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思想的表情:旧闻依然鲜活

  2020-05-01 00:00:00  

内容简介

本书卖点

1.   版,

本书是《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特稿”栏目精品文章的结集。

2 动,

本书关注更多的是普通人物平凡真实的生存现状,在拆迁中拼命维护权益的“钉子户”,在“癌症村”艰难求生的那一张张面孔……都真实再现了我们周边人的生存状况,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更引发我们进一步的思考。

3.  华,

朴实无华的笔墨中叙述真实的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感受着那份感动与真诚。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最有分量的“特稿”之精选结集。

“特稿”切入时代,直击现场,描摹“底层表情”,看似朴实无华,却以深度著称,以反映社会现实、关注底层民生见长。因为契进我们的生命,故虽为“旧闻”,却依然如此鲜活。所配记者手记,让我们感受新闻魅力的同时,感悟新闻背后的思想、责任与良心。


编者简介

杜涌涛  中国青年报社编委、冰点周刊主编。

目录

序言

一、 直击现场

镜头追踪黑社会

记者与记者的对话:亲历式的警匪大战

火车惊魂记

记者手记:做一部“新闻大片”

的士总动员

记者手记:下次见着这一天繁星会是什么时候?

万家灯火为谁熄灭

二、特别关注

33块纪念石

记者与记者的对话:摆放第33块石头的人

星条旗旁的红色干部

让总统们头疼的女人

三、拼接历史的碎片

大栅栏:由生活变成回忆?

记者与记者的对话:眼睁睁见证大栅栏的消失

博友玩出的历史拼图

回家吧,那些被遗忘的老兵

四、时代的典型样本

千万别跟我提房子

记者与记者的对话:在新闻中本色演出

拆迁时代的典型样本

记者手记:考察一个拆迁样本

就这么失败了吗?

记者手记:典型的尴尬处境

五、有一种利润威胁生命

一户人家的村庄

记者手记:心灵的寂寞是相通的

有一种利润威胁生命

记者手记:“癌症村”调查记

一个拒绝道路的村庄

记者手记:玉狮场还能挺多久? 

六、底层表情

那些变成石头的肺

记者手记:他们的生命为何一路“枯萎”?

底层表情

记者手记:捕捉“底层表情”

无声的世界杯

记者手记:不一样的世界杯

  编辑推荐

全书承载着编者深厚的现实焦虑和现实关怀,不失为一部是脉络清晰,充满张力的探讨平凡人生的佳作。

读者定位

喜爱《冰点周刊·特稿》的读者、新闻从业者、对市井人情感兴趣的一般读者。

相关图书
杜涌涛主编:传奇未完:教科书外的民间记忆

杜涌涛主编:民国旧士:过去的那些人 

序 |新闻只有一天的生命?

有关新闻,不同教科书上有不同的诠释,其中之一认为,新闻只有一天的生命。这种观点,到了网络年代,似乎更加大行其道。事实也是,越来越多的新闻正变得越来越快,如昙花一现,稍纵即逝,当然,越来越多的新闻也因此变得越来越轻,浮皮潦草,如过眼烟云。

新闻有没有更长久一点的意义?意义何在?不同的认识会导致新闻从业者以不同的姿态和方法制作新闻。相对于网络年代日益“工业化”和“流水线”式的新闻制作,《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愈来愈像一个置身于喧嚣浮躁之外的新闻手工作坊,独特与精致是这家作坊从未停止过的追求。

《冰点周刊》并不认为,新闻只有一天的生命。它孜孜以求的是,即使新闻已经变成旧闻,但其认识价值和文本价值历久依旧弥新。

《冰点周刊》强调新闻的思想性,但这种思想性是理性的、温和的、建设性的。相对于许多媒体而言,《冰点周刊》更加看重新闻的表现性和可读性。它不喜欢干巴巴的思想,而是钟情于那种“有表情的思想”。

《冰点周刊》一直在苦苦寻找一个时代的经典意象。换句话说,它一直在张大眼睛注视着这个时代的“那一滴水”。它摒弃宏大叙事,喜欢在细枝末节的表现中,让读者看到这个时代模糊的背影。它的编辑的口头禅是:故事、故事、故事,细节、细节、细节。

