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新译本 本书特色
《红星照耀中国》是西方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部采访记录,也是新闻史和报告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书中不仅记载了大量有关中国红军和苏区,以及*等革命领导人的*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出了客观的评价。由于其对历史的权威记录,以及对历史趋势的准确预见,本书成为风靡全球的经典名著,被译成近二十种文字。2016年,本书入选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指定阅读书目。
红星照耀中国-新译本 内容简介
★斯诺基金会官方授权简体中文版
★斯诺基金会官方认证中文译本
应斯诺基金会要求,根据斯诺《红星照耀中国》修订版重新翻译。斯诺基金会指定译者王涛对《红星照耀中国》重新进行翻译。
★斯诺之女西安•斯诺倾情作序
《红星照耀中国》作者埃德加•斯诺之女西安•斯诺专门为本书的再版倾情作序。她认为本书是根据斯诺修订版翻译的优秀全译本。
★收录斯诺本人拍摄的珍贵历史照片
本书收录了斯诺本人拍摄的珍贵历史照片,包括*、周恩来等革命领导人的影像,以及反映红色中国政治、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图片。所有照片皆源自斯诺家人的珍藏,由斯诺基金会提供。
★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作序推荐
2016年,《红星照耀中国》入选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指定阅读书目。
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为该版本撰写开篇导读,帮助读者对《红星照耀中国》进行提纲挈领式的理解,减轻名著入门难的障碍。
他说:“《红星照耀中国》写的是重大的历史,是堪称民族脊梁的伟大人物,大气而有味,如同《史记》。”
红星照耀中国-新译本 目录
**篇 探寻红色中国
**节 一些未曾解答的问题
第二节 开往西安的慢车
第三节 大汉子孙
第四节 穿过红色的大门
第二篇 前往红都的路上
**节 遭白匪追逐
第二节 起义者
第三节 贺龙轶事
第四节 同行的红军战士
第三篇 在保安
**节 苏维埃“巨头”
第二节 共产党的基本政策
第三节 论抗日战争
第四节 悬赏两百万元的脑袋
第五节 红军剧社
第四篇 一位共产党员的来历
**节 童年时代
第二节 在长沙的岁月
第三节 革命的序幕
第四节 国民革命时期
第五节 苏维埃运动
第六节 红军的发展
第五篇 长征
**节 第五次“围剿”
第二节 举国迁移
第三节 大渡河英雄
第四节 过大草地
第六篇 西北的红星
**节 陕西苏维埃:开创时期
第二节 死亡与捐税
第三节 苏维埃社会
第四节 关于货币的剖析
第五节 五十始知天命!
第七篇 去前线的路上
**节 与红色农民的交谈
第二节 苏维埃工业
第三节 “他们唱得太多了”
第八篇 与红军在一起
**节 “真正的”红军
第二节 彭德怀印象
第三节 为什么当红军?
第四节 游击战争的战术
第五节 红军战士的生活
第六节 政治会议
第九篇 与红军在一起(续)
**节 “红色窑工”徐海东
第二节 中国的阶级斗争
第三节 西北四马
第四节 回民与马克思主义者
第十篇 战争与和平
**节 再谈西北四马
第二节 “红小鬼”
第三节 实践中的统一战线
第四节 关于朱德
第十一篇 回到保安
**节 途中见闻
第二节 保安的生活
第四节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与共产国际
第五节 那个外国智囊
第六节 告别红色中国
第十二篇 再回白色世界
**节 兵变序幕
第二节 蒋介石被扣留
第三节 蒋介石、张学良和共产党
第四节 “针锋相对”
第五节 友谊地久天长?
第六节 红色的地平线
后记(1944年)
红星照耀中国-新译本 相关资料
这是见证者对事件的叙述,也是他们在特定时间记录的传记故事。《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因此成为中国历史关键转折点的独特记录。
——西安•斯诺
《红星照耀中国》始终是许多国家的畅销书。直到作者去世以后,它仍然是国外研究中国问题的首要的通俗读物。它在全世界有亿万的读者,这是并不奇怪的。它是忠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本著作。
——胡愈之
《红星照耀中国》的非凡之处在于,它首次记录了*和其他共产党人的生平故事,以及这场鲜为人知的革命。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极具预见性的。斯诺的这本著作之所以成为一部经典,是因为它在两个方面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一是作为历史的真实记录,二是作为对历史趋势的预见。
——费正清
《红星照耀中国》现在收进了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通过阅读这本书,学生们可以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与胸襟气度,传承与弘扬革命传统,同时,他们也能锻炼眼力和提升表达能力,学会观察、思考和选择。
——温儒敏
红星照耀中国-新译本 作者简介
埃德加•斯诺(1905—1972),美国著名记者。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他只身前往陕北苏区,通过实地考察以及对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领导人的专访,首次向世界讲述了中国红军和苏区的真实情况,并由此创作了纪实文学经典《红星照耀中国》,成为世界报道红军的第一人。1949年后,斯诺曾三次来华访问,受到毛泽东的亲切接见。其著作《红星照耀中国》成为新闻史和报告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