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实验 本书特色
本教材共12章,第1~6章介绍了物理化学实验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误差分析、有效数字和数据处理方法;实验室的防火、防爆、防触电等知识以及事故发生时的急救知识;温度、压力、流量、电化学和光学测量的实验原理与技术,一些现在常用的新型仪器等。第7~11章涵盖了化学热力学、电化学、化学动力学、表面与胶体化学和结构化学等方向的39个实验。第12章收集了物理化学实验常用数据表45个,便于读者查阅。
本书可作为高等理工科院校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材料科学和工程、生物科学与技术、食品和轻化工程、环境科学和工程、资源科学和制药工程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的物理化学实验教材,也可供研究生、从事化学实验室工作及相关科研工作的人员参考和使用。
物理化学实验 目录
第1章绪论1
1.1物理化学实验的特点、目的和要求1
1.1.1物理化学实验的特点1
1.1.2物理化学实验的目的2
1.1.3物理化学实验的要求2
1.2物理化学实验中的误差3
1.2.1误差的分类4
1.2.2实验误差的表示方法5
1.2.3偏差、准确度与精密度5
1.2.4误差传递——间接测量的误差计算7
1.3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10
1.3.1有效数字概念10
1.3.2有效数字的表示和运算规则10
1.4物理化学实验中的数据处理12
1.4.1列表法12
1.4.2作图法12
1.4.3数学方程式法13
1.4.4origin软件在物理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简介15
1.4.5数据的物理量单位16
第2章化学实验的安全与急救知识17
2.1化学实验室常规安全问题17
2.1.1燃烧的基本知识17
2.1.2实验室的一般安全规则18
2.2烧伤、灼伤的急救知识19
2.2.1一般烧伤的急救19
2.2.2化学灼伤的急救19
2.2.3眼睛受伤急救20
2.3触电的急救知识21
2.3.1触电知识21
2.3.2触电的急救原则21
2.3.3用电基本常识21
2.3.4静电危害与防护22
2.4化学中毒急救知识22
2.4.1中毒途径和毒害品分级22
2.4.2中毒后的急救措施23
2.5化学实验室防火、防爆和灭火知识25
2.5.1防火知识25
2.5.2防爆知识26
2.5.3灭火知识27
2.5.4灭火器的正确使用28
第3章温度的测量与控制技术29
3.1温度的测量——温标29
3.1.1温标确立的条件29
3.1.2摄氏温标和气体温标29
3.1.3热力学温标30
3.1.4国际实用温标31
3.2温度计32
3.2.1水银温度计32
3.2.2贝克曼水银温度计34
3.2.3swcⅱc数字贝克曼温度计35
3.2.4电阻温度计36
3.2.5热电偶温度计37
3.3温度控制39
3.3.1常温控制39
3.3.2高温控制42
3.3.3低温控制43
第4章压力和流量测量技术与仪器46
4.1压力的概念与表示方法46
4.1.1压力的概念与单位46
4.1.2压力的习惯表示方法46
4.2气压计47
4.2.1福廷式气压计47
4.2.2金属盒气压计48
4.3测压仪表48
4.3.1液柱式测压仪表48
4.3.2dp精密数字压力计系列49
4.4高压系统——高压钢瓶50
4.4.1钢瓶的安装与使用50
4.4.2减压阀51
4.5低压系统真空技术52
4.5.1真空的获得53
4.5.2真空的测量与检漏55
4.6流量的测量及仪器56
4.6.1毛细管流量计56
4.6.2转子流量计57
4.6.3皂膜流量计58
4.6.4湿式流量计58
第5章电化学测量技术与仪器60
5.1电导的测量及仪器60
5.1.1电导与电导率60
5.1.2电导的测量与仪器61
5.1.3指针式dds11a型电导率仪61
5.1.4数显式dds11a型电导率仪63
5.1.5dds307 型电导率仪65
5.2原电池电动势的测量及仪器68
5.2.1uj25型电位差计69
5.2.2sdc型数字电位差计71
5.2.3液体接界电位与盐桥72
5.2.4韦斯顿标准电池73
5.2.5常用电极74
5.3溶液ph的测量及仪器75
5.3.1酸度计的工作原理75
5.3.2phs25型酸度计75
5.4恒电位仪和恒电流仪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80
5.4.1恒电位仪测量和工作原理80
5.4.2恒电流仪测量和工作原理81
第6章光学测量技术与仪器83
6.1折射率的测量与阿贝折光仪83
6.1.1折射率的测量原理83
6.1.2wya2waj阿贝折光仪84
6.1.3数字wya2s阿贝折光仪86
6.2分光光度计88
6.2.1吸收光谱原理88
6.2.2分光光度计的构造及原理89
6.2.3722分光光度计90
6.2.4722s分光光度计91
6.3旋光度的测量与旋光仪93
6.3.1旋光度测定基本原理94
6.3.2wxg4圆盘旋光仪96
6.3.3wzz2b自动数字显示旋光仪97
第7章化学热力学实验99
实验1摩尔气体常数的测定99
实验2易挥发性液体摩尔质量的测定101
实验3纯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104
实验4燃烧热的测定107
实验5中和焓及醋酸电离焓的测定113
实验6溶解热的测定116
实验7溶液偏摩尔体积的测定121
实验8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溶质摩尔质量124
