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ECFA视阈下的闽台产业合作研究

  2020-05-01 00:00:00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ECFA视阈下的闽台各种产业合作包括闽台农业合作、闽台金融业合作、闽台物流业合作、闽台旅游业合作、闽台高新技术产业合作、闽台文化产业合作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并对两地经济合作的未来进行科学的预测,提出有效的对策与建议,为加强闽台两地产业合作、加快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提供学术支撑。

  编者简介

  主编谢必震,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主任、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会长。主要从事中外关系史、闽台关系史的研究,已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编纂资料汇编2部(百余册),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主要著述有:《中国与琉球》《明清中琉航海贸易研究》《闽台海上交通研究》《福建对外文化交流史》《台湾历史与文化》《台湾文献汇刊》(主编之一)。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钓鱼岛问题与中日争端对策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主权归属史料编年”等20余项课题。

  主编吴巍巍,两岸协同创新中心、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闽台区域历史文化、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主要著作有:《西方传教士与晚清福建社会文化》《闽台基督宗教关系研究》等。

  作者杨强,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经济所所长、经济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闽台经贸关系、收入分配等。主持或参与省部级等各类科研课题10余项;独撰、主编或合作学术著作、教材5部,在各类报刊发表论文40余篇。

  王知桂,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副院长、教授,经济学博士,福建省教学名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区域经济、人力资源管理等。主持、参与省部级等各类科研课题10余项,独撰、主编或合作学术著作、教材6部,在各类报刊发表论文30余篇。

  编辑推荐

  国家社科基金委托项目“互动与创新:多维视野下的闽台文化研究”(项目编号:09@ZH015)

  1.为适应海峡两岸双向交流关系发展及变化的新形势,进一步推进闽台区域问题研究。

  2.通过这一批具有新资料、新角度、新方法的研究成果的面世,增进闽台两地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海峡两岸人民的文化认同和文化交流。

  3.针对闽台经济文化合作进行分析研究,并对两地产业合作未来的前瞻进行科学的预测,提出有效的对策与建议,为加快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提供学术支撑。

   读者定位

  闽台区域经济文化研究学者,涉台事务工作部门,政府经济文化政策制定者,高校闽台历史文化研究专业学生。

目录

新视野下的闽台关系研究丛书
ECFA视阈下的闽台产业合作研究
ECFA框架下海峡两岸经贸合作研究
闽台农业合作中的农地利用问题研究
台湾光复初期闽台关系研究(1945~1949)
宗教文化与闽台社会关系研究
闽台道教关系研究
闽台基督宗教关系研究
闽台教育关系研究
福建涉台文物研究
 
¯  目   录
第一章  ECFA:闽台经贸合作的新机遇
第一节  ECFA的由来
第二节  闽台经贸合作的历史回顾
第三节  台商在大陆投资的动向及其应对
第四节  台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大陆产业结构的影响
第二章  互利共赢:闽台产业合作的基础
第一节  区域专门化分工与区域产业合作
第二节  闽台产业合作概述
第三节  闽台产业合作对福建和台湾产业结构的影响
第四节  台商在闽投资的新动向
第三章  最具合作基础的产业对接:闽台农业合作
第一节  闽台农业合作的历史回顾及其新进展
第二节  闽台农业合作的新特点
第三节  闽台农业合作的制约因素
第四节  闽台农业合作的创新机制
第五节  闽台农业合作模式及其选择
第四章  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对接:闽台金融业合作
第一节  闽台金融合作现状概述
第二节  闽台金融合作的有利条件和主要制约因素
第三节  后ECFA时代闽台金融合作的新机遇与挑战
第四节  以厦门两岸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为重点,深化闽台金融合作
第五章  最具区位优势的产业对接:闽台物流业合作
第一节  闽台物流业合作概述
第二节  闽台物流业合作的优势与特征
第三节  闽台物流业合作的模式
第四节  闽台物流业合作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
第六章  最具低碳经济的产业对接:闽台旅游业合作
第一节  闽台旅游业合作概述
第二节  闽台旅游业的优势与特色
 
