
  全球化、现代化、亚洲现代化作为当今世界发展中三大引人注目的、不可回避的、不容小视的潮流和趋势,具有深刻的内在一致性和互动关系。从宏观世界历史进程的角度出发研究全球化,用全球化的视野审视亚洲现代化,有助于解读亚洲现代化的模式、道路、特点和规律。这也是本书作者选取从全球化的视野出发研究亚洲现代化的主旨之一。
  本书的意义在于把全球化研究和亚洲现代化进程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全球化这一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的视角出发,审视亚洲现代化进程。通过对全球化的涵义、动因、历史进程、效应及现实发展趋向的研究,揭示全球化与亚洲现代化的相互关系;通过探讨战后亚洲各国现代化进程的基本经验和教训,揭示亚洲现代化的模式、道路、基本规律和特征,并着重探讨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和前途。这种研究视角与方法既可以进一步推动全球化问题的研究,又可以进一步推动亚洲现代化进程的研究,还可以从全球化、现代化的角度进一步审视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与此同时,本课题的研究对于广大的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的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以及参与亚洲和世界的一体化进程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书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从世界历史的宏观视野出发,论证了全球化的内涵、动因、进程及效应。认为全球化虽然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但目前人们所谈论的全球化主要指的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涵义是在生产力发展,特别是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体现,是生产要素、商品和服务交易加速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与扩张,从而使各国的经济交往不断扩大、相互依赖关系日益增强,全球经济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的过程和趋势。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因是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全球化既不是古已有之,也不是近20年来才出现的新现象。它已经经历了四五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其间大体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15世纪末16世纪初开始到18世纪中叶是准备阶段;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下半叶是启动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形成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是经济全球化的新阶段。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与配置,总的说来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经济全球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给各国带来机遇和利益,也给各国带来挑战和弊害。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和科技上存在着差距,而经济全球化又是在发达国家主导下进行的,因此,总的来说,对发达国家,利多弊少,对发展中国家则利少弊多。但也绝不像有人说的那样,似乎发展中国家无论如何也难逃全球化所带来的厄运。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先进和落后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关键在于发展中国家能否顺应历史潮流,抓住机遇,采取正确的对策,真正发展自己。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机遇和迎头赶上的有利条件,如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起步较晚,它们既可以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少走弯路,又可以自身开发和引进先进技术,产生“后发效应”,实现跳跃式的发展。
  第二,从全球化的视野出发审视世界现代化和亚洲现代化进程,把世界现代化和亚洲现代化放到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从宏观历史学的视野出发考察近代开端以来的世界历史进程,可以看出它既是一部现代化的世界进程酝酿、启动、发展和不断实现的历史;也是一部经济全球化进程准备、启动、发展和初步形成的历史。经济全球化与现代化是同步发展、互相促进、交互作用、互相推动的过程。从本质上说,经济全球化是现代化的必然结果,是现代性扩张的反应。现代化的核心是工业化,即工业和服务业在社会中占有绝对优势并起主导作用;经济全球化则主要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相互交往、横向联系、不断加强的历史过程。由于工业主义具有不断向外扩张的本能,所以现代化在一国启动,向其他地区扩散的过程,也就导致了全球化进程的启动和扩散。而用全球化的视野审视亚洲现代化,就是从全球的整体出发,用世界的眼光去考察亚洲乃至亚洲各国的现代化。具体说来就是用历史的纵向和横向发展的视角考察亚洲现代化,用马克思主义“多样性统一”的历史观研究亚洲现代化,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解读亚洲现代化。
  第三、论述了亚洲各区域、各主要国家现代化道路的模式、特点和发展趋势。从总体上看,亚洲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虽然有密切的联系,但是也有着明显的不同:在现代化发展道路与模式上,西方现代化基本上属于内源型现代化,而亚洲现代化属于外源型现代化;在经济运行机制方面,西方现代化是自由市场经济,而亚洲现代化是政府主导下的市场经济;在文化主体方面,西方现代化的文化主体是基督教文化,而亚洲现代化的文化主体是儒家文化、印度教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在亚洲各地区、各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及模式也都具有各自的特点。
