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与临床药理学-第2版 本书特色
杨宝峰主编的这本《基础与临床药理学(供研究生及科研人员用第2版)》将各论部分的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疾病的病理生理和分子机制、疾病的药物治疗、药物的研发史(体现进展)以及常用的疾病模型和研究方法。以“疾病的病理生理和分子机制”为开篇带领学生探寻疾病发生的深层原因,寻找和分析可能的药物作用靶点以及临床应用中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
然后通过简单介绍“疾病的药物治疗”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临床用药过程中的药物不良反应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原则与药物效应之间的内在关系和机制。通过“药物的研发史和研究进展”的介绍,以提供生动案例的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激发学生锲而不舍和献身科学的科研精神。通过简单介绍“常用的疾病模型和研究方法”为学生提供开展深入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基础与临床药理学-第2版 目录
**部分 药理学基本理论
**章 药理学绪论
一、药理学基本概念
二、基础药理学发展简况
三、临床药理学发展简况
第二章 新药研制与开发
**节 药物研制与开发概述
一、新药研制与开发发展简史
二、新药研制与开发展望
第二节 新药的研发
一、新药靶点的确立
二、新药筛选模型的建立
三、先导化合物的发现
四、先导化合物的优化
第三节 新药的临床前研究
第四节 新药的临床研究
第五节 新药管理
第三章 药物受体和药物效应动力学
**节 药物与受体
一、受体的研发史
二、受体的特征
三、受体的结构、功能及细胞内信号转导
四、受体与药物相互作用
五、药物受体遗传多态性与临床个体化医疗
六、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类
第二节 受体研究的新进展
第三节 量-效关系与浓-效关系
一、血药浓度与药物效应的相关性
二、有效血药浓度范围与药物疗效及安全性
第四章 药代动力学
**节 概况
第二节 整体药代动力学
一、理论基础
二、种间异速放大及应用
第三节 现代药代动力学
一、基本原理
二、单元因素
三、复合因素模型
四、体外参数向体内参数的过渡
五、应用及展望
第四节 药代动力学与其他学科间的相互影响
一、多种学科推动药代动力学的发展
二、现代药代动力学促进多种学科进步
三、药代动力学的发展趋势
第五章 药物相互作用
**节 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
一、药物理化性质方面的机制
二、药物代谢动力学方面的机制
三、药物效应动力学方面的机制
第二节 中药、中西药物相互作用
一、中药相互作用
二、中西药物相互作用
第三节 药物相互作用的临床意义
一、有益的药物相互作用
二、有害的药物相互作用
三、有争议的药物相互作用
第四节 有害药物相互作用的预测与临床和社会对策
……
第六章 基因治疗
第七章 系统生物学与药物发现
第八章 多靶点药物研究与网络药理学
第二部分 作用于神经系统的药物
第九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
第十章 麻醉药
第十一章 镇静催眠药
第十二章 治疗精神分裂症药
第十三章 治疗抑郁症药
第十四章 治疗癫痫和惊厥药
第十五章 中枢镇痛药
第十六章 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药
第三部分 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药物
第十七章 利尿药
第十八章 治疗高血压药
第十九章 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第二十章 治疗心律失常药
第二十一章 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心绞痛药
第二十二章 作用于血液系统的药物
第四部分 作用于内分泌系统的药物
第二十三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第二十四章 治疗甲状腺疾病的药物
第二十五章 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第二十六章 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
第五部分 化学治疗药物
第二十七章 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药物
第二十八章 治疗结核病和麻风病药
第二十九章 治疗病毒和真菌感染药
第三十章 治疗寄生虫感染药
第三十一章 治疗恶性肿瘤药
第六部分 其他系统疾病药
第三十二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三十三章 影响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物
第三十四章 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药
第三十五章 治疗消化性溃疡药
第三十六章 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
第三十七章 治疗前列腺疾病与勃起功能障碍药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基础与临床药理学-第2版 作者简介
男,中国工程院院士,1957年生于吉林省松源市。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美国密苏里堪萨斯城大学、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日本医科大学、日本滋贺医科大学及俄罗斯彼尔姆药学科学院等国际著名院校客座教授和荣誉博士;中华医学会副会长、黑龙江省科协副主席、中国心血管药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重大心脏疾病研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药理学国家重点学科、药理学国家级教学团队及国家科技创新群体带头人。现任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
杨宝峰教授执教三十余载,培养大批人才。主张“名师上讲台”,积极倡导双语教学及PBL教学等授课方式。主编卫生部规划教材《药理学》(第6~8版),并获全国高等学校医药优秀教材一等奖。2011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指导学生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等。发表SCI收录论文120余篇,被引用3000余次。从事人类重大心脏疾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Medicine》、《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circulation》等杂志。曾获200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8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等重大攻关课题16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