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经济管理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组织文化管理

  2020-06-10 00:00:00  

组织文化管理 本书特色

 21世纪不仅是知识经济、网络经济时代、3G时代.也是文化经济时■
代,文化已逐渐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支强劲动力。随着社会经济环境
的变化,组织文化功能也在不断地延伸.一种新功能逐渐显现出来,并且
越来越突出.这就是组织文化管理。  
    文化是组织的灵魂,是组织*重要的无形资产,是推动组织持续发
展、快速成长的强大精神力量。同时.组织文化还是一种“形散而神不
散”的动态文化,它是一个组织在长期的管理建设中沉淀出来的精神财
富,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它代表了组织管理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本书是针对组织文化管理这一全新课题而进行的深入的探论。全书共
有十二章,分为理论知识介绍和实践文化管理两大部分.书中撰写的文化
管理调查报告,都是**手资料.是作者亲身体验和调研的总结。
    本书的特点是全面性、真实性、系统性、可比性、实用性、案例性。
读者通过本书的学习,能掌握组织文化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学会理论分析
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本书对致力于组织文化建设的人士,具有指南作
用:对致力于组织文化管理咨询的同行,具有借鉴作用;对致力于组织文
化管理理论的专家学者,具有实证案例作用;对于立志投身组织管理的青
年学子.具有引路启蒙作用。

组织文化管理 内容简介

  21世纪不仅是知识经济、网络经济时代、3g时代,也是文化经济时代,文化已逐渐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支强劲动力。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组织文化功能也在不断地延伸,一种新功能逐渐显现出来,并且越来越突出,这就是组织文化管理。   文化是组织的灵魂,是组织*重要的无形资产,是推动组织持续发展、快速成长的强大精神力量。同时,组织文化还是一种“形散而神不散”的动态文化,它是一个组织在长期的管理建设中沉淀出来的精神财富,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它代表了组织管理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本书是针对组织文化管理这一全新课题而进行的深入的探论。全书共有十二章,分为理论知识介绍和实践文化管理两大部分,书中撰写的文化管理调查报告,都是**手资料,是作者亲身体验和调研的总结。   本书的特点是全面性、真实性、系统性、可比性、实用性、案例性。读者通过本书的学习,能掌握组织文化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学会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本书对致力于组织文化建设的人士,具有指南作用;对致力于组织文化管理咨询的同行,具有借鉴作用;对致力于组织文化管理理论的专家学者,具有实证案例作用;对于立志投身组织管理的青年学子,具有引路启蒙作用。

