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经典读本 教育部推荐中小学生新课标必读名著) 本书特色
★被俄国人誉为“一部点燃火种的书”
★一部深沉隽永的俄罗斯民间风情画卷
★俄国文学三巨头之一——屠格涅夫成名作
昆虫记(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经典读本 教育部推荐中小学生新课标必读名著) 内容简介
《猎人笔记》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一部记述19世纪中叶俄罗斯农村生活的随笔集,是他的成名作,主要表现农奴制下农民和地主的关系,被誉为俄国文学史上“一部点燃火种的书”。作者于1847—1852年陆续写成《猎人笔记》,通过二十多个故事刻画了地主、医生、贵族知识分子、农奴等众多人物形象,该作品真实地展现广大农奴惨遭欺凌的真相,揭露农奴主的残暴、伪善、冷酷,明显的反农奴制倾向触怒了政府当局,于是以他发表追悼果戈里文章违反审查条例为由,将他拘捕、放逐。屠格涅夫写随笔、写小说也如同在写诗,本书写得更是诗意盎然,语言简练优美,汇成一部色彩斑斓、动人心魄的交响诗。虽然书中充满了对农奴制的批判,对劳动人民的怜悯和歌颂,却丝毫没有说教或报告文学的笔触。屠格涅夫用他擅长的抒情笔调描绘了一幅幅奇特秀丽的俄罗斯大自然风光,语言生动凝练而富有音乐感,其中的艺术美感会给青少年写作更多启发。
昆虫记(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经典读本 教育部推荐中小学生新课标必读名著) 目录
霍尔和卡里内奇
叶尔莫莱和磨坊主妇
莓泉
县城的医生
我的乡邻拉季洛夫
独院地主奥夫谢尼科夫
里果夫村
别任草地
美丽的梅恰河畔的卡西扬
总管
办事处
孤狼
两地主
列别江市
塔吉雅娜·鲍里索芙娜和她的侄儿
死
歌手
彼得·彼得罗维奇·卡拉塔耶夫
幽会
希格雷县的哈姆莱特
契尔托普哈诺夫和聂道漂斯金
契尔托普哈诺夫的末路
活骷髅
大车来了
树林与草原
如何阅读《猎人笔记》
昆虫记(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经典读本 教育部推荐中小学生新课标必读名著) 节选
霍尔和卡里内奇
谁要是从波尔霍夫县来到日兹德拉县,大概会对奥廖尔省人和卡卢加省人的明显差别感到惊讶。奥廖尔省农人的个头儿不高,身子佝偻着,愁眉苦脸,无精打采,住的是很不像样的山杨木小屋,要服劳役,不做买卖,吃得很不好,穿的是树皮鞋;卡卢加省代役租农人住的是宽敞的松木房屋,身材高大,脸上又干净又白皙,流露着一副又大胆又快活的神气,常常做奶油和松焦油买卖,逢年过节还要穿起长筒靴。奥廖尔省的村庄(我们说的是奥廖尔省的东部)通常四周都是耕地,附近有冲沟,冲沟总是变为脏水塘。除了少许可怜巴巴的爆竹柳和两三棵细细的白桦树以外,周围一俄里之内看不到一棵树;房屋一座挨着一座,屋顶盖的是烂麦秸……卡卢加省的村庄就不一样,四周大都是树林;房屋排列不那么拥挤,也比较整齐,屋顶盖的是木板;大门关得紧紧的,后院的篱笆不散乱,也不东倒西歪,不欢迎任何过路的猪来访……对一个猎者来说,卡卢加省也要好些。在奥廖尔省,所剩无几的树林和丛莽再过五六年会全部消失,就连沼地也会绝迹;卡卢加省却不同,保护林绵延数百俄里,沼地往往一连几十俄里,珍贵的黑琴鸡还没有绝迹,还有温顺的沙锥鸟,有时忙忙碌碌的山鹑会噗啦一声飞起来,叫猎人和狗又高兴又吓一跳。有一次我到日兹德拉县去打猎,在野外遇到卡卢加省的一个小地主波鲁德金,就结识了这个酷爱打猎、因而也是极好的人。不错,他也有一些缺点,比如,他向省里所有的富家小姐求过婚,遭到拒绝而且吃了闭门羹之后,就带着悲伤的心情向朋友和熟人到处诉说自己的痛苦,一面照旧拿自己果园里的酸桃子和其他未成熟的果子作礼物送给姑娘的父母;他喜欢翻来覆去讲同一个笑话,尽管波鲁德金先生认为那笑话很有意思,却从来不曾使任何人笑过;他赞赏阿基姆·纳希莫夫的作品和小说《宾娜》阿基姆·纳希莫夫(1782—1814),俄国19世纪初诗人、寓言作家;《宾娜》是马尔科夫的作品,被别林斯基斥为“呓语”。