第三节  闽台旅游业合作的内容与模式
第四节  闽台旅游业合作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
第七章  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产业对接:闽台高新技术产业合作
第一节  闽台高新技术产业合作概述
第二节  闽台高新技术产业合作的可行性
第三节  闽台高新技术产业合作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闽台高新技术合作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
第八章  最具亲和力的产业对接:闽台文化产业合作
第一节  从“文化往来”到“文化产业链”的打造
第二节  闽台各具优势的文化产业
第三节  闽台文化产业合作的深化与创新
第九章  闽台产业合作中的政府职能转换与运作模式
第一节  闽台产业合作中的政府职能
第二节  闽台产业合作的运作模式
第三节  ECFA视阈下的闽台产业合作前景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精彩节选

总序|谢必震
 
长期以来,海峡两岸学界对两岸和平发展的研究一直保持着非常高的热度。两岸和平发展,关系到两岸同胞的福祉,关系到亚太格局的变化,是两岸人民共同关注的热点、焦点,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加强两岸交往的广度与深度,加强两岸关系的互动与创新,这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两岸的政治与经济交流要遵循这一规则,科技与文化的交流亦是如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两岸文化交流取得相当丰硕的成果,两岸民众的相互了解,正是从文化的交流开始,特别是大量学术论著的工作,把两岸文化交往研究推向了更加广阔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
在以往两岸文化研究中,更为注重历史事实的追述与挖掘,探究“台湾与大陆同根同源,两岸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法缘相循、商缘相连”等事实。这些成果为海峡两岸关系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扎实基础。筚路蓝缕,功不可没。目前两岸文化研究还有许多需要拓展的地方:比如如何处理好两岸文化关系的历史与当代的衔接关系等,特别是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与经济融合,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建立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合作中心,着力培育专、精、特、新文化企业,努力使海峡西岸经济区成为全国重要的文化产业基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以往的研究成果已经与此一新形势有所脱节。因此进一步探索两岸关系研究的新思路,拓展两岸关系研究的新领域,尤其是注重两岸经济与文化当下关系的探究,以及对“未来”愿景的规划与实现,显得十分必要。
在两岸深入、持续交往的同时,在政治经济领域、文化遗产保护、教育合作、族群文化关系等方面都出现了新的变化,这就需要我们注重对两岸深度交流的趋势加以研究。
 

 
当前两岸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和平、发展、合作已经成为两岸关系的主流趋势。在这种新形势、大背景下,如何转变传统思想观念,摈弃固有的思维模式,开创两岸关系研究的崭新局面,显得尤其迫切和重要。相对于以往两岸关系的研究而言,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继“往”开“来”、“学”以致“用”,即既注重“历史”事实的追述,更注重“当下”问题的探究和“未来”愿景的规划;既注重学术性,更注重应用性,力图直接服务海西建设,为两岸和平发展献策献力。
加强两岸深度的交流必须有新的研究理念。我们认为,加强两岸深度的交流必须做到多维视野下的“互动”与“创新”。“互动”即两岸科技、经济、文化的互动,“创新”即两岸关系互动机制的创新,以区别于以往两岸关系研究的思维模式,从而赋予其新的研究内涵。“多维视野”则指研究视野的多元性和多角度特质,同时也指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特征,如社会学、传播学、经济学、教育学、宗教学等研究学科的综合运用。
要加强两岸深度的交往,必须丰富两岸科技文化、社会经济研究的对象。以宏观构架为统摄,涵盖的研究对象更加广泛。
就福建而言,当前福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正全面加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我们要立足闽台关系研究,着眼海西建设大局,全面推动文化与经济融合,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建立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合作中心,着力培育专、精、特、新文化企业,努力使海峡西岸经济区成为全国重要的文化产业基地,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提供参考。
我们要致力于构建两岸命运共同体的精神文化纽带,以学术研究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在挖掘两岸关系发展资源的同时,努力把福建建设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和先行区,以期对促进两岸科学技术、文化旅游及经贸交流合作起到推动作用。
加强两岸深度交流,必须增进海峡两岸民众感情。文化是两岸民众心理认同最直接的表现,在今天,研究思维不能仅停留在过去的论述。要加强对新问题和新动向的探讨,以深化人们对两岸关系内涵的认识,进而加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进海峡两岸民众感情,消除彼此心理隔膜。
加强两岸深度交流,必须通过对台湾政治生态、族群结构与族群文化的解剖,分析“台独”的文化根源,在弘扬中华文化的前提下,以文化促进经济、政治的交流与合作,为破解两岸和平发展中的难题提供一个新的路径,一个新的视野和思路。
 