组织文化管理 节选


    在大学讲授组织文化多年,所以,组织文化管理一直是我的关注点。我在2006年完成
了中山大学教育技术“博学工程”项目——基于网络资源的组织文化课程教改试验,在此
过程中我悟出了一个道理:  “文化就是力量”。这是绝对的真理,因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经
过长时间积淀形成的东西,即使是它的附加值也能够产生巨大的价值。它是精神力量与物
质力量的复合体,是软实力的本质表现,也是硬实力的无形内核,在某种程度上软实力可
以转化为硬实力。文化是凝聚力、亲和力、渗透力和创造力的总和与根本概括。组织发展
要获得持续动力,就必须从组织的文化管理上找出路。让人高兴的是,今年6月1曰,我
接到北京大学出版社袁玉明老师的函件,告之我所报《组织文化管理》一书的选题已经获
得通过。我就觉得总结组织文化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机会来了。
    组织凭什么生存?组织有什么竞争优势?可能很多人都认为答案是廉价劳动力,但如
果我们的优势真是廉价劳动力的话,我们很快就会发现这个优势正在失去。其实廉价劳动
力只不过是组织短期的一个竞争优势而已,绝对不能也不应该成为我们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要培养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其根本在于结合组织文化优势,创新出组织自己的文化管理模
式,因为只有文化才是不能模仿的,只有文化才可能永恒,所以这才是组织立足社会的根
本。
    组织文化是在一个组织内影响成员行为的价值、信念、规范和传统,它深植于组织的
发展历程中,已形成的组织文化往往受到组织成员的坚定保护。如果说把组织文化比作组
织的灵魂,那么组织文化管理即是净化灵魂的洗礼,而在组织内持之以恒地贯彻落实组织
文化管理,并在组织内部将组织文化管理工作体系化、流程化、制度化则是组织文化建设
的*高境界。
    组织哲学是境界之学,文化管理的*佳境界在于无招胜有招。组织文化是一种无形资
产,而且是*重要的无形资产,它比有形资产,或者品牌类的无形资产还要重要。组织文
化是一种投资,而且是一种重要长期投资,是一种回报巨大的投资。只有优秀的管理者才
能够领悟这种哲学,因为这需要胸襟、需要眼光,更需要与众不同的毅力与耐心。一般而
言,要在组织内部形成一种组织哲学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哲学是人类超脱于物质生活之上
的精神层面的追求与渴望。因此,组织文化管理就不同于一般类型的组织管理,它更倾向
于从思维方式、精神追求上的提升,是一种启迪思想、重塑心灵的过程。
    (一)组织文化管理不同于其他类型管理的原因
    组织文化就是组织哲学指导下的组织共同价值观体系,而组织制度是让想犯罪的人犯
 不了罪,文化是让有机会犯罪的人不愿意犯罪。组织的首席组织文化设计师是管理者,管
理无定势,因此管理*佳境界在于无招胜有招。组织文化管理不同于组织的其他类型管理
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1.组织文化管理必须注重实践。组织文化管理的目的是要让组织员工统一认识,理解
组织文化渗透并影响着组织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而不是可要可不要。目前,人
人都说组织文化重要,实际工作中却给了组织文化一个“尴尬的身份”:说起来重要,做起
来可要可不要,忙起来就不再要。因此,组织文化成了束之高阁的奢侈品,这是由于组织
文化理论与实践形成与发展的时间不长,前期在进入我国企业组织时形成了组织文化建设
的一些误区,使组织文化成了贴在墙上的宣传标语,或仅仅是丰富员工生活的文体活动,
等等,这使很多人对于组织文化的认识停留在形式主义的概念上。所以,唯有以自己亲身
经历的组织文化实操、观察和调研的案例,并结合组织文化管理的基础理论,才能扭转人
们对组织文化的片面认识。
    2.组织文化管理必须切合组织实际。组织文化对于任何组织而言都是个性的,放之四
海而皆准的组织文化是没有个性的组织文化,即使落实到具体实际中去,也会变成“形而
上学”的模式。例如,个个组织都讲求“以人为本”,但体现在不同的用人方式时,不同的
