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放性会计监管初探 内容简介
本书研究的是两个重要难题:一是严格的会计监督与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之间是否存在真正的关联;而是如何弥合监管制度与监管执行效果之间的差距。
中国开放性会计监管初探 目录
导论 0.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与启发 0.3 本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0.4 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1章 会计监管理论诠释:有效监管的本质特征 1.1 政府规制的主要解释 1.2 会计监管的经济学意义 1.3 政府抑或市场:监管失灵的困惑 1.4 有效会计监管的本质特征 1.5 本章结论及开放性会计监管的提出 第2章 我国会计监管的困境分析:外生性会计监管的证据 2.1 我国会计监管制度概览 2.2 对财政部、证监会监管思路的考察 2.3 现行会计监管体的需求分析:利益相关者的态度 2.4 本章结论及我国会计监管的特征归纳 第3章 开放性会计监管的框架构筑 3.1 开放性会计监管的经济学、行政学基础 3.2 开放性会计监管的目标层次 3.3 监管主体的竞争与更迭 3.4 开放性会计监管的对象、内容与原则 3.5 会计监管的博弈均衡的实现 3.6 本章结论 第4章 寻求被监管对象的会计监管支持 4.1 会计监管自觉遵从的可能性分析 4.2 被监管对象的深层激励:完善企业制度与改善审计业竞争环境 4.3 管理层的作用 4.4 被监管者对会计监管政策制定的参与 4.5 本章结论 第5章 依赖市场约速的监管工具选择:会计风险的充分披露 5.1 会计风险及其成因 5.2 会计风险的充分披露 5.3 会计风险披露的形式与条件 5.4 本章结论 第6章 监管者的权力约束与责任重整 6.1 从监管主体谈监管失灵 6.2 法制监管:会计监管的法律依据和监督救济 6.3 责任监管:监管者的行为控制与业绩考评 6.4 回应监管:会计监管的公众参与 6.5 本章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