 
在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强巩固和深化两岸和平发展关系的方针指导下,注重从“互动”与“创新”的视角多元立体地研究两岸关系,基本的思路就是在认识两岸关系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对两岸交往在新形势下的互动关系与发展境遇进行科学研究,以期为当前两岸交往注入新的研究理念和模式,以创新精神进行两岸关系的研究。
我们应该尝试构建两岸关系研究的新框架,这一大框架试图在突破以往研究模式的基础上,多角度、全方面、深层次、跨学科地研究两岸关系,即用多维而非单一的视野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尤其是当前两岸关系呈现出的新问题和新趋势。循此思路,课题在研究对象方面不仅涵括以往研究的热门问题,特别是注重这些历史文化现象的当代发展动态和趋势,还包括最新出现的海峡两岸交往的问题,并着力对这些事象进行一种综合的研究。
众所周知,以往研究很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批驳“台独”势力割裂两岸历史文化关系、推行“文化台独”路线的劣行。如今,“台独”分子虽仍不时活跃,但从当前两岸关系大局来看,和平、发展、合作是主流趋势。这时候学术研究的目标就不能再停留于过去的模式和思维,而应以一种发展创新的理念来对两岸关系进行更加全面而深刻的研究,从而为今天海峡两岸人民更好地互动往来和良性交流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提出新的科学合理的建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文化认同、构建新的“海峡文化圈”的理念之下,建立论述框架,探讨两岸合作交流的新思维,开拓两岸交流与合作的新领域和新空间。
举例观之:我们可以中华文化为基础,科学分析台湾族群文化与台湾政治生态、政党政治的关系,以文化促进经济、政治的交流与合作,为破解两岸和平发展中的难题提供一个新的路径,为实现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提供一个新的视野和思路。海峡两岸教育具有深厚的亲缘关系,历史以来长期保持着良好的互动往来。当前,两岸教育联系呈双向交流态势,形式多样,范围广泛,互动频繁,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特征。新形势下,海峡两岸教育应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探索教育科学与发展问题,为两岸学校、教师和学生打造互动交流的平台,以增进两岸学界的理解和对话。台湾光复初期,大批的福建籍教师、行政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到台湾工作,对台湾光复初期的社会事业、经济建设的恢复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在当时社会文化重建过程中,这些闽籍的行政干部、教师、新闻工作者等,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从他们的身上,我们可以窥见当时台湾社会文化重建的全貌,以及福建人在台湾社会文化重建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由此可见,在今天海峡两岸科技与经济的交往中,福建应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应该起到的作用。
综上,我们应当进一步挖掘与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相关资源,为两岸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合作提供经验与启示;通过各种活动的深化研究,为两岸各种资源共享和经济品牌的开发探讨运作机制创造有利的条件。
 