组织文化倾向就立刻显现出来:创业初期的组织,在招聘时会考虑人员技能才干强的人,
恨不得是一专多能的Superstar(巨星)型人才;而成功的组织,在招聘时会更考虑到个人
团队协作性与执行力。
    (二)《(组织文化管理)》一书新颖和独特之处
    鉴于组织文化管理的特点,本书在内容安排、体例的设计上,呈现出本书内容丰富、
逻辑清晰、形式新颖的独特之处,真正做到了独特视觉、冷静观察、客观分析、前沿评论。
    1.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本教材共分12章,内容涉及文化管理的战略与背景、文化
管理的核心与要素、文化管理的理论基础、文化管理的心理默契、文化管理的形成、文化
管理的实践核心、文化管理的动力源泉、文化管理的亲和力量、文化管理的整体优势、文
化管理的维系与变革、实践中的组织文化管理(上、下)等问题,全面、系统地对组织文
化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进行了介绍和阐述。
    2.逻辑清晰,论述严谨。本教材从宏观层面对组织文化的讲述按照逻辑顺序进行展开,
以组织文化管理从理论到实践为主线,在每一结点上再衍生出相关的问题。整本书的内容
像一张大网穿插编织在了一起,层次鲜明,逻辑清晰。根据文化管理不同的特点进行了抽
象的分类,善于以比喻和具体生动的事例,来论述抽象的道理,使说理形象化,并与相关
问题进行了比较,脉络清晰,论述严谨,把逻辑性和形象性和谐统一,有助于读者们理解
掌握。
    3.体例新颖,形式适宜。本书分为理论知识介绍和实践中的组织文化管理调研两大部
分,非常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实践中的组织文化管理”这两章中所介绍的9个组织的文
化管理个案,都是本书作者们分别深入这9个单位,亲身体验和亲自调研的总结,这9份
 浓缩的调查报告是真正的**手资料。“实践中的组织文化管理”使得文化管理理论不再空
洞,言之有物,更有利于读者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本书以理论联系实际方法,强调实操性和指导性、形式的灵活性和多样化。每一章都
有注释、小结、思考题,并附有参考文献。这有助于知识点的接受、核心点的记忆:读者
还可以通过注释和参考文献,查阅更多的、自己想要的新理论和新知识。它使整本书有了
节奏感,平面的论述变得十分生动,有助于读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学习掌握。
    本书是一本针对组织文化管理的理论与实务的书籍,其目的是要使组织的管理者和工
作者在分析和实施文化管理时,能轻松掌握与领会文化管理的内容与方法,同时贴近现代
组织管理的实际所需。本书既可作为组织开展内训的基本教材之一,也可以为研究组织文
化的在校学生和指导教师提供参考,还可作为组织(特别是企业)咨询师、高校教师和专
家学者的实务类参考指南。
    本书是中山大学政务学院公共传播学系公共关系学专业师生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是
一个非常有创意的团队,作者中的陈鹏、张倩莹和刘毅彬就是首届“大学生公共关系策划
大赛”金奖的获得者。本书编写人员是(以章节顺序为序):**、二、三章,谭昆智;第
四章,胡颖仪;第五章,陈鹏:第六章,王洁莹;第七章,吴露茵;第八章,张闻;第九
章,黄俊伟;第十章,刘毅彬;第十一章,邓蕙娴、张倩莹;第十二章,王洁莹、张倩莹、
刘惠明。全书由谭昆智老师拟定大纲,并负责统撰定稿。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北京大学出版
社袁玉明、黄庆生、傅莉三位老师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在这里我要对他们的帮助致以深深
的敬意!
    人类因梦想而伟大,组织因文化而繁荣!所有的组织都有自己的文化,但只有成功的
组织,才有优秀的文化体系,我们可以说:组织文化是管理人的*高境界。本书献给那些
成功或期望成功的组织,希望这本书能协助他们快速领略文化管理的精妙。
    谭昆智
    2007年9月
    于中山大学康乐园

