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银行转型 本书特色
互联网金融时代,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国内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金融脱媒化不断显现、企业机构间跨界竞争愈演愈烈、制度改革持续深入、金融监管日趋严格、民营银行和网络银行蓬勃发展、全民金融资产配置意识日益觉醒,传统银行业不断面临压力和挑战。
本书以上述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为背景,具体列述了银行业在这场互联网金融变革浪潮中所做的积极应对和转型布局:积极进行银行轻型化改造、大力发展直销银行和交易银行、试水P2P网贷平台、搭建银行系电商平台、深度布局移动支付领域、抢滩消费金融市场,等等。呈现给读者的是以开放的姿态积极拥抱互联网的银行业形象,用大量数据和案例阐述和论证了国内银行业依然坚挺的实力、战略转型的定力和毋庸置疑的未来发展潜力。
互联网时代的银行转型 内容简介
互联网科技的迅猛发展,正在改变传统金融生态和商业模式:新兴金融科技公司崛起,快速向支付结算、消费信贷和财富管理等银行业务领域渗透;而银行则用互联网思维适时调整经营方式,将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和人工智能等引入金融创新中,以此来重构业务流程、驱动产品研发、增强风控能力和改善客户体验,重塑其难以撼动的资产组织、风险管理和综合金融服务等优势。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所带来的影响,与其说是冲击颠覆的挑战,不如说是转型升级的机遇,它恰恰加速了国内传统银行业的变革与重生。风潮过后,银行将更受信赖,未来智慧银行让人充满期待。
互联网时代的银行转型 目录
备受冲击 8
**章 金融脱媒 9
一、万达、绿地等实体企业在融资上的“另立门户” 10
(一)万达集团的“稳赚1号” 10
(二)绿地集团的“绿地地产宝” 11
二、第三方支付与银行的竞合博弈 12
(一)“快捷支付”对传统支付的脱媒 13
(二)被挤占的银行结算和代理业务 14
(三)被攫取的客户资源 15
(四)被争夺的移动金融入口 15
第二章 网络理财 17
一、余额宝等“宝宝”类理财产品的汹涌来势 17
二、P2P网贷的迅速崛起 18
第三章 网络银行 20
一、全国**家民营银行—微众银行 20
二、马云的“银行梦归处”—网商银行 22
(一)旺农贷 22
(二)口碑贷 23
(三)信任付 23
转型与应对 25
**章 “互联网 ”时代,银行让自己“轻”起来 26
一、招商银行的“轻型银行”战略 26
二、兴业银行的“轻资产、轻资本”发展方向 27
三、平安银行的个人网银2.0 30
第二章 银行网点的轻型化改造 32
一、智慧网点建设成银行网点转型利器 33
(一)工商银行的智慧网点 34
(二)中国农业银行的“超级柜台” 35
(三)中信银行的别样智慧网点打造 36
(四)广发银行的“智慧营业厅” 39
(五)招商银行的ATM“刷脸取款”业务 40
二、直销银行成银行业“互联网 ”试水平台 41
(一)直销银行的迅猛发展 41
(二)国内首家直销银行—民生直销银行 43
(三)低调上线的兴业直销银行 44
(四)从“工银融e行”到“工银直销银行” 45
(五)广发银行的泛金融服务平台—广发有米直销银行 47
(六)江苏银行直销银行上线 48
(七)平安橙子银行的年轻人市场战略 50
(八)光大银行的“阳光银行” 52
第三章 试水P2P网贷平台 54
一、招商银行试水P2P网贷业务 54
二、*早涉足P2P资金存管的民生银行 56
三、推出“网络借贷资金存管综合服务方案”的浙商银行 56
四、独具先天优势的银行系P2P网贷平台 57
第四章 搭建银行系电商平台 59
一、国内首家由银行建设、经营的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平台— 善融商务 59
二、中国工商银行的“融e购”电商平台 60
三、中国交通银行开放式金融电商平台—交博汇 63
四、中国银行的“中银易商” 65
五、中国农业银行的“E商管家” 66
六、中国光大银行的“购精彩” 67
七、银行系电商平台的优势 69
第五章 与运营商合力布局互联网金融 70
一、招商银行与中国联通合作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 70
二、浦发银行与中国移动的战略合作布局 71
三、积极与运营商合作,抢占移动支付领地 73
(一)首家与三大运营商签约合作的中国光大银行 73
(二)与中国移动首推手机支付银行卡产品的浦发银行 74
(三)华夏银行与运营商的合作布局 75
第六章 创新支付手段 深度布局移动支付领域 76
一、兴业银行的移动支付布局 77
(一)推出国内首款可穿戴移动支付产品 77
(二)云闪付—将手机秒变“信用卡” 78
(三)企业移动支付利器—兴业管家 79
(四)NFC“手机钱包”业务 81
(五)联手微信为商家提供移动支付服务 81
二、中国建设银行的移动支付布局 82
(一)联合中国银联推出龙卡云支付 82