;他口吃,管自己的一条狗叫“天文学家”;说话有时带点儿土腔;在家里推行法国膳食方式。据厨子理解,这种膳食的秘诀就在于完全改变每种食品的天然味道,肉经过他的高手会有鱼的味道,鱼会有蘑菇味道,通心粉会有火药味道。可是胡萝卜不切成菱形或者梯形,决不放进汤里去。然而,除了这少数无关紧要的缺点,如上所说,波鲁德金先生是个极好的人。我和他相识的**天,他就邀我到他家去过夜。“到我家有五六俄里,”他说,“步行去不算近;咱们还是先上霍尔家去吧。”(读者谅必允许我不描述他的口吃)“霍尔是什么人?”“是我的佃户……他家离这儿很近。”我们便朝霍尔家走去。在树林中间,收拾得干干净净、平平整整的林中空地上,是霍尔家的独家宅院。宅院里有好几座松木房屋,彼此之间有栅栏相连;主房前面有一座长长的、用细细的木桩撑起的敞篷。我们走了进去。迎接我们的是一个年轻小伙子,二十来岁,高高的个头儿,长相很漂亮。“噢,菲佳!霍尔在家吗?”波鲁德金先生向他问道。“不在家,霍尔进城去了,”小伙子回答,微笑着,露出一排雪白的牙齿,“您要车吗?”“是的,伙计,要一辆车。还要给我们弄点儿克瓦斯来。”我们走进屋子。洁净的松木墙上,连一张常见的版画都没有贴;在屋角里,在装了银质衣饰的沉重的圣像前面,点着一盏神灯;一张椴木桌子,不久前才擦洗得干干净净;松木缝里和窗框上没有机灵的普鲁士甲虫在奔跑,也没有隐藏着沉着老练的蟑螂。那年轻小伙子很快就来了,用老大的白杯子端着上好的克瓦斯,还用小木盆端来一大块白面包和十来条腌黄瓜。他把这些吃食儿放到桌子上,就靠在门上,微微笑着,打量起我们。我们还没有吃完这顿小点,就有一辆大车轧轧地来到台阶前。我们走出门来,一个头发鬈曲、面色红润的十四五岁男孩子坐在赶车的位子上,正在吃力地勒着一匹肥壮的花斑马。大车周围,站着五六个大个头男孩子,彼此十分相像,也很像菲佳。“都是霍尔的孩子!”波鲁德金说。“都是小霍尔。”已经跟着我们来到台阶上的菲佳接话说,“还没有到齐呢,波塔普在林子里,西多尔跟老霍尔上城里去了……小心点儿,瓦夏,”他转身对赶车的孩子说,“赶快点儿,把老爷送回去。不过,到坑坑洼洼的地方,要小心,慢点儿,不然,会把车子颠坏,老爷肚子也受不住!”其余的小霍尔们听到菲佳的俏皮话,都嘿地笑了。波鲁德金先生庄重地喊了一声:“把‘天文学家’放上车!”菲佳高高兴兴地举起不自然地笑着的狗,放进大车里。瓦夏放开马缰,我们的车子朝前驰去。波鲁德金先生忽然指着一座矮矮的小房子,对我说:“那是我的办事房。想去看看吗?”“好吧。”他一面从车上往下爬,一面说:“这会儿已经不在这儿办事了,不过还是值得看看。”这办事房共有两间空屋子。看守房子的独眼老头儿从后院跑了来。“你好,米尼奇,”波鲁德金先生说,“弄点儿水来!”独眼老头儿转身走进去,一会儿带着一瓶水和两个杯子走了回来。“请尝尝吧,”波鲁德金对我说,“这是我这儿的好水,是泉水。”我们每人喝了一杯,这时候老头儿向我们深深地鞠着躬。“好,现在咱们可以走啦。”我的新朋友说。“在这儿,我卖了四俄亩树林给商人阿里鲁耶夫,卖的好价钱。”我们上了马车,半个钟头之后,就进了主人家的院子。“请问,”在吃晚饭的时候,我向波鲁德金问道,“为什么您那个霍尔单独居住,不跟其他一些佃农在一块儿?”“那是因为他是个精明的庄稼汉。大约在二十五年前,他的房子叫火烧了;他就跑来找我的先父,说‘尼古拉·库兹米奇,请允许我搬到您家林子里沼地上去吧。我交租钱,很高的租钱。’‘可你为什么要搬到沼地上去?’‘我要这样;不过,尼古拉·库兹米奇老爷,什么活儿也别派给我,您就酌情规定租金吧。’‘一年交五十卢布吧!’‘好的。’‘你要当心,我可是不准拖欠!’‘知道,不拖欠……’这么着,他就在沼地上住了下来。打那时起,人家就叫他霍尔霍尔是音译,本意是“黄鼠狼”。了。”“怎么样,他发财了吗?”