  东亚是战后掀起的世界现代化第三次大浪潮的中心。日本的重新崛起,四小龙的腾飞、东盟的奋起直追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突飞猛进,构成了东亚现代化的主旋律,并且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东亚奇迹”和“东亚模式”。“东亚模式”是东亚国家和地区依据本国、本地区具体情况采取的一整套经济政治体制和现代化发展战略。其经济体制的核心是工业化,政治体制的主要特征是政府主导,文化主体是儒家文化,发展战略是赶超型的现代化发展战略。“东亚模式”虽然受到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的挑战,但是,作为东亚几十年积累起来的成功经验,它没有也不可能过时。东亚发展模式昭示人们: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能够自主地发挥本身的优势,创造出不同以往的现代化道路,当然,同样需要指出的是,它也不能为所有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个现成的和一成不变的发展模式。而且,即便是从自身发展来看,任何发展模式也都要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完善和发展自身。在21世纪之初,为应对全球化的挑战,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明显加快,“10+3”机制富有成效的运行,一个大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模式已经开始浮出水面。
  南亚大国印度在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上步履蹒跚,但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印度政府开始实施全面改革,印度经济实力迅速增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印度的崛起已经成为人们可以预期的事实。五十多年来,印度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现代化模式,这就是在经济上实行社会主义式的混合经济,实施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农业方面采取绿色革命;在政治结构上全盘采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留下的西方式议会民主制;文化方面则在弘扬印度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推行世俗主义,强调种族、种姓、宗教的平等共处,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和提高国家科技水平。经济全球化的新浪潮对南亚与印度提出了挑战,印度等南亚国家为此一改以前长期忽视地区合作的冷漠态度开始探索区域化合作的可行方式。
  西亚国家属于现代化的后来国,现代化对它们来说,意味着将现代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引入到传统的社会组织中去,通过这种“引进”促使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所以,其现代化不是出自社会内在积累的自发演进过程,而是属于后发外源型模式。也就是说,这些国家的现代化主要是由当政的统治者自上而下强制推行的,因此,改革在西亚国家现代化的启动、发展、突破、转折和调整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表现得非常突出,改革是推进西亚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在全球化日益加速的国际政治经济大背景下,对西亚国家来说,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展自己,是摆在西亚国家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中亚五国在苏联解体之后,才真正成为国际社会中的正式成员,以主权国家的身份参与国际社会,融入到方兴未艾的全球化运动之中,与此同时,中亚国家真正开始了按照自己的方式致力于向市场经济转轨,实施经济、政治和其他领域的体制改革和调整,开始了自主的现代化转型与发展的新时期。应当说,中亚五国独立十余年来,经济得到恢复并发展,政治基本保持稳定,并且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积极推进中亚五国之间、中亚五国与俄罗斯、西亚和中国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
  中国的现代化从实现方式和手段上来看,经历了由改革到革命,再由革命到改革的过程。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经历百年历程探索之后现代化终于成为中国社会变革的主流趋势,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是这一趋势的重要前提与基础。中国的现代化在“社会主义”这一现代性理念的支撑下经历了主题突起(准备和启动)、主题迷失(受挫与延误)、主题重现(拯救与超越)以及主题弘扬等几个步骤。经过55年的辛勤奋斗,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了辉煌的历史成就。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初露曙光,中国在2l世纪的和平崛起成为举世瞩目的伟业。
  第四,论述了亚洲一体化进程的现状和亚洲将走向洲际大联合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亚洲“合作”、“共赢”既是全球化、亚洲现代化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广大亚洲国家的人心所向。亚洲是世界上幅员*辽阔,人口*多,国家也众多的大洲,而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社会发展更具多样性。但是,在当今世界上,亚洲作为一个大洲整体上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尤其是在20世纪80、90年代以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的情况下,亚洲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既落后于欧洲和美洲,甚至也不及非洲。所谓“亚洲联合”、“亚洲一体化”往往被人们讥讽为“美妙的幻想”。亚洲不具备实现联合的条件吗?亚洲真的不能实现联合吗?作为亚洲的一员,作为亚洲*大国家——中国的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驱使我们对此问题去追根溯源。