(二)向中国建设银行龙卡用户推出Apple Pay 82
三、浦发银行的移动支付布局 84
(一)推出NFC手机支付产品 84
(二)布局近场支付领域 85
(三)布局远程支付领域 86
(四)构建“移动金融生态圈” 86
(五)成立国内首个定位于移动支付产业链环境安全建设的公益平台 87
(六)推出“E-GO”虚拟信用卡 88
(七)支持Apple Pay支付方式 88
四、中国银行的移动支付布局 89
(一)“中银移动支付”APP应用 89
(二)支持Apple Pay服务 90
(三)在移动支付领域积极寻求合作 90
五、招商银行的移动支付布局 91
(一)较早布局移动支付领域 91
(二)推出移动金融产品“一闪通” 92
(三)以虚拟货币入手,进军移动支付领域 92
(四)与滴滴出行达成战略合作 93
(五)在移动支付领域拥有多个“国内**”的招商银行 94
六、中信银行的移动支付布局 95
(一)携手顺丰推出“中信顺手付”移动支付APP 95
(二)携手华为打造**款移动支付应用 96
(三)推出手机“云支付” 97
(四)支持Apple Pay服务 98
(五)支持Samsung Pay服务 99
(六)引领移动支付潮流 100
七、中国农业银行的移动支付布局 100
(一)推出“手机POS”产品 100
(二)与微信支付合作推出“条码支付”手段 101
(三)推出“变码支付”服务 102
(四)推出云闪付信用卡产品 102
(五)支持Apple Pay服务 105
(六)追求卓越,不断发展 105
八、银行移动支付大有可期 106
第七章 涉足“电商贷”业务 108
一、 率先试水“电商贷”业务的华夏银行 108
二、招商银行的“闪电贷” 110
三、中国建设银行的“善融e贷” 112
四、广发银行的“电商流水贷” 113
五、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电商贷”业务系列产品 114
(一)“电商贷”产品 114
(二)“邮E贷”产品 116
第八章 银行系抢滩消费金融 117
一、中国消费增长潜力巨大 117
二、政策利好推动消费金融迎来爆发机遇 118
三、BAT三巨头的消费金融生态 118
四、银行系抢滩消费金融 120
五、光大银行的消费金融布局 121
(一)筹建消费金融公司 121
(二)联合京东金融发布光大“白条”联名信用卡—小白卡 122
六、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消费金融布局 123
(一)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业务 123
(二)成立消费金融公司,实现全方位、多元化发展 126
七、 招商银行的消费金融布局 127
(一)推出针对小微企业、个体商户的“生意贷” 127
(二)升级招商银行“消费贷” 129
(三)与中国联通合作成立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 130
八、 民生银行的消费金融布局 131
(一)重启消费信贷业务 131
九、兴业银行的消费金融布局 132
(一)成立兴业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132
十、平安银行的消费金融布局 135
(一)信用卡经营上的“细分市场 互联网创新” 135
(二)量身打造年轻人的专属信用卡 136
第九章 积极探索交易银行业务发展路径 138
一、招商银行的交易银行业务实践 140
二、 中信银行交易银行的探索之路 143
三、浦发银行的交易银行战略 146
四、广发银行交易银行业务的不断升级 148
大有可为 151
**章 互联网金融发展依然迅猛 152
第二章 大有可为银行业 153
一、 构建互联网金融生态圈的中国工商银行 153
二、沉着布局“互联网 ”金融生态系统的中国建设银行 155
三、互联网金融布局较早的中国农业银行 158
四、不断进行转型升级的中国银行 160
五、稳中提速的中国交通银行互联网金融布局 162
六、不断创造奇迹的招商银行 164
七、走在行业前列的中国民生银行 168
八、不断加快网络金融创新步伐的兴业银行 169
九、做互联网时代新金融的平安银行 172
十、构建立体化金融服务网络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175
第三章 未来发展展望 177
一、大数据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177
二、私人银行业务成银行业发展重点 177
三、银行从资产驱动型向交易驱动型转变 178
四、风潮过后,银行将更受信赖 179
参考文献 180
后记 192
互联网时代的银行转型 作者简介
韩友诚,男,管理学硕士,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现供职于招商银行。长期专注于商业银行的绩效管理与组织激励,亲历商业银行在互联网大潮中的转舵航行,对商业银行经营、互联网金融、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等领域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