我问。“发财了。现在他给我交一百卢布的租金,也许我还要加租。我已经不止一次对他说过:‘你赎身吧,霍尔,嗯,赎身吧!’可是他这个滑头却总是说不行,说是没有钱……哼,才不是这么回事儿呢!……”第二天,我们喝过茶以后,马上又出发去打猎。从村子里经过的时候,波鲁德金先生吩咐赶车的在一座矮小的房子前面停了车,大声呼唤道:“卡里内奇!”院子里有人答应:“来啦,老爷,来啦,我系好鞋子就来。”我们的车子慢慢前进,来到村外,一个四十来岁的人赶上了我们。这人高高的个头儿,瘦痩的,小小的脑袋瓜朝后仰着。这就是卡里内奇。我一看到他那张黑黑的、有些碎麻子的和善的脸,就很喜欢。卡里内奇(正如我后来听说的)每天都跟着东家外出打猎,给东家背猎袋,有时还背猎枪,侦察哪儿有野物,取水,采草莓,搭帐篷,找车子。没有他,波鲁德金先生寸步难行。卡里内奇是个性情顶愉快、顶温和的人,常常不住声地小声唱歌儿,无忧无虑地四处张望,说话带点儿鼻音,微笑时眯起他的淡蓝色眼睛,还不住地用手捋他那稀稀拉拉的尖下巴胡。他走路不快,但是步子跨得很大,轻轻地拄着一根又长又细的棍子。这一天他不止一次同我搭话,伺候我时毫无卑躬屈膝之态,但是照料东家却像照料小孩子一样。当中午的酷暑迫使我们找地方躲避的时候,他把我们领进了树林深处,来到他的养蜂场上。卡里内奇给我们打开一间小屋,里面挂满一束束清香四溢的干草,他让我们躺在新鲜干草上,自己却把一样带网眼的袋状东西套到头上,拿了刀子、罐子和一块烧过的木头,到养蜂场去给我们割蜜。我们喝过和了泉水的温乎乎的、透明的蜂蜜,就在蜜蜂单调的嗡嗡声和树叶簌簌的絮语声中睡着了……一阵轻风把我吹醒……我睁开眼睛,看见卡里内奇坐在半开着门的门槛上,正在用小刀挖木勺。他的脸色柔和而又开朗,就像傍晚的天空,我对着他的脸欣赏了老半天。波鲁德金先生也醒了,我们没有马上起身。跑了很多路,又酣睡过一阵子之后,一动不动地在干草上躺一躺,是很惬意的。这时候浑身松松的,懒懒的,热气轻轻拂面,一种甜美的倦意叫人睁不开眼睛。终于我们起了身,又去转悠,直到太阳落山。吃晚饭的时候,我谈起霍尔,又谈起卡里内奇。“卡里内奇是个善良的庄稼人,”波鲁德金先生对我说,“是个又勤奋又热心的人;干活儿稳稳当当,可是却干不成活儿,因为我老是拖着他。天天都陪我打猎……还干什么活儿呀,您说说看。”我说,是的;我们就躺下睡了。次日,波鲁德金因为和邻居比丘科夫打官司,上城里去了。邻居比丘科夫耕了他的地,而且在耕地上打了他的一名农妇。我便一个人出去打猎,快到黄昏时候,我顺路来到霍尔家。我在房门口遇到一个老头儿,秃头顶,小个头儿,宽肩膀,结实健壮,这就是霍尔了。我带着好奇心把这个霍尔打量了一下。他的脸型很像苏格拉底:额头也是高高的,疙疙瘩瘩的,眼睛也是小小的,鼻子也是翘翘的。我们一同走进房里。还是那个菲佳给我端来牛奶和黑面包。霍尔坐在长凳上,泰然自若地捋着他那卷卷的下巴胡,跟我聊起来。他大概觉得自己是有分量的,说话和动作都是慢腾腾的,有时那长长的上嘴胡底下还露出微笑。我和他谈种地,谈收成,谈农家生活……不论我说什么,他似乎都赞成;只是到后来我才感到不好意思起来,我觉得我说的不对头……这情形颇有点儿奇怪。霍尔说话有时令人费解,大概是因为谨慎……下面是我们谈话的一例:“我问你,霍尔,”我对他说,“你为什么不向你的东家赎身呀?”“我为什么要赎身?眼下我跟东家处得很好,我也交得起租……我的东家是个好东家。”“不过,有了自由,总归好一些,”我说。霍尔斜看我一眼。“那当然。”他说。“那么,你究竟为什么不赎身?”霍尔摇了摇头。“老爷,你叫我拿什么来赎身呀?”“哼,算啦,你这老头儿……”“霍尔要是成了自由人,”他好像自言自语似的小声说,“凡是不留胡子的人指各级官吏。尼古拉一世时代,严禁官吏蓄须。,都要来管霍尔了。”“那你也把胡子刮掉嘛。”“胡子算什么?胡子是草,要割就割。”“那你怎么不割呢?”“噢,也许,霍尔要成商人呢;商人日子过得好,商人也留胡子嘛。”“怎么,你不是也在做生意吗?”我问他道。