  也正是在本课题获得批准立项之后,亚洲的一体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转机。经过亚洲大多数国家的共同努力,一个由亚洲人主导的从亚洲的利益和观点出发,专门讨论亚洲事务,旨在增进亚洲各国之间、亚洲各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问交流与合作的论坛组织——博鳌亚洲论坛于2001年应运而生了。博鳌亚洲论坛成立后,在推进亚洲区域联合方面起到了明显的加速作用。亚洲大多数国家大力推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各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联系日益密切,双边、区域、次区域以及跨区域的经济合作逐步展开。东亚地区合作(10+3)已进入实质性阶段,中国以“10+3”为主渠道,积极与东盟携手推进东亚合作,2003年10月,中国正式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并与东盟签署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东盟内部经济一体化、澜沧江一湄公河流域合作、图们江流域合作等次区域合作正在开展;南亚自1985年成立南亚区域合作联盟以来,一体化步伐虽然不尽如人意,但自2003年印巴实现和解以来,为发展区域经济合作提供了必要的前提,2004年1月,南盟第12届首脑会议通过并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南亚七国领导人还希望*终能像欧盟那样统一货币,形成一个互利互惠、繁荣兴旺的统一大市场。由此,南亚区域经济合作驶入快车道;另外,中西亚合作也蓄势待发,中西亚经济合作组织(ECO)不断探求中亚国家和西亚国家之间经贸合作的新途径,并希望构筑欧亚大陆桥,重建新的“丝绸之路”。与此同时,南亚的大国印度正在实行“东向政策”,探索建立与东盟“10+l”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欧会议、东亚一拉美论坛等跨区域合作也在积极并富有成果的向前推进。而今,实现亚洲经济一体化,亚洲联合实现“共赢”、“多赢”,携起手来,共同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繁荣的“新亚洲”已经从良好的愿望变成了亚洲国家的广泛共识,“加强合作,促进发展,实现共赢,是亚洲崛起的必由之路,也是亚洲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一个“总体稳定、和平、发展、合作”的亚洲正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因此,如果说当初我们选立本课题时主要是出于一种希望亚洲实现联合共赢的愿望的话,那么,在本课题即将完成之时,亚洲已经开始出现了这种令人欣喜的局面。从这个意义上说,本课题多少还具有了某种前沿性和前瞻性。
  自20世纪末开始,中外学界就不断有人预测,21世纪将是“亚洲的世纪”,“亚洲将要崛起”,东方将要取代西方成为“世界的中心”等等。提出这些主张的,既有东方人,亚洲人;也有西方人,美国人。在此,姑且不论这些说法到底孰是孰非,亚洲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经济体正在崛起并将在新世纪世界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一席之地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亚洲必将以其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优越的自然条件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现代化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一个亚洲人希望的自己的“新亚洲”必将屹立于全球化的世界中,随着全球化、区域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亚洲必将走向整个区域的大联合。而根据区域化与现代化的互动关系,亚洲一体化的发展,必将给亚洲带来繁荣,进一步促进亚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这也是本书*终要得出的一个基本的结论。
  总之,关于亚洲现代化的研究,在我国学术界还是一个比较薄弱的领域。坊间关于亚洲现代化研究方面的著述大多是从亚洲次区域现代化(如东亚、南亚、西亚现代化)或国别现代化(如中国、印度现代化)的角度进行研究的,较具代表性的如:罗荣渠主编《东亚现代化:新模式与新经验》是研究东亚现代化;张蕴岭主编《亚洲现代化透视》主要是研究亚洲太平洋地区的现代化,或者说主要也是研究东亚现代化;彭树智主编的《伊斯兰教与中东现代化》主要是研究中东(包括西亚)地区现代化;林承节主编《印度现代化发展道路》是研究南亚大国印度现代化;陈峰君著《东亚与印度:亚洲两种现代化模式》是将东亚与印度现代化进行比较研究的著作。此外还有江立华、杨燕树著《东亚现代化历史进程》,陈德成主编《中东政治现代化》,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等。这些著作都是研究亚洲次区域或国家现代化问题的力作,对于我国世界现代化和亚洲现代化问题的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奠基和推动作用。同时也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迪和有力的支撑。但是,真正将亚洲作为一个整体,从整个亚洲大区域的角度来研究其现代化发展进程,并从全球化的视角来审视亚洲现代化的著述至今尚未见到。这也是本书写作的初衷之所在,或者说,本书力图填补学界在这方面研究的一个不足之处。
  当然,从全球化的视野审视亚洲现代化无论如何是一个大课题,凭心而论,笔者实在无力承担如此重大任务,但是,作为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又驱使我们去尝试这项艰巨的工作。至于课题做得如何,只有任凭专家和读者去评说了。

全球化与亚洲现代化 内容简介

本书将全球化研究和亚洲现代化进程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从经济全球化这一世界经济发展视角出发,审视亚洲现代化进程。通过对全球化的涵义。动因、历史进程、效应及现代化发展趋向的研究,揭示全球化与亚洲现代化的相互关系;通过探讨战后亚洲各国现代化进程的基本经验和教训,揭示亚洲现代化的模式、道路、基本规律和特征;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现状和前途,提出了亚洲“合作”、“共赢”既是全球化、亚洲现代化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广大亚洲国家人心所向的结论。

全球化与亚洲现代化 目录

序 言
**章 全球化视野下的亚洲现代化
  **节 方兴未艾的全球化研究
    一 “全球化”涵义的多视角考察
    二 经济全球化动因的探争
    三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纷论
    四 经济全球化效应的阐释
  第二节 历久弥新的现代化研究
