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学-第4版 本书特色
《肿瘤学(第4版)》共分二 十二章,**章绪论,第二至十章包括了分子肿瘤学 研究的主要领域,第十一至十八 章介绍肿瘤诊断与治疗,第十九至二十二章则重在肿 瘤预防与流行病学。每章都遵循“历史回顾→ 现状与进展→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课题思路)”这 样一个顺序,突出研究生教材的特点。所附较大 量的参考文献、经典书刊、电子网站及详细索引,均 旨在为同学们深入了解和探索提供便利。
肿瘤学-第4版 内容简介
曾益新主编的这本《肿瘤学(第4版)》共分二 十二章,**章绪论,第二至十章包括了分子肿瘤学 研究的主要领域,第十一至十八 章介绍肿瘤诊断与治疗,第十九至二十二章则重在肿 瘤预防与流行病学。每章都遵循“历史回顾→ 现状与进展→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课题思路)”这 样一个顺序,突出研究生教材的特点。所附较大 量的参考文献、经典书刊、电子网站及详细索引,均 旨在为同学们深入了解和探索提供便利。
肿瘤学-第4版 目录
**章 绪论
**节 对肿瘤认识发展的历史
第二节 肿瘤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第二章 基因-环境交互作用与肿瘤
**节 环境致癌因素
第二节 遗传易感因素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第三章 癌基因与抑癌基因
**节 癌基因研究的发展历史
第二节 rna肿瘤病毒与病毒癌基因
第三节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与人类肿瘤
第四节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与肿瘤的靶向防治
第五节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与肿瘤生物学的关键科学问题
第四章 肿瘤表观遗传学
**节 表观遗传学
第二节 dna甲基化
第三节 组蛋白修饰与染色质重塑
第四节 表观遗传治疗法
第五节 表观遗传分子标记物
第六节 dna甲基化检测技术
第七节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第五章 非编码rna和肿瘤
**节 mirna的生物合成和生物学机制
第二节 mirna对肿瘤细胞生物程序的调控
第三节 mirna在各种肿瘤中的研究现状
第四节 mirna与肿瘤诊断和治疗
第五节 lncrna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第六节 lncrna在肿瘤诊治中的意义
第七节 循环rna和循环mirna
第八节 问题与展望
第六章 信号转导与肿瘤
**节 简要回顾
第二节 基本组成
第三节 主要转导通路
第四节 表观遗传调控与信号转导
第五节 肿瘤临床中的信号转导
第六节 细胞信号转导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七节 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第七章 细胞周期与肿瘤发生、发展
**节 历史回顾
第二节 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的核心——cdks
第三节 细胞周期机制的两大功能
第四节 肿瘤的细胞周期机制破坏
第五节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第八章 细胞分化、凋亡与肿瘤
**节 细胞分化和肿瘤
第二节 细胞死亡的类型和基本特点
第三节 细胞凋亡的发生和调节 机制
第四节 自噬与自噬性细胞死亡的发生和调节 机制
第五节 程序性细胞坏死发生和调节 机制
第六节 细胞死亡和恶性肿瘤
第七节 细胞死亡干预和肿瘤的治疗
第八节 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第九章 能量代谢异常和肿瘤
**节 糖代谢异常和肿瘤
第二节 肿瘤细胞线粒体异常和氧化应激
第三节 肿瘤细胞内调控能量代谢异常的分子网络
第四节 肿瘤能量代谢的研究方法
第五节 展望
第十章 肿瘤干细胞
**节 历史的回顾
第二节 肿瘤异质性
第三节 肿瘤干细胞定义
第四节 如何鉴定和分离肿瘤干细胞
第五节 肿瘤干细胞的起源
第六节 肿瘤干细胞与微环境
第七节 靶向肿瘤干细胞治疗肿瘤
第八节 逆转肿瘤干细胞的耐药以及对放射性治疗的不敏感
第九节 诱导分化治疗或刺激静止的肿瘤干细胞进入细胞周期
第十节 肿瘤干细胞研究目前的问题和未来的方向
第十一章 肿瘤侵袭与转移
**节 肿瘤转移的基本过程
第二节 肿瘤转移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第三节 阻止肿瘤转移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第四节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第十二章 肿瘤免疫
**节 肿瘤抗原加工、提呈与识别
第二节 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
第三节 肿瘤免疫逃逸
第四节 肿瘤免疫编辑研究新进展
第五节 存在问题与展望
第十三章 肿瘤分子病理诊断
**节 分子病理诊断在肿瘤研究和临床应用中的意义
第二节 肿瘤相关基因异常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
第三节 基因突变和扩增及其检测
第四节 生物芯片技术
第五节 基因多态性及其检测
第六节 端粒酶与肿瘤及其检测
第七节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第十四章 肿瘤影像诊断新技术与微创介入治疗
**节 ct的临床应用
第二节 磁共振影像诊断和波谱分析
第三节 肿瘤的核医学影像诊断与治疗
第四节 肿瘤超声诊断与超声介入新技术
第五节 现代影像导引下的肿瘤微创介入治疗
第十五章 抗癌药物发展策略
**节 抗癌药物研究的发展
第二节 抗癌药物发展策略与方向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第十六章 肿瘤的内科治疗
**节 肿瘤化疗的历史及发展概况
第二节 癌症化疗的药理学基础
第三节 抗癌药物的合理使用及化学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
第四节 化疗的毒副作用及其处理
第五节 局部化疗
第六节 造血细胞因子及造血干细胞支持下的大剂量和超大剂量的化疗
第七节 肿瘤靶向治疗
第八节 癌症疼痛与姑息治疗
第九节 肿瘤内科治疗的发展方向和存在的问题
第十七章 肿瘤的外科治疗
**节 肿瘤外科的发展
第二节 肿瘤外科的作用
第三节 肿瘤外科治疗原则
第四节 肿瘤手术的应用
第五节 肿瘤手术注意事项
第六节 肿瘤外科治疗发展趋向
第十八章 现代肿瘤放疗学及其展望
**节 放射物理学和相关新技术的发展及其临床应用
第二节 放射生物学的发展和在临床放疗中的应用
第三节 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第十九章 肿瘤的生物治疗
**节 肿瘤疫苗
第二节 肿瘤免疫治疗
第三节 肿瘤基因治疗
第四节 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
第二十章 肿瘤的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
**节 肿瘤综合治疗的概念
第二节 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历史演变
第三节 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原则
第四节 肿瘤综合治疗的生物学基础
第五节 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模式
第六节 恶性肿瘤的个体化治疗
第七节 肿瘤综合治疗与个体化治疗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第二十一章 癌症预防
**节 预防是人类控制癌症的重要策略
第二节 癌症预防的定义和范畴
第三节 生物学因素与癌症预防
第四节 控烟、生活因素与癌症预防
第五节 癌症的二级预防
第六节 癌症的化学干预
第七节 如何开展癌症预防的研究
第八节 目前存在问题与展望
第二十二章 肿瘤研究方法学
**节 临床研究设计、方法与评价
第二节 肿瘤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研究
第三节 生物信息学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肿瘤学-第4版 作者简介
曾益新,1990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原中山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92年至1997年留学日本东京都立老人综合研究所、东京大学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1997年2月,被聘为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及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主任、肿瘤研究所所长;1997年10月,任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及肿瘤医院院长;2006年,任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5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原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11年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2011年担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
曾益新院士主要从事恶性肿瘤发病机理和生物治疗研究,他带领研究团队针对鼻咽癌防治的关键问题,开展了系统性的研究,取得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要进展。共发表研究论文3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3项,广东省科技突出贡献奖和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