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原书第3版) 本书特色
《战略管理(中国版)(原书第3版)》:联合国际**教育出版机构,针对广大师生需求,精心制作推出;精选国际经典畅销教材,邀请国内该领域*有影响的名家合著而成;根据国内教学需要,对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对与国内教学要求不符部分适当删改,既保留国外经典教材的原汁原味,又更符合中国教学的需要;精选保留原书中经典案例,同时适量补充本土案例,以解决学生所反映的“与中国市场实践操作相脱节”的矛盾,使国际先进教学理论和中国实践更好结合;系列囊括了经济管理领域各门核心课程。
战略管理(原书第3版) 目录
本书特色 作者简介 作者致辞 **部分 战略分析工具 第1章 什么是战略管理过程 2 学习目标 1.1 战略和战略管理过程 5 1.2 什么是竞争优势 9 1.3 战略管理过程回顾 11 1.4 衡量竞争优势 11 1.5 自发型战略vs.意图型战略 18 1.6 为什么需要了解战略 20 本章小结 23 第2章 评估企业的外部环境 26 学习目标 2.1 了解企业的一般环境 28 2.2 企业绩效的结构-行为-绩效模型 31 2.3 环境威胁的五力模型 33 2.4 产业结构和环境机会 44 2.5 国际环境中的威胁和机会分析 51 本章小结 55 第3章 评估企业的内部能力 57 学习目标 3.1 内部分析的重要性 59 3.2 企业的资源基础观 60 3.3 VRIO框架 63 3.4 VRIO框架的应用 75 3.5 行业中的模仿及竞争动态 78 3.6 资源基础观的启示 81 3.7 国际背景下的内部分析 84 本章小结 86 第二部分 业务层战略 第4章 成本领先 90 学习目标 4.1 什么是业务层战略 94 4.2 什么是成本领先 94 4.3 成本领先的价值 102 4.4 成本领先和持续竞争优势 105 4.5 成本领先实施的组织设计 111 4.6 国际背景下的成本领先 114 本章小结 116 第5章 产品差异化 118 学习目标 5.1 什么是产品差异化 119 5.2 产品差异化的价值 125 5.3 产品差异化与持续竞争优势 129 5.4 产品差异化实施的组织设计 133 5.5 公司能否同时实施产品差异化 和成本领先战略 138 5.6 国际背景下的产品差异化 140 本章小结 143 第三部分 公司层战略 第6章 纵向一体化 146 学习目标 6.1 什么是公司层战略 148 6.2 什么是纵向一体化 148 6.3 纵向一体化的价值 149 6.4 纵向一体化和持续竞争优势 157 6.5 纵向一体化实施的组织设计 160 6.6 国际背景下的纵向一体化 164 本章小结 166 第7章 公司多元化 169 学习目标 7.1 什么是公司多元化 171 7.2 公司多元化的价值 175 7.3 公司多元化与持续竞争优势 191 7.4 国际背景下的公司多元化 193 本章小结 197 第8章 组织实施公司多元化 200 学习目标 8.1 组织结构和实施公司多元化 201 8.2 管理控制和实施多元化战略 211 8.3 实施多元化战略的薪酬政策 218 8.4 国际背景下公司多元化战略的组织实施 219 本章小结 221 第9章 战略联盟 223 学习目标 9.1 什么是战略联盟 224 9.2 战略联盟怎样创造价值 225 9.3 联盟威胁:欺骗战略联盟协定的动机 232 9.4 战略联盟和持续竞争优势 236 9.5 战略联盟实施的组织设计 239 9.6 国际背景下的战略联盟 243 本章小结 245 第10章 兼并与收购 247 学习目标 10.1 什么是兼并与收购 249 10.2 兼并与收购的价值 250 10.3 关于并购收益的研究 254 10.4 并购与持续竞争优势 258 10.5 并购战略实施的组织设计 268 10.6 国际背景下的兼并与收购活动 269 本章小结 272 第11章 国际化战略 274 学习目标 11.1 国际化战略的价值性 277 11.2 为现有产品或服务寻找新的顾客 277 11.3 国际化战略如何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 282 11.4 发展新的核心竞争力 283 11.5 用新的方法杠杆现有的核心能力 285 11.6 管理企业风险 286 11.7 本地响应与全球整合之间的权衡 286 11.8 跨国战略 287 11.9 实施国际化战略的财务和政治风险 288 11.10 有关国际化战略的调查 290 11.11 国际化战略与可持续竞争优势 290 11.12 国际化战略的有效组织 293 本章小结 295 术语表 297
战略管理(原书第3版) 节选
《战略管理(中国版)(原书第3版)》内容特色:不是概念、模型和理论的简单罗列,而是**部由一个理论框架——价值(Vailue)、稀缺性(Rarity)、可模仿性(1mitability)和组织(Organizatiorl),即VRIO来统领各个章节的战略管理著作。VRIO作为一种机制,还整合了战略管理理论的两个主流视角——定位观和资源基础观。中国特色:本土化案例对中国读者深刻领会战略管理的概念和方法来说很有帮助。同时,每章后面都有相当数量的挑战性问题和练习题,作为《战略管理(中国版)(原书第3版)》的有机组成部分。启发性强:理论联系实际。体例灵活丰富,设有开篇案例、战略纵深、相关研究、伦理与战略、全球视角、新兴企业战略和挑战性问题等,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实用性强:通过VRIO框架将不同的主题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目的是鼓励真正的理解,而非机械的记忆。是否有助于读者的“真正理解”,是《战略管理(中国版)(原书第3版)》筛选战略分析工具的唯一标准。
战略管理(原书第3版) 相关资料