实验9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平衡常数的测定128
实验10分光光度法测定甲基红电离平衡常数132
实验11完全互溶双液系统气液平衡相图的绘制137
实验12二组分简单共熔系统相图的绘制142
实验13三组分系统等温相图的绘制146
实验14差热分析测定水合无机盐的热稳定性149
实验15cac2o4·h2o热分解反应的热重分析测定154
第8章电化学实验158
实验16离子迁移数的测定158
实验17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163
实验18可逆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及其应用166
实验19电动势法测定电解质溶液的活度系数171
实验20氯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测定及其应用175
实验21电势ph曲线的测定及其应用179
实验22铁的极化曲线测定184
实验23循环伏安法测定铁氰化钾的电极反应过程187
第9章化学动力学实验191
实验24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191
实验25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196
实验26丙酮碘化反应速率方程200
实验27催化剂活性的测定——甲醇分解206
实验28bz振荡反应209
第10章表面与胶体化学实验214
实验29*大气泡压力法测定溶液表面张力214
实验30溶液吸附法测定固体比表面219
实验31色谱法测定固体比表面222
实验32电导法测定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227
实验33溶胶的制备与电泳230
实验34比重瓶法测量物质的密度235
实验35毛细管法测定液体的黏度237
实验36黏度法测定高聚物平均摩尔质量241
第11章结构化学实验246
实验37溶液法测定偶极矩246
实验38磁化率的测定251
实验39粉末x射线衍射法测定晶胞常数256
第12章附表262
附表1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262
附表2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262
附表3国际单位制的部分导出单位262
附表4国际单位制词冠263
附表5常用的单位换算263
附表6常用物理化学常数263
附表7标准储气瓶型号分类264
附表8常用储气瓶的色标264
附表9福廷式气压计温度校正值264
附表10几种有机物质饱和蒸气压计算参数265
附表11不同温度下乙醇的密度、黏度和饱和蒸气压265
附表12不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气压266
附表13常用液体的正常沸点和该沸点下的摩尔蒸发焓266
附表14有机化合物的标准摩尔燃烧焓267
附表1525℃下不同浓度醋酸水溶液中醋酸的电离度和离解常数267
附表16无机化合物的标准摩尔溶解热267
附表17不同温度下kcl在水中的溶解热267
附表18乙醇水溶液的混合体积与乙醇质量分数wb的关系268
附表19几种有机物质的密度计算参数268
附表20不同温度下水的密度268
附表21常用溶剂的凝固点降低常数268
附表2225℃时常见液体的折射率269
附表2325℃时乙醇环己烷溶液的折射率n25d组成x环关系269
附表2420℃时环己烷异丙醇溶液浓度折射率n20d关系269
附表25不同温度下水的折射率nd、黏度η和介电常数ε269
附表26常压下几种共沸物的沸点和组成270
附表27几种金属混合物的熔点270
附表28常见无机化合物的脱水温度270
附表2918℃时水溶液中阴离子的迁移数271
附表30不同温度下不同浓度hcl水溶液中h+的迁移数271
附表3125℃时hcl水溶液的摩尔电导率λm和电导率κ与浓度c的关系271
附表3225℃时无限稀释水溶液中一些离子的极限摩尔电导率272
附表33不同温度时不同浓度的kcl溶液电导率272
附表3425℃时标准还原电极电势及温度系数273
附表3525℃时常用参比电极的电势及温度系数273
附表36甘汞电极(sce)的电极电势与温度的关系274
附表37不同温度下一些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274
附表3825℃时不同质量摩尔浓度强电解质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274
附表39均相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274
附表40不同温度下水的表面张力275
附表41被吸附分子的截面积275
附表42几种胶体的ζ电势275
附表43高聚物特性黏度与平均摩尔质量关系式中的常数275
附表44液体分子偶极矩μ、介电常数ε与极化度p∞276
附表45几种化合物的磁化率276
参考文献277
物理化学实验 作者简介
刘建兰,南京工业大学理学院,化学实验中心主任,教授,
1、1993、1-1996、7 从事无机化学教学,教学质量优秀;
2、1996、9至今 从事物理化学教学,教学质量优秀,所授物理化学课成为南工大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两度被学生评为“最喜爱的老师”。
3、主持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发表SCI论文二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