“做点儿小买卖,贩卖一点儿奶油和焦油……怎么样,老爷,要套车吗?”我在心里说:“你说话好谨慎,你这人真机灵。”但我说出声的话是:“不用,我不要车;我明天要在你家周围转一转,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在你家干草棚里过夜。”“我欢迎。不过,你在干草棚里舒服吗?我叫娘儿们给你铺上褥单,放好枕头。喂,娘儿们!”他站起身来,喊道,“娘儿们,到这儿来!……菲佳,你带老爷去吧。娘儿们都是些蠢东西。”过了一刻钟,菲佳提着灯把我领到干草棚里。我扑倒在芳香的干草上,狗蜷卧在我的脚下;菲佳向我道过晚安,门吱扭响了一声,就关上了。我很久不能入睡。一头母牛走到门口,哼哧哼哧地呼了几口气,狗神气十足地朝母牛吠叫起来;一头猪从门外走过,若有所思地哼哼着;附近什么地方有一匹马嚼起干草,还不住地打响鼻……到后来,我终于睡着了。黎明时候,菲佳叫醒了我。我很喜欢这个愉快、活泼的小伙子。而且我也多少有些看出来,老霍尔也特别喜欢这个儿子。这爷儿俩常常很亲热地彼此开点儿玩笑。老头儿出来迎住我。不知是因为我在他家里歇了一夜,还是别的什么缘故,霍尔今天对待我比昨天亲热多了。“茶已经烧好了,”他微笑着对我说,“咱们去喝茶吧。”我们在桌旁坐了下来。一个健壮的娘儿们,是他的一个儿媳妇,端来一钵子牛奶。他所有的儿子一个个走进屋里来。“你家儿子一个个都这样高大!”我对老头子说。“是啊,”他一面咬着小小的糖块,一面说,“对我和我的老婆子,似乎他们没什么可抱怨的。”“他们都跟你一起住吗?”“都在一起。都愿意在一起,那就在一起吧。”“都娶亲了吗?”“就这个滑头鬼还没有娶亲,”他指着依然靠在门上的菲佳,回答说。“再就是瓦夏,他还小,还可以等几年。”“我干吗要娶亲?”菲佳反驳说,“我就这样才好。要老婆干什么?要老婆吵架解闷儿,还是怎的?”“哼,你呀……我才知道你的心思哩!你是风流哥儿……只想天天跟丫头们鬼混……‘不要脸的,讨厌!’”老头子模仿丫头们的口气说。“我才知道你的心思哩,你这个图自在的鬼东西!”“讨老婆有什么用处?”“老婆是个好长工,”霍尔很严肃地说,“老婆是伺候男人的。”“我要长工干什么?”“这不是,就图自个儿快活自在。我就知道你这鬼东西的心思。”“好,要是这样,你就给我娶亲吧。嗯?怎么啦!你怎么不说话呀?”“哼,算啦,算啦,你这调皮鬼。瞧,咱们也不怕吵得老爷心烦。我会给你娶亲的,放心吧……噢,老爷,别见怪,孩子还小,不懂事。”菲佳摇了摇头……“霍尔在家吗?”门外传来熟悉的声音,卡里内奇走进房来,手里拿着一束草莓,这是他采来送给他的好友霍尔的。老头子亲亲热热地把他迎住。我惊讶地看了卡里内奇一眼:说实话,我没想到一个庄稼人会有这种“温情”。
……
昆虫记(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经典读本 教育部推荐中小学生新课标必读名著) 作者简介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年—1883年),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俄国文学三巨头”之一。屠格涅夫是一位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家,他既擅长细腻的心理描写,又长于抒情,旖旎的大自然描写也充满诗情画意,被列宁誉为“俄国的语言大师”。
力冈(1926年-1997年),俄苏文学翻译家,本名王桂荣,山东广饶人,1953年毕业于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俄语专业,后来在安徽师范大学任教。力冈翻译了《静静的顿河》《安娜?卡列尼娜》《风雨人生》等近七百万字的俄苏文学作品,影响了几代人,是一位不该被忘却的翻译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