插图:使用会计指标来衡量竞争优势的最大优势是它们便于计算,所有上市公司都有公开的财务报表,利用这些报表,我们能容易地算出各种不同的会计比率。通过将某一具体企业的这些比率与行业平均水平加以比较,就可以清楚地知道它在行业中的位置,其竞争优势的大小也自然比较清晰。但是,竞争优势的会计衡量法至少存在一个显著的局限性。在此前,我们将经济利润定义为客户购买产品或服务时所获得的感知收益与生产和销售此产品或服务成本的差额。但在大多数会计绩效指标中,一个重要的成本组成部分被忽略了,那就是企业生产和销售产品的资本成本。资本成本是企业需要支付给企业资金提供者的回报率。如果企业希望在未来能获得更多的投资,它必须向资金供应者支付所承诺的回报,否则它将无法实现长期发展。与竞争优势的会计衡量法不同,竞争优势的经济衡量法将企业的利润率与其资本成本作比较,而不是与行业的平均利润率比较。一般来说,资本的来源分为两大类:负债(来自银行和债权人的资金)和权益(来自个人和机构持股者的资金)。负债资本成本是指企业为了融资而必须支付给债权人的利息;权益资本成本是指企业承诺给予个人和机构投资者的回报率。企业在考虑资本成本时应同时平衡两类资本(负债与权益)的成本,即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WACC是企业负债占总资产的比重与负债资本成本的乘积,加上企业权益资本占总资产的比重与权益资本成本的乘积的总和。在“战略纵深”部分,我们将介绍计算WACC的一种简单方法。从概念上看,企业的资本成本是其为了满足债权人和权益所有者这两大利益相关者的经济目标而必须达到的绩效水平。当取得的收益高于资本成本时,企业就获得了高于正常回报的经济绩效,此时债权人和权益所有者往往争先向这家企业提供进一步的融资与投资,借助丰富的低成本资金支持,企业将有更大的能力来扩展现有业务和发展新的业务,因而有可能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当企业的收益率与其资本成本持平时,我们称之获得了正常的经济绩效。这样的绩效水平之所以称为“正常的”,是因为大多数债权人和权益所有者的期望收益就是如此。获得正常经济绩效的企业虽然不会太火,但是解决生存问题却绰绰有余,这就是前面所提到的竞争均势。如果企业的收益率低于资本成本,则它面临的风险就较大了。低于正常回报的经济绩效意味着企业的债权人和权益所有者将可能撤出投资,寻找其他投资项目以获得至少是正常回报的收益。对于处于低于正常回报经济绩效状态的企业,除非它们采取变革性的手段摆脱困境,否则它的长期生存能力将成为一个问题。显然,处于竞争劣势的企业通常获得低于正常回报的经济绩效。对战略分析而言,采用与资本成本比较的方法来衡量企业绩效有若干优点。其中最突出的优点是,强调资本成本的观点,使企业的正常回报能至少满足债权人和权益所有者两大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尽管竞争优势的经济绩效衡量法有若干优点,但这种方法同样有一些明显的局限性。例如,有时候我们会难以计算企业的资本成本,特别是对于非上市企业或者企业的某个业务单元更是如此,例如我们会难以计算诸多付费音乐下载企业的资本成本,这些企业或者没有上市(例如九天音乐),或者是上市公司的一部分(例如iTunes是苹果电脑的一部分)。在这些情况下,必须使用会计比率来衡量企业的绩效。此外,也有人指出,竞争优势的会计衡量法在评估企业绩效时忽视了企业权益所有者和债权人的重要性,而竞争优势的经济衡量则夸大了这两大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性,因此可能损害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这个话题将在“伦理与战略”部分详细讨论。
战略管理(原书第3版)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杰伊·巴尼(Jay B.Barney) (美国)威廉·赫斯特里(William S.Hesterly) 李新春 等杰伊·巴尼,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费雪商学院的战略管理讲座(Chase"教席)教授,中山大学(广州)等多所高校的客座教授。巴县教授在杨百翰大学取得学士学位,在耶鲁大学取得硕士与博士学位,先后任教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和得州A&M大学。他在1994年加入俄亥俄州立大学,讲授商业政策与战略等课程。巴尼教授的研究兴趣集中在企业资源、能力与持续竞争优势的关系上。在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Management Science以及Journal of Managemen等国际顶尖期刊发表70多篇论文。部分成果是战略管理与创业研究领域被引用最多的文献。 威廉·赫斯特里美国犹他大学戴维·埃克勒斯商学院的讲座(Zeke Dumke教席)教授、副院长。赫斯特里教授在杨百翰大学取得学士与硕士学位,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取得博士学位。他目前在犹他大学戴维·埃克勒斯商学讲授战略管理等课程。赫斯特里教授的研究兴趣集中在价值创造与创新、战略规划等问题。在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Organization Science、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以及Joumal of anagement等国际顶尖期刊发表多篇论文。李新春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管理学院院长。1988~1995年留学德国洪堡大学(Humboldt University)获经济学博士。1998~1999年期间曾作为福布莱特学者在麻省理工学院(MIT)和百森学院(Babson College)访问研究,2001年在德国威腾大学(Witten University)做访问学者。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等多项项目。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战略管理、家族企业研究、创业管理研究。出版学术专著3部。在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国内外期刊发表70多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