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运作管理(第2版)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本书适合普通高等院校管理类本科生、研究生作为教材使用,同时可供工程硕士、企业生产管理人员阅读、参考。
《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工业工程系列: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二版)》适用于管理类专业的本科生教学,也可作为管理类专业研究生和MBA教学参考书,对于生产实践中的管理人员也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2版) 内容简介
《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工业工程系列: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二版)》的特色在于整体性好,并注重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同时也注意与相关教材内容的相互关系,尤其注意到与《现代生产管理》一书内容的合理分工。《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工业工程系列: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二版)》共16章,可分为四个板块:第壹板块包括第1章和第2章,内容为生产与运作的基本概念和生产管理的基础知识,这部分内容作为后续内容的导人性知识;第二板块包括第3章和第4章,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生产过程规划方面的知识;第三板块包括第5~9章,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生产计划和控制方面的知识;第四板块包括第10—16章,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与生产过程密切相关的知识。全书内容紧凑,实用性强。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2版) 目录
丛书序
第二版前言
**版前言
第1章生产与运作管理导论
1.1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
1.2制造类企业典型的运作过程
1.3制造类企业典型的生产流程
思考题
第2章生产规划基础
2.1生产管理概述
2.2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
思考题
第3章流水生产线规划
3.1流水生产线的特征、形式和组织条件
3.2单一品种流水生产线的组织设计
3.3多品种可变流水生产线的规划
3.4多品种混合流水生产线的规划
3.5自动生产线的规划
思考题
练习题
第4章单件生产与成批生产规划
4.1单件、小批生产规划
4.2多品种批量生产规划
4.3大规模定制
思考题
练习题
第5章生产技术准备工作
5.1生产技术准备工作的任务和内容
5.2产品设计准备的程序和内容
5.3工艺准备
5.4新产品试制与鉴定
5.5生产技术准备计划
思考题
第6章生产计划制订
6.1生产能力
6.2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
6.3生产计划的编制
思考题
第7章外协管理
7.1外协管理的必要性
7.2协作企业评价
7.3外协生产计划表
7.4外协控制
思考题
第8章生产作业计划制订
8.1生产作业计划工作的任务和内容
8.2期量标准
8.3厂级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
8.4车间内部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
思考题
练习题
第9章生产控制
9.1生产控制的作用和内容
9.2生产控制的功能
9.3生产控制的方法
思考题
第10章生产过程优化
10.1概述
10.2生产过程分析
10.3生产流程再造
10.4生产流程优化
10.5复杂生产过程优化理论和技术
思考题
第11章“5S”管理
11.1“5S”管理概述
11.2“5S”管理的定义、目的、实施要领
11.3“5S"管理的效用
11.4“5S”的实施步骤
11.5“5S”管理贵在坚持
思考题
第12章劳动定额
12.1劳动定额及其作用
12.2工序结构分析和工时消耗分类
12.3标准时间的计算
12.4劳动定额制定的一般方法
12.5劳动定额的修改和贯彻
思考题
第13章劳动组织
13.1劳动组织的任务和内容
13.2劳动分工与协作
13.3编制定员
13.4多机床管理
13.5工作地组织
思考题
第14章企业微观物流管理
14.1金业微观物流概述
14.2物资消耗定额
14.3物资储备定额
14.4物资供应计划
14.5物资的采购
14.6库存控制、仓库管理
14.7物流规划与管理
思考题
第15章设备管理
15.1概述
15.2设备的选择和评价
15.3设备的使用、维护及修理
15.4设备的更新和改造
15.5设备维修计划制订
思考题
第16章服务业的运作管理
16.1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异同
16.2服务业的特征与分类
16.3服务业运作管理理论
16.4服务系统的设计
16.5服务流程的设计
服务运作案例
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2版) 节选
(1)积极扩大同其他企业的生产协作以减少本企业制造零部件的种类,增加每种零部件的批量。 (2)在产品结构设计方面,应根据产品的特点和市场需求情况,在分析产品结构和性能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产品和相应零部件的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工作。标准化是根据国家标准、部标准或企业标准对产品或零部件的常用型号进行标准化,并进一步细化为材料、工艺、工装、技术文件等的标准化,并加以实施;产品系列化是在已经得到确定的基本型号的基础上,将同类其他产品,按主参数(主要尺寸、功率或容量等)以一定规则(常选用优先数)拓展成系列,根据需要淘汰虽已存在、但已明显不合适的型号,同时补充缺少的型号;通用化是扩大专用零部件的使用范围的一项技术措施。通过零部件的标准化和通用化,可以减少产品中专用件的比重,增加同一产品或不同产品的相同零部件的种类及其数量。这“三化”既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又能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