《冰点周刊》并不冰。它只是不那么热衷热点和热闹罢了。冷眼热肠是它的记者进入新闻现场时的状态。在它看来,记者可以被感动得泪流满面,但记者的笔不能泪流满面。一颗悲悯的心,须有一支冷静的笔伴随始终。

《冰点周刊》排斥哗众取宠、耸人听闻的新闻风格。它提倡的风格是平实的、朴素的、含蓄的、隽永的。不猎奇,不靠制作刺激的新闻标题吸引读者的眼球。

《冰点周刊》一以贯之坚持制作严肃新闻,但严肃不等于僵化、呆板,更不画地为牢。严肃仅与态度有关。严肃无须板着面孔,恰恰相反,愈是严肃,愈须有趣,好读。

《冰点周刊》十分看重“稀缺”。物质资源因稀缺而愈加贵重,精神资源因稀缺而尤显珍贵。它的报道,很费力地挖掘着我们民族丢失的某些传统,也很用心地传递着我们国家一向缺失的某些价值。

《冰点周刊》不是专业报刊,也不是专给某一部分小众阅读的读物。这里既没有专家,更没有“权威”。它只是根据普通人的常识来判断新闻。在它看来,好的报道直指人心:要么触动心灵,要么震撼头脑。

《冰点周刊》并不偏重厚爱某一阶层或某一群体。它只是根据新闻的本分做事:坚守中立立场,维护客观原则。如果一定要提升其某种价值取向,那就是:它希望自己的报道能在一定程度上,使有力者汇聚起向善的力量,让无力者获得向上的支撑。

一直以来,便有一些铁杆读者,一期不落地收藏《冰点周刊》,而更多的信息反馈是,几乎每天都有读者打来电话,询问《冰点周刊》的报道何时结集出版。恰好福建教育出版社乐意成全读者的这一愿望。

一份已经翻过的报纸早已变成旧闻,但在相当一部分读者心目中,这些旧闻依然活着。今天,它将以另一种形式,进入人们的书架和记忆,进入历史。这让我们这些办报纸的人,今后更加诚惶诚恐,不敢对新闻这份职业产生半点倦意,失去半点敬意。

 

杜涌涛

中国青年报社编委、《冰点周刊》主编 

节 |大栅栏:由生活变成回忆?

   今生前世大栅栏

    2006314日,张金利站在大栅栏煤市街117号金利饭馆门前,看着推土机一点点将自家的房子推倒。规划中的新煤市街,把挡在它面前的最后一间小屋夷为平地。

他没有痛哭流涕,也没有阻拦那些拆迁工人。冰箱和一些家具还没来得及搬出便被压倒在废墟里。48年前,他母亲在大栅栏一间普通的民居里生下了他。用这样一种方式离开,当然并非他的本意。一些朋友用DV记录了最后的时刻,张金利忽然觉得自己“变得很庄严”。

张家的饭馆1984年出现在煤市街,是这条老街的第二家个体户。等他当上煤市街个体户组长,这里沿街的房屋已经全部变成了干果铺、饭馆、理发店、杂货铺……南北走向的煤市街,把大栅栏分隔成两个部分:东边的大栅栏步行街集中了同仁堂、步瀛斋、大观楼、内联升、瑞蚨祥等响当当的老字号,来的多是外地游客和老外;西边的大栅栏步行街则遍布各种小商铺和廉价旅馆,更适合那些生活在这个街区的原住民和外来务工者消费。

张金利背负着一个家庭的重任:他的前妻患有精神疾病,至今一切生活费用由他负担,家里还有正在读中学的女儿和八十多岁的老父亲。全家的收入原本都来自饭馆。眼下,失去了经济来源的张金利,只好搬到远在南三环之外的亲戚家。未来会怎么样,他不敢想象,也不愿想象。

对于他,大栅栏有他的家,他的生活,他的全部过去和寄托;而在某些学者眼里,大栅栏只不过是一处“典型的贫民窟”。2005年北京市社科院公布的《北京城区角落调查》,用冷冰冰的数据诠释了自己的结论:

 “大栅栏57551个常住居民中,60岁以上的达9914人,占17%,残疾963人,失业登记4427人,社会低保户929户。人群结构呈现社会困难人群的特征。”

“人口密度大,居民居住拥挤,某住户3口住房仅为4?8平方米……最窄的钱市胡同只有82厘米宽。”

“工商登记个体经营行业729家,90%为小餐馆、小旅馆、小杂货店、小发廊、小歌厅。小发廊为167家,有理发工具的仅为7家,大部分白天上锁,夜间营业。经营规模和业态呈衰败状况。”

“社会治安混乱,珠宝市、月亮湾地区的‘110’报警占全地区的70%以上。”

“大量居民日均生活费不足8元。”

……

大栅栏的确老了。大栅栏也的确破了。可今天谁能想象得出几百年前大栅栏那般绝代风华的模样?

据文史专家介绍,这里曾是北京最古老的城市肌理的文脉遗存。明代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后,因为人口稀少,商业萧条,决定在北京建廊房,招商经营,吸引外地移民居住,这才有了廊房一、二、三、四条胡同。

《北京历史纪年》记载,康熙九年(1670),为加强治安管理,谕示外城也要像内城一样,在胡同口修栅栏,昼启夜闭,实行“宵禁”。因廊房四条集中了许多大商家,栅栏修得比别处高大,故老百姓习惯称这条胡同为“大栅栏”,后被官方确认。

清政府明令禁止在内城设市场、开戏院。大栅栏及其周边地区虽在外城,但因其所处的地理位置靠近皇城衙署,便日渐成为京城最繁华的地段。

大栅栏有的是“老字号”。“头顶马聚源(帽店),脚踩内联升(鞋),身穿八大祥(绸缎店),腰缠四大恒(钱庄)”,是民间对这一地段的形象比喻。旧日的北京人用大栅栏的老字号往自己身上一裹,俨然一副上流显贵的气派。

大栅栏有的是“钱”。珠宝市曾集中了26家银炉,并经官方批准成立了“公议局”。它们承担着将各省上缴的税银熔铸为银锭交户部的任务,还定期公布银锭与碎银兑换的比价。大栅栏的银炉再加上87家钱庄、26家银号、40家金店,以及以正乙祠(银钱业集资所建)为代表的工商会馆的修建,培育了北京金融市场的萌芽。北京最早由中国人办的银行,如交通银行、盐业银行、金城银行就诞生在这里。1918年,中国人自己办的银行有11家,其中大栅栏就占6家。

大栅栏有的是“戏”。乾隆八十大寿(1790),三庆徽班晋京贺寿,演出后就留驻在煤市街惠济祠。著名的“同光伶十三绝”和“四大名旦”、“四大须生”等都曾住在大栅栏。京剧的“七大名班”、“三大科班”也都开办在大栅栏。过去北京有“七大戏楼”,除广和楼在大栅栏路东,其余6座都在大栅栏。

大栅栏有的是名人。纪晓岚、王士祯、李渔等名流的故居都在这里。这里有七十余处会馆,居住在这里的应试举子难以计数,编纂《四库全书》的学人和著名学者,有三百多人居住在这一带。

大栅栏有的是声色犬马。南边的“八大胡同”是旧日妓院、烟馆的集中地。老北京的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什样杂耍,都能在大栅栏找到。大栅栏,名不虚传,活脱脱一个老北京市井文化的博物馆。

虽然眼下的大栅栏,当年的绝代风华、流光溢彩不再,可遗址、余韵和市井风俗犹在。但2005年以来,大栅栏开始了百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拆迁改造:前门大街将改成步行街。为分流交通压力,大街两侧的部分胡同街巷将被拆除,新建马路。而张金利所住的煤市街的拆迁改造,将成为大栅栏这支曲调低徊、哀声不绝的文化挽歌的第一音符。

…… ……

其它信息

装 帧:简装

页 数:279

开 本:16

字 数:10万

思想的表情:旧闻依然鲜活

http://www.00-edu.com/tushu/sh1/202005/1990618.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