 第六章  文化管理的实践核心
    本章主要介绍了现行管理的趋势—一人性化管理。本章从中国先贤和西方思想家对“人
性”的考察、现在心理学和行为学对“人”的研究,结合当今世界宏观发展概况和组织自
身的微观角度,阐述人性化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后,本章还会从管理者和组织两个
维度,介绍几个人性化管理的核心做法。
    人,生之为有“性”动物,“人性”使每个个体性情迥然,使每个个体的行为相去甚远。
管理核心在于组织与控制,只有从源头一人性上进行管理,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形势,走
向理想局面。
    **节人性研究溯源与发展
    人,人生,人性的问题,是人类思想史、哲学史、认识史上*为重大也是*为本质的
问题。千百年来,世界各国千万思想家、哲学家未曾停止地围绕着人的本原,人与天地自
然的关系,人性的“善”“恶”,人的天生气质与后天培养的关系等开展了无休止的争辩。
    人,作为宇宙间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智慧的生命,开创了多姿多彩的人类文明世界,
无可否认,没有了人,这个地球将与其他行星无甚区别地周期运动。人是普遍的生物体,
然而又奇迹般地每个个体拥有独一无二的特性。那么,究竟是什么使这个奇迹产生?我们
人类又是以怎么样的规律发展着?人与人之间的活动有什么纽带牵连着?人类将走向何
方?
    相信以上的问题是许多人都曾思考过的,也曾经为此困惑迷茫。要想解决“人”这个
复杂的命题,“人的本原”是个出口,而人性的源与流则是一把钥匙。下面,我们将从中国
先哲对人性的认识、西方世界对人性的研究以及近代以来马克思对“人”的观点去探索这
个出口,去寻觅这把钥匙。
    一、我国古代先贤对人性的研究
    纵观中国关于人性理论的发展史,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中国的哲学家、思想家、政
治家和教育家,对于人性命题的争论,都是围绕着“善”与“恶”开展的。孔子的儒家思
想影响着千百年来的思想者,而这许许多多的思想者又在各自的时代背景和思潮影响下,
 以“道”、“法”、“理”等角度对“人性”这个命题进行详释,对前人批判或综合,开创各
自旗帜鲜明的流派,以至于为政治统治、伦理道德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按照历史时期来划分,中国先哲关于人性的研究大致可以这样列出:
    先秦:人性理论之发端——善恶的论证;汉唐:人性理论之展开一性三品说;宋元:
人性理论之发展——人性二元论;明清:人性理论之深化——人性诸论的综合。
  (一)先秦·春秋
  正如中国其他思想领域一样,中国的人性理论也是发源于先秦时期。由于当时生产力
落后,人们刚从原始社会摆脱出来,所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依然是臣服者和统治者的关系。
因此,这个时期智者们讨论的主要是关于“天人”关系的问题。他们认为,人离不开天,
人不可违天。
    到了春秋时期,中国社会从奴隶制向封建适度转变,政治与经济生活也随之产生了很
大变革。经济物质生活决定着精神思想领域的状态,这个时期的思想意识形态也发生巨大
变化,哲学思想发展到一个空前的繁荣,开始了“人性”的探讨。
    1.孔子
    春秋时期,不得不提到的就是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公元前551年一公元前479年)。
他是**个提出“人性”的学者。“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孔子很少直接
谈到人性的问题,但他的“性近习远”的言论却提出了一个重大的论题:既然人天生“性”
相近,又为何“习”相远?这是一个关于先天条件和后天教育的问题。孔子认为,人“生
而直”,但不完全平等,就因为“习”的不同。“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因而
学之,又其次也;因而不学,民斯为下矣。”也就是说,人会有等级智愚之分。孔子虽然很
少直言“性”,更没有就人的“善与恶”进行分析,但是他的“性相近”为孟子的“性善论”
和他的“习相远”为荀子的“性恶论”作了启蒙。
    2.孟子
    儒家思想的另一个代表就是孟子(约公元前372年一公元前289年)。孟子是“性善论”
的倡导者。他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其本质在于人性。他坚持人有善性,所以努力不懈地
向当权者阐释“仁政”、“王道”思想。孟子的观点是,“乃若有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
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孟子·告子上》)也就是说,人性是善的,如果有不
善的人,也不能怪罪于他的资质。在孟子这个著名的言论里面,“性善论”可见一斑。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
皆有之……仁义礼智,非由我外铄我也,我顾有之也……”(《孟子·告子上》)
    3.荀子
    另一位先秦人性研究思想家便是苟子(约公元前313年一公元前238年)。与孟子不同,
荀子所遵奉的是“性恶论”。他肯定“天”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基础,并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和改造自然界的能力。所以,荀子将人和自然物区分,承认人有天赋本质,但这个天性绝
非“善”。人本性是恶的,经过后天教育和人为加工才能将人性从恶转为善。“性者,本始
 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
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荀子·礼论净这里的“伪”是后天加工的意思。“性”生
来质朴,只有和后天的“伪”相结合,才能成就功德。总的来说,荀子的观点是:**,
人生来好利,有恶之情性,“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第二,人之行善,是教化而得,
“其善者伪也”:第三,圣人和众人的本性皆恶,圣人之所以为圣,是因为“积伪”,“故圣
人者,人之所积而致也”。(以上皆出自《荀子·性恶》)
    (二)先秦·战国
    从春秋到战国,是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产生根本性转变的时期,*具有深远
意义的就是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华局面,成为中国思想史上光辉的一页。
    1.老子
    道家的创始人——老子(约公元前580年一公元前500年)是“人性自然论”的代表。
他的“道本体论”认为,“道”是产生、形成宇宙万物的本体,是自然无为、无欲无争的。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老子认为,人本是无知、
无欲、无为的,由于在后天抛弃了淳朴的原始本性,从而产生了私心、占有欲,致使社会
出现了纠纷与斗争。与儒家不同的是,老子认为仁义礼智等儒家奉行的伦理规范只不过是
私有制的产物,人生而自然,是平等的。并且,教育使人从无知到智之,从无欲到有欲,
所以,教育也是一种罪过。人人都不学习,没有圣人,就是*好的社会,也就是老子所认
为的“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
死,不相往来。(《老子》第八十章)
    2.告子
    告子(约公元前420年一公元前350年),是“人性无善恶论”的代表学者。在《孟子·告
子上》载:“告子日:生之谓性。告子日:食色,性也。”告子认为,人性就是指人生来所
具有的本能,也就是“食色”,而人后天习得的并不为性。为善必须通过循循善诱,为恶亦
须有恶因诱发,所以,善和恶,皆不为性,由此而得告子的“人性无善恶论”。
    3.世硕
    世硕是战国初期人,坚持“人性有善有恶论”。他所著的《世子》已经佚失,后人是根
据汉代的王充《论衡·本性净得知世硕的理论。“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
性,养而致之则擅长;性恶,养而致之则恶长。如此,则性各有阴阳,善恶在所养焉。”世
硕虽然认为人生来就具有善恶不同的本质,但是如果要保持“善”,则要强调后天的培养,
不要让恶性滋长。
    以上就是先秦哲人对于人性的探讨,可以看到,他们着重于研究人性的“善”“恶”,
  并且从“性”的本原出发,得出各家的理论体系。
    (三)汉唐
    继承了先秦的关于人性善恶论的思想基础,汉唐时期的哲人同样围绕这样的中心进行
  深入的论证。这个时期,*突出的是董仲舒的“人性三品论”。



组织文化管理

http://www.00-edu.com/tushu/3/2020-06-12/2484673.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