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华走出的科学家 节选
hellip;言
一个个史学家在历史风云中的起落与沉浮:
一个个科学家在追求真理中的执着与奋争:
一个个文学家在艺术探求中的选择与爱恨:
一个个教育家在理想抱负中的迷茫与清醒。
当一种文明以高贵的姿态来表达;当一种财富以精神为
载体来呈现,我们对此除了怀着一种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
外,还有一种对那些精神和文明创造者的崇高敬仰。正是从
这样的基本动机出发,在秉承学术成就和道德垂范的双重标
准下,我们精心选取了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走出的科学、
教育、文化、历史四大领域里做出杰出贡献的“名家”。他们多
为学校的资深教授和中国院士,小心翼翼地将这些“大家,,的
传奇人生予以浓缩,并在介绍他们的学术贡献及成长过程的
同时,还着力铺叙他们所亲历的时代风云,以期借助他们的
慧眼看历史之风云,观科技之发展,览艺术之璀璨.感教育之
影响。将他们的风采整理成束予以集体亮相.无疑成全了广
大读者对于精神巡游的期待。回望那些民族大义与人生命运
的相互关联,启示着人应该怎样活着才具有真正的意义.
在接下来的细心整理中,一个人文的脉络日渐清晰.我
们发现,不同领域的“名家”却那么惊人地相似:外表朴素而
内心高贵;胸怀天下而波澜不惊,。他们那么朴素真实地生活
在芸芸大众之中,却关注着全民族的命运:他们的研究似乎
离生活很远,却引领着全民族、全人类的进步。长期以来的研
究与探索.早已让他们习惯了从容和淡定的生活。然而,在自
我领域纵横驰骋的卓越成就。早已不顾他们个人的低调,将其
彻底暴露。作为文明的标杆。他们让文化和精神近乎立体化,
那么生动.那么具象——有着时代烙印的理想抱负,有着一脉
相承的中国传统文人的书卷气.当然还有西方文明强烈冲击
中国后留给中国读书人的“格物致知”的理念。望其项背。可以
真切的感受到:站起来的不仅是身体,还有永远屹立的精神。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本“名家视界书库丛书”不仅是讲
述“名家”人生经历.展示精神风范的窗口,以反省个人与时
代、科学与人文为重大主题,诠释人生的真谛,掘取文明的碎
金.更成为广大读者精神食粮的仓储!不仅如此,穿插其间的
大量历史资料和鲜为人知的故事.更是将这些“名家”们所处
的那个真实的时代背景予以复原。展现出了他们独特的生命
历程与探索精神。
蜀地的盘山路九曲十折,就像历尽艰难的人文事业一样;
而物质的丰裕、生活的安稳一定程度上消磨着一些年轻人探
询的热情。对于记忆或许我们本不该太过苛求,但对于这些文
化的“名家”.或许我们需要重提那句俗语:遗忘是可耻的!面
对他们。面对历史,或许有责任做这样的自我叩问:时代给予
如此多元的选择.生活赋予了我们以富足,我们给予了社会怎
样的回馈.我们对于自我人生的价值又做了怎样的发挥?过去
的已经过去.将来还不确定,就让我们手不释卷走进北大清
华。走近那些文化名家,让我们在一种需仰视才见的高度中拓
展视野.在一种愉快的阅读中阐发经典的魅力。追随北大清华
“名家”的光辉足迹.在人生的自我观照与顿悟中扶正自我、鞭
策自我、超越自我。
易 磊
戴芳澜
戴芳澜,号观亭,著名真茵学家、植物病理学家。是中国真茼学
的创始人,也是植物病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戴芳澜,1893年5月4日生于湖j匕江陵。祖父曾在浙江省做过
方官。父亲戴经,做公务员工作。戴芳澜幼年丧母,少年曾在武昌文
化书院读小学。由于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由他伯父资助,同兄一起到
上海震旦学校读书。学生时代,他生活非常艰苦,伯父资助的钱只够
吃饭,有时困难到连买书的钱都没有,只有和哥哥同看一-本书。每逢
考试来临,戴芳澜只好等哥哥复习完功课之后,他后半夜起来看书。
每年学校放假,同学们兴致勃勃回家与亲人团聚。戴芳澜没有回家
的路费,只好留在学校。艰苦的环境磨炼了他倔强的性格。无论严冬
酷暑,他都勤奋刻苦地学习。
1910年,他在上海震旦高中毕业后,正逢北京留美学务处招生。
参加考试被录为备取生,进清华学堂学习。1913年从清华学校毕业。
1914年赴美.入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农学院。
威斯康辛大学是一所省立大学,以农科、经济科*强,尤其是农科
为美国三名校之一。学校周围风景优美,这里无纽约、芝加哥之喧闹沸
腾,却有乡村之幽雅,是专心读书的极好地方。戴芳澜虽然身居国外,
但他时刻惦念着祖国。回忆起少年时的坎坷经历,他思绪万千,旧中
国,由于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几千年文化的古国,四万万人民不能丰衣
足食,而终日处在饥寒交迫之中。“民以食为天”。戴芳澜立志学农.强
烈的爱国心和社会责任感,驱使他在学习上发奋攻读。
1916年,戴芳澜转人康乃尔大学,在该校专攻植物病理学。同年9
月曾发表文章——《说蝗》,向中国人介绍有关防止蝗虫和消灭蝗虫的
科学知识。1918年6月,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农学士。继人研究院深
造。戴芳澜渴望学到更多的知识,以图报效祖国,效力社会,增光母校。
但在1919年因父亲失业,家庭生活无法维持,他父亲催他回国,无奈只
好中途辍学。回国后,戴芳澜曾先后在江苏省立**农业学校、天津一
家私人农场、广东省农业专门学校、东南大学及金陵大学任教或工作。
1933年,教育部令清华大学筹办农学院,当时的清华大学校长梅
贻琦不愿草率从事,他认为在我国农村衰落、农民饥困之日。应先对农
业亟宜改良之各项问题详加研究。所以决定先办农事试验场.聘请专家
研究关于农科各项重要问题,研究结果,设法推行,使农民得以利用。否 .
