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经济管理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货币银行学(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商贸类系列;全国高职高专“工学结合”课程改革教材)

  2020-06-10 00:00:00  

货币银行学(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商贸类系列;全国高职高专“工学结合”课程改革教材) 本书特色

**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节 货币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第三节 货币制度
 第四节 我国的货币制度
第二章 信用与利息
 **节 信用概述
 第二节 信用形式
 第三节 利息和利率
第三章 金融机构体系
 **节 金融机构体系概述
 第二节 西方金融机构体系
 第三节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
第四章 金融市场
 **节 金融市场概述
 第二节 金融工具
 第三节 货币市场
 第四节 资本市场
第五章 商业银行
 **节 商业银行概述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业务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
第六章 中央银行
 **节 中央银行概述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第三节 金融监管
第七章 货币理论
 **节 货币需求
 第二节 货币供给
 第三节 货币均衡
 第四节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第八章 货币政策
 **节 货币政策的定义与目标
 第二节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第三节 货币政策工具和传导机制
 第四节 货币政策效果
第九章 国际金融
 **节 国际收支
 第二节 外汇和汇率
 第三节 外汇市场与外汇交易
 第四节 国际金融市场
 第五节 国际信贷
参考文献

货币银行学(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商贸类系列;全国高职高专“工学结合”课程改革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以货币与银行等金融基础理论为主线,密切关注当代货币金融理论研究的*新动态,吸收和借鉴其研究成果,并对经济金融领域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提供多视角的思考空间,使学生在了解和掌握货币银行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发展动态的同时开阔视野,更新观念,为进一步学习其他金融专业理论、提高金融素质和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货币银行学(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商贸类系列;全国高职高专“工学结合”课程改革教材) 目录

**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章前引例及分析】
  战俘营里的货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纳粹的战俘集中营中流通着一种特殊的商品货币:香烟。当时的红十字会设法向战俘营提供了各种人道主义物品,如食物、衣服、香烟等。由于数量有限,这些物品只能根据某种平均主义的原则在战俘之间进行分配,而无法顾及每个战俘的特定偏好。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偏好显然是会有所不同的,有人喜欢巧克力,有人喜欢奶酪,还有人则可能更想得到一包香烟。因此这种分配显然是缺乏效率的,战俘们有进行交换的需要。
  但是,即使是在战俘营这样一个狭小的范围内,物物交换也显得非常不方便,因为它要求交易双方恰巧都想要对方的东西,也就是所谓的需求的双重巧合。为了使交换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需要有一种充当交易媒介的商品,即货币。那么,在战俘营中,究竟哪一种物品适合做交易媒介呢?许多战俘营都不约而同地选择香烟来扮演这一角色。战俘们用香烟来进行计价和交易,如一根香肠值10根香烟,一件衬衣值80根香烟,替别人洗一件衣服则可以换得2根香烟。有了这样一种记账单位和交易媒介之后,战俘之间的交换就方便多了。
  引例分析:
  通过案例可以看出,香烟之所以会成为战俘营中流行的“货币”,是和它自身的特点分不开的。它容易标准化,而且具有可分性,同时也不易变质。这些特点同作为“货币”的要求相一致。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战俘都吸烟,但是,只要香烟成了一种通用的交易媒介,用它可以换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自己吸不吸烟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愿意接受别人付给的钞票,也并不是因为我们对这些钞票本身有什么,偏好,而仅仅是因为我们.相信这样一个事实——当用它来买东西时,别人也愿意接受。
  ……

货币银行学(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商贸类系列;全国高职高专“工学结合”课程改革教材) 节选

《货币银行学》以货币与银行等金融基础理论为主线,密切关注当代货币金融理论研究的*新动态,吸收和借鉴其研究成果,并对经济金融领域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提供多视角的思考空间,使学生在了解和掌握货币银行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发展动态的同时开阔视野,更新观念,为进一步学习其他金融专业理论、提高金融素质和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货币银行学(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商贸类系列;全国高职高专“工学结合”课程改革教材) 相关资料

插图:事实上,流通中被磨损的铸币被人们照常接受,并不影响商品交易,这就表明货币可以用象征的货币符号来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这时代替金属货币流通的纸制的信用凭证代用货币就产生了。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制货币是中国北宋年间的“交子”。当时四川用铁钱,分量重,流通不便,一些富商联合发行了“交子”,代替铁钱流通,并负责兑现。19世纪下半期,世界各国可兑换金币的银行券广泛流通。但此时的银行券仍是金的符号,以金为后盾,代替金币进行流通,流通中仍有大量的金币充当货币。银行券的出现是货币币材的一大转折,它为其后不兑现纸币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四)信用货币所谓信用货币,是指由政府或银行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创造的能行使货币全部职能或部分职能的信用工具。政府纸币是典型的信用货币,同银行券相比,政府纸币以国家信用为基础,表现出强制流通的、不可兑现的特征。信用货币包括纸币和存款货币。纸币是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货币符号,以纸张为币材,印制成一定形状,标明一定面额的货币。国家纸币作为不兑现信用货币,由于其与财政赤字密切联系,容易导致货币流通的混乱。而在20世纪30年代,中央银行垄断纸币发行,并在了解货币与经济关系的基础上,控制纸币发行数量,控制货币供应,纸币突破了货币商品形态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提供了政府调控经济的一个手段,所以说,纸币是货币发展历程中的重大飞跃。存款货币是指不用提出现金就能进行商品交换,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的银行活期存款。存款货币包括支票、本票和汇票。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信用制度发达,银行结算手段改进,现金流通(纸币和硬币)逐渐减少,货币主要采取存款形式,通过支票转账实现存款的债权债务转移,成为购买商品、支付劳务的主要手段,货币概念得以扩张,货币不仅包括硬币和纸币,而且包括可转账的活期存款。存款货币的出现,打破了实体货币的观念,将货币由有形货币引向无形货币。(五)电子货币在电子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货币形态又发生了巨大变化。电子货币是采用电子技术和通信手段在市场上流通的以法定货币单位反映商品价值的信用货币。也就是说,电子货币是一种以电子脉冲代替纸张进行资金传输和储存的信用货币。电子货币的种类有:(1)银行卡。银行卡是银行发行的具有转账结算、存取现金和透支消费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卡片。它可以采用联网设备在线刷卡记账、POS结账、ATM提取现金等方式进行支付,可以在商场、饭店及其他场所中使用。(2)IC卡。IC卡是一种功能比较单一的储值卡,通常称为智能卡、智慧卡或电子钱包。(3)电子支票。电子支票是运用银行系统的自动化或专业网络、设备、软件及一套完整的用户识别、数据验证等规范化协议完成数据传输。

货币银行学(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商贸类系列;全国高职高专“工学结合”课程改革教材)

http://www.00-edu.com/tushu/3/2020-06-12/2483426.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