    一 国外现代化理论的嬗变
    二 中国现代化研究的兴盛
    三 现代化的含义、道路、模式及衡量标准
  第三节 全球化视野下的亚洲现代化
    一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
    二 经济全球化与现代化
    三 全球化视野下的亚洲现代化
第二章 东亚:现代化的新模式与新经验
  **节 东亚现代化的重新崛起
    一 日本步入现代化之路
    二 “四小龙”的腾飞
    三 “东盟”的奋起直追
  第二节 东亚崛起的世界历史地位
    一 东亚崛起开创了世界经济新的增长中心
    二 东亚崛起提升了东亚的国际政治地位
    三 东亚崛起推动了东亚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三节 东亚发展的新模式与新经验
    一 东亚模式涵盖的范围
    二 东亚模式的概念
    三 东亚模式的特征
    四 东亚模式的评价
  第四节 东亚金融危机的新思考
    一 东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及特点
    二 东亚金融危机的成因
    三 东亚金融危机的启示
  第五节 全球化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生与发展
    二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
    三 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
    四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因
    五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第三章 南亚:通向发展与强大之路
  **节 印度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一 印度现代化的前提与基础
    二 印度经济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三 印度现代化的成就
    四 印度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印度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与社会
    一 民主政治体制的基本架构
    二 民主政治体制与政治稳定
    三 政治力量的多元化趋势
    四 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冲突
  第三节 印度的现代化模式及其转型
    一 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其转型
    二 政治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其转型
    三 社会文化模式基本特征及其转型
  第四节全球化挑战及印度的应对与崛起
    一 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与印度的遭遇
    二 印度积极应对全球化挑战及其措施
    三 印度在21世纪的崛起
  第五节 南亚六国现代化概况
    一 经济发展
    二 政治发展
    三 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
  第六节 全球化与南亚区域经济合作
    一 南盟的成立与初期的发展
    二 南亚区域合作的新进展
    三 印巴关系改善与南盟合作
第四章 西亚:一个正在展开的改革话题
  **节 西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一 西亚现代化的启动阶段
    二 西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三 西亚现代化的突破阶段
    四 西亚现代化的转折阶段
    五 西亚现代化的调整阶段
  第二节 现代化冲击下的西亚社会
    一 政治制度的演变
    二 经济结构的调整
    三 法制体系的改革
    四 社会生活的变迁
    五 文化教育的发展
  第三节 伊斯兰复兴运动与现代化
    一 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兴起
    二 伊斯兰复兴运动产生的原因
    三 伊斯兰复兴运动与现代化
  第四节 全球化与西亚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 海湾阿拉伯合作委员会的建立与发展
    二 中东北非经济一体化进程
    三 “美国一中东自由贸易区”构想
第五章 中亚: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探索
  **节 中亚现代化历程的简要回顾
    一 十月革命与中亚现代化进程的启动
    二 苏联时期中亚现代化的发展
  第二节 中亚五国经济发展模式及特征
    一 中亚五国经济发展模式
    二 哈、吉两国的自由市场模式
    三 乌、土两国的国家指导型模式
    四 塔吉克斯坦的中间型模式
  第三节 中亚五国政治发展的成就及问题
    一 苏联时期的政治体制
    二 以法治国原则的确立
    三 总统制的不断强化
    四 政治参与的扩大
    五 政治稳定局面的形成
    六 政治发展中的问题
    七 政治发展的前景
  第四节 全球化与中亚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 中亚五国之间的经济合作
    二 中亚与西亚国家的经济合作
    三 中亚与独联体国家的经济合作
    四 中亚与中国的经济合作
第六章 中国:民族复兴与和平崛起
  **节 中国现代化的早期发展
    一 晚清时期早期现代化的启动与延误
    二 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确立及其转换
    三 早期现代化百年历程的历史反思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一 现代化主题的突起:准备和启动
    二 现代化主题的迷失:受挫与延误
    三 现代化主题的重现:拯救与超越
    四 现代化主题的弘扬:成就与经验
  第三节 中国现代化的模式与特征
    一 中国现代化的模式
    二 渐进性改革
    三 赶超情结
    四 政府理念
    五 社会主义精神
  第四节 全球化与中国的和平崛起
    一 近代中国发展机遇的丧失
    二 全球化对中国的新挑战与新机遇
    三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发展战略
    四 21世纪中国的和平崛起
主要参考书目
后 记 全球化与亚洲现代化

http://www.00-edu.com/tushu/3/2020-06-09/2450844.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