则农科人才虽已养成,不能深入乡间,致于衰落农村毫无裨益。 :
1934年7月,清华大学成立农事研究会,梅贻琦任主席。研究会
的研究人员有生物系李继侗、化学系张子高,并聘请戴芳澜、刘崇乐从
事研究。戴芳澜在应聘之前,已在中华文化基金会请准助学金,去美国
纽约植物园进修。8月到清华大学报到后携夫人赴美。后转到康乃尔
大学植物病理系工作。他在那里认真查阅了真菌标本和国外期刊上发
表有关中国真菌的资料。
1934年秋天,清华大学正式成立农业研究所。其目的是以研究所
得,为农村实用,以改良农业。研究所地址设在生物馆内,下设病害、虫
害两个组,聘请戴芳澜主持植物病理学的研究(戴出国期间,由周家炽
主持),刘崇乐主持昆虫学的研究。
1935年戴芳澜回国,病理组在戴芳澜的主持下,以严谨的科学态
度,深入实际,积极开展工作。研究人员主要由周家炽、王清和、石磊等
组成。当时的国内形势,外患紧迫,东北地图已变了颜色,日寇侵略,日
甚一日,华北危急,清华大学校址所在北平几成前线地带,师生时常感
觉到工作、学习有停顿的危险。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病理组全部研究
人员深入北平郊区、河北的中部和东部地区开展对农作物、蔬菜、果树
等病害调查。对小麦锈病、线虫病、粟白发病、玉米黑粉病、高粱黑头病、
白梨黑星病、杏叶枯病等18种病害作了重点调查。后来,调查范围扩大
到河北全省,以及河南、山西、山东、陕西、内蒙等地。他们克服了重重困
难,跋山涉水,田间地头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洒下了辛勤的汗水。功夫不
负有心人,他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重点调查病害53种,采集制作标本
2000余号。例如对粟白发病的研究,进行了白发病抗病选种试验,测定
粟的品种对白发病的抗性,白发病接种方法试验,病菌孢子生活力试
验,播种期与白发病关系的试验,白发病生理分化试验等。通过多种方
法,对白发病的发病规律及其防治方法进行了很有价值的研究。
同时,病理组对调查研究结果写成论文。戴芳澜教授写出《中国真
菌志六·白粉病菌》、《中国真菌名录一·藻状菌》,周家炽写出《河北栽
培植物病害志略》,均在有关杂志上发表。《清华农业研究所病、虫害组
工作报告》(1935-1936)汇集了这一时期的论文报告。
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随即沦陷。学校奉命与北大、南开于湖
南长沙组成临时大学。临时大学暂借圣经书院为校舍。长沙虽离前线
尚远,但时常遭到空袭。1938年,学校又奉命迁往昆明。师生转徙三千
五百里,其间颠沛流离,困苦难状。到昆明后,清华、北大、南开组成国
立西南联合大学。清华除参加联大以外,尚有5个特种研究所。这5个
研究所中,农业、航空、无线电3所在抗战前已成立。国情普查、金属学
二所是来昆明后成立的,这5项研究事业均系针对国家迫切需要而
设。农业研究所设在昆明西郊的大普吉村。
农业研究所,又增设了植物生理组,主任汤佩松;植物病理组,主
任戴芳澜;昆虫学研究组,主任刘崇乐。
植物病理组在迁校过程中,在北平所做的试验结果、采集的标本
均已散失。原先在华北地区采集标本4000余号,迁校时未来得及带
出,已为日本人掠走。因此,到昆明后,一切工作都得从头开始,一切设
备均得重新购置。由于人地两生,为了便于调查研究,便和校医全绍志
大夫商议,建立诊所,为农民治病,取得群众信任,便于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