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程理论及应用 本书特色
《金融工程理论及应用》:高等院校应用经济学系列教材
金融工程理论及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的内容安排如下:第1章作为全书的开篇,从整体的角度介绍了金融衍生工具的经济功能及其定价原理,为后续章节的讲解奠定了基础。第2、3、4、5章讲解了期货与远期市场、期货的套期保值功能及其具体的定价方法,重点介绍了股指期货和外汇期货,因为这两种金融衍生工具目前在我国受到了极大的关注。第6、7、8、9章分别介绍了股票期权的离散定价、连续定价、期货期权、期权套期保值,重点讲解了著名的black—scholes期权定价公式,阐明了股票价格的随机模型、期权定价的原理。第10章介绍了互换定价。第11章介绍了投资组合管理,从投资学的角度介绍投资的两个基本要素——风险和收益,分析了度量投资风险的方法,重点阐述了马科维茨的均值一方差模型及其有效前沿的基本定义和求解方法。第12章介绍了利率风险管理,讲解了利率的计算方法、远期利率和零息利率以及利率的久期和曲率。第13、14章分别介绍了信用风险管理和信用衍生产品,包括信用违约互换和债务抵押债券等,重点阐述了信用违约风险管理的方法及信用衍生产品的定价原理。
金融工程理论及应用 目录
第1章 金融衍生工具及其定价方法
第2章 期货与远期市场
第3章 远期和期货定价
第4章 期货套期保值
第5章 股指期货与外汇期货
第6章 股票期权的离散定价
第7章 股票期权的连续定价
第8章 期货期权
第9章 期权套期保值
第10章 互换定价
第11章 投资组合管理
第12章 利率风险管理
第13章 信用风险管理
第14章 信用衍生产品
参考文献
金融工程理论及应用 节选
《金融工程理论及应用》的目的是将金融工程学的基本内容介绍给具有一定经济学基础或数学基础的读者。金融工程学是一门以数学、经济学、金融学和计算机学为基础,以服务于制度创新、金融创新、风险分解、风险转移等为目的,根据现代金融学理论,借助于信息技术和工程方法,设计和开发新型金融产品,创造性地解决金融问题的交叉学科。自从1973年Black-Scholes期权定价公式产生以来,金融工程学的理论和应用得到了迅猛发展,尤其是金融衍生产品设计和风险管理,促进了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也提高了金融市场的效率和功能。为了满足投资者和金融市场的需要,金融工程师设计了各种金融衍生产品,如期权、期货、互换等;同时研究和开发了许多风险管理方法和系统,如VaR和CreditMetrics信用评价系统等,为有效地管理市场风险提供了技术支持。金融工程的基本金融学理论主要是指现代金融理论,包括投资组合理论、MM理论、衍生产品定价理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以及金融风险管理理论等。投资组合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初期,由哈里·马柯维茨(H.Markowitz)提出的,首次将数量工具引入金融研究,被认为是现代金融的发端。均值一方差模型是投资组合理论的**个数量模型,其主要思想是借助于概率论中的方差作为风险度量方法,刻画投资组合资产收益的波动性,建立了均值方差投资组合模型,用运筹学的计算方法求解模型,得到*优投资组合资产的投资比例。此理论奠定了现代投资学的基础,为“不要将所有的鸡蛋放入同一个篮子”的分散化投资理念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为防范系统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金融工程理论及应用 相关资料
插图:1874年芝加哥产品交易所正式成立,主要交易黄油、鸡蛋等农产品期货。1898年,黄油、鸡蛋合约退出了芝加哥产品交易所,组成了芝加哥黄油和鸡蛋交易所。1919年该交易所更名为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CME)。交易的合约品种逐渐扩大,著名的农产品期货合约包括1961年开始交易的猪肉期货,以及后来的生牛期货(1964年)、生猪期货(1966年)等。1971年美国放弃了黄金本位制,导致了国际外汇市场的波动。为适应风险管理的需要,1972年,芝加哥交易所成立了国际货币市场(International Mo-netary Market,IMM),专门交易外汇期货合约。1973年,西方国家正式允许汇率自由浮动,外汇期货很快就成为热门合约,IMM的外汇合约的外汇种类包括英镑、加元、西德马克、日元、瑞士法郎、澳元等。20世纪70年代初的石油危机导致西方各国经济大幅波动。利率波动性也随之增加。1975年10月,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看准时机推出了第一个利率期货合约——政府国民抵押证合约(GNMA mottgage contract)。在其后的几年,IMM相继推出90天短期国债期货(1976年)、90天欧洲美元期货(1981年)、90天银行存单期货(1981年)。CBOT在1977年开发了20年长期国债期货(1977年)。这些利率期货品种自推出以来长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