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第3版 本书特色
宝林主编的《针灸治疗(第3版)》共分八章。
**章介绍针灸治疗作用、针灸治疗原则、针灸辨证 论治纲要、针灸配穴处方、特定穴的应用等内容。第 二章~第八章分别介绍了急症、内科病证、妇科病证 、儿科病证、皮外骨伤科病证、五官科病证和其他病 证。概念表述准确,简明扼要;各病证病因病机内容 完备;在辨证方面,突出了主症特点或特征的论述, 并以主症为中心进行辨证分型;在治疗方面,根据针 灸临床的实际需要,提出一个或两个(分虚证、实证) 治疗总则、处方(主穴),然后根据辨证分型加以配穴 ,便于学生把握规律性。其他疗法中'扩大收载范围 ,丰富内容。根据统一安排,本书配置了网络增值服 务,便于学生自学和教学参考。
本教材适用于中医药类高职高专学校针灸推拿专 业教学使用,也可供中等中医药学校
针灸治疗-第3版 目录
**章 概论 **节 针灸治疗作用 一、疏通经络 二、扶正祛邪 三、调和阴阳 第二节 针灸治疗原则 一、补虚与泻实 二、清热与温寒 三、局部与整体 四、治标与治本 五、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六、三因制宜 第三节 针灸辨证论治纲要 一、八纲证治 二、脏腑证治 三、气血证治 四、经络证治 第四节 针灸配穴处方 一、选穴原则 二、配穴方法 三、处方的组成 四、特定穴的应用第二章 急症 **节 高热 第二节 中暑 第三节 痉证 第四节 厥证 第五节 虚脱 第六节 剧痛证 一、心绞痛 二、胃肠绞痛 三、胆绞痛 四、泌尿系绞痛第三章 内科病证 **节 中风 第二节 面瘫(附:面肌痉挛) 第三节 面痛 第四节 头痛 第五节 眩晕(附:高血压病) 第六节 胸痹 第七节 心悸 第八节 不寐(附:嗜睡) 第九节 癫病 第十节 狂病 第十一节 痫病 第十二节 癔症 第十三节 痴呆 第十四节 郁病 第十五节 胃痛 第十六节 呃逆 第十七节 呕吐 第十八节 腹痛 第十九节 泄泻 第二十节 痢疾 第二十一节 便秘 第二十二节 脱肛 第二十三节 感冒 第二十四节 咳嗽 第二十五节 哮病 第二十六节 喘病 第二十七节 胁痛 第二十八节 消渴 第二十九节 痿证(附:多发性神经炎) 第三十节 痹证 第三十一节 腰痛(附:坐骨神经痛) 第三十二节 淋证(附:前列腺炎) 第三十三节 癃闭 第三十四节 水肿 第三十五节 阳痿(附:男性不育症)第四章 妇科病证 **节 月经不调 第二节 痛经 第三节 闭经 第四节 崩漏 第五节 绝经前后诸证 第六节 带下病(附:盆腔炎) 第七节 妊娠恶阻 第八节 胎位不正 第九节 滞产 第十节 产后缺乳 第十一节 阴挺 第十二节 不孕症第五章 儿科病证 **节 急惊风(附:慢惊风) 第二节 痄腮 第三节 顿咳 第四节 疳症 第五节 积滞 第六节 小儿泄泻 第七节 小儿遗尿 第八节 小儿脑性瘫痪 第九节 多动症第六章 皮外骨伤科病证 **节 蛇丹 第二节 湿疮 第三节 风疹 第四节 痤疮 第五节 疔疮 第六节 丹毒 第七节 扁平疣 第八节 神经性皮炎 第九节 斑秃 第十节 乳痈 第十一节 乳癖 第十二节 肠痈 第十三节 痔疮 第十四节 腱鞘囊肿(附:腱鞘炎) 第十五节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第十六节 网球肘 第十七节 漏肩风 第十八节 扭伤 第十九节 落枕(附:颈椎病) 第二十节 外伤性截瘫 第二十一节 足跟痛 第二十二节 颞下颌关节 功能紊乱综合征第七章 五官科病证 **节 麦粒肿 第二节 眼睑下垂 第三节 目□ 第四节 迎风流泪 第五节 目赤肿痛 第六节 青盲(附:视神经萎缩) 第七节 暴盲 第八节 近视 第九节 斜视 第十节 耳鸣、耳聋 第十一节 脓耳 第十二节 鼻渊 第十三节 咽喉肿痛 第十四节 牙痛 第十五节 口疮第八章 其他病证 **节 肥胖症 第二节 衰老 第三节 戒断综合征 一、戒烟综合征 二、戒酒综合征 三、戒毒综合征 第四节 慢性疲劳综合征 第五节 竞技紧张综合征附录一 古代针灸治疗歌赋辑要 一、《标幽赋》 二、《肘后歌》 三、《玉龙歌》 四、《百症赋》 五、《通玄指要赋》 六、《治病十一证歌》 七、《四(六)总穴歌》附录二 子午流注针法 一、子午流注的含义 二、子午流注针法的源流 三、子午流注针法的基本组成 四、月日干支推算法 五、子午流注针法的临床运用附录三 灵龟八法(附:飞腾八法) 一、灵龟八法的源流 二、八脉交会八穴 三、八脉八穴与八卦九宫 四、灵龟八法的运用附录四 针灸治疗作用原理研究和现代临床研究进展概况. 一、针灸治疗作用原理研究概况 二、现代临床研究进展概况《针灸治疗》教学大纲主要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