 
加强两岸深度交流,必须具备研究理念和视野的创新。注重两岸关系的互动与发展创新内涵,注重新形势下两岸关系发展的新趋势,选取明确的主题,结合鲜活的案例,诸如重视两岸交流合作开展过程中的各项活动形式、特点与成效显著的经验,为两岸关系研究提供全新的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和对象的创新,不仅对一些老问题在当下出现的新趋势、新现象给予关注,还应从一种动态发展的格局对两岸关系的新事象进行新的诠释和分析。
例如,我们可从两岸共同保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来讨论两岸深度交流的问题。文化遗产保护和申报,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时代责任,由此呼吁两岸文化界携手合作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利用。又如,以往对海峡两岸教育研究只注重双方关系,我们认为,研究教育互动和发展,是两岸交往的关键环节,对于促进其他活动如两岸科技文化的交流等有着重要促进作用。再如,以往对两岸宗教研究偏重于两岸“神缘”关系探讨,我们认为,两岸宗教活动已经被赋予新的时代发展的内涵,我们必须把握新的趋势和新的现象,利用两岸宗教信仰频繁互动和兴盛发达做文章,为两岸政治合作、旅游资源开发及文学艺术交流提供经验与启示,等等。
加强两岸深度交往,必须做到两岸学者联手,多方合作,这将使两岸关系的研究更为全面。既可以收纳祖国大陆、台湾以及海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时各自研究侧重点的结合,使两岸关于科技与经济的交往,文化与教育的沟通的诸方面的研究更为全面、饱满,对于相关历史也更易达成共识。
概而言之,两岸关系的深度交流和动态发展,从注重互动与创新的视角考量,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正是从这一愿望出发,我们组织编写了“新视野下的闽台关系研究丛书,”在两岸经济、教育、族群、宗教与文化等诸方面作一些探讨,尤其在推动闽台文化交流方面,为加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文化基础略添一薪,以飨读者。
谢必震
2014年11月30日
 
文摘二
第一章  ECFA:闽台经贸合作的新机遇
第三节  台商在大陆投资的动向及其应对
 
据商务部台港澳司的统计数据,2011年大陆与台湾的贸易额为1600.3亿美元,同比上升10.1%。其中,大陆对台湾出口为351.1亿美元,同比上升18.3%;自台湾进口为1249.2亿美元,同比上升7.9%。从单月看,2011年12月,大陆与台湾贸易额为135亿美元,环比上升0.7%。其中,大陆对台湾出口27.6亿美元,环比下降3.8%;自台湾进口107.3亿美元,环比上升1.7%。在吸收台资方面,2011年1至12月,大陆共批准台商投资项目2639个,同比下降14.1%;实际使用台资金额21.8亿美元,同比下降11.81%。截至2011年12月底,大陆累计批准台资项目85 772个,实际利用台资542亿美元。按实际使用外资统计,台资在大陆累计吸收境外投资中占4.6%。(李寒芳:《2011年两岸贸易额突破1600亿美元》,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5-12/26/content_3971282.htm.)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福建一直是台商在大陆投资布局的重点地区,所吸纳台资一度占到大陆吸纳台资总额的30%以上。但随后福建在台商投资大陆热点地区中的排位不断下滑。2000年的统计数据表明,福建吸纳台资所占总体份额已从1991年的32%降至3.8%,10年下降了28个百分点。
尽管现阶段台商投资仍集中在东部沿海省市,但福建吸纳和利用台资的位次已只能跟随江苏、山东和浙江之后排在第四,并出现逐渐向内地转移的趋势。按实际使用台资统计,2003年东部沿海省市合计吸收台资29.3亿美元,占总额的比重为86.7%,主要分布在:江苏(9.97亿美元)、山东(4.79亿美元)、浙江(3.73亿美元)、福建(3.52亿美元)、广东(3?47亿美元)、上海(2.21亿美元)。中西部内陆省市合计吸收台资4.5亿美元,占总额的13.3%。(《2003年两岸经贸交流情况》,中国台湾网,http://www.chinataiwan.org/jm/jmsj/jmjl/200708/t20070803_438902.htm.)这表明,随着大陆区域经济发展,台商在大陆的投资区域也在发生变化,对珠三角特别是对长三角地区的投资出现大幅增长势头(同比增长44%)。
上述事实促使人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是:台商投资大陆出现了哪些新动向或新特点?长三角和珠三角何以吸引了台商更多的投资?作为具有独特“五缘”( 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法缘相循、商缘相连)优势的福建省在吸引台资方面何以风光不再?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福建如何才能吸引更多的台资?本文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一台资在大陆投资的动向
(一)从投资的空间区域看,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转移
台商对大陆的投资,早期皆以外销为主,因此投资地点皆以开放较早、交通便利的沿海地区,如福建和广东。随着大陆对外开放幅度与范围的不断扩大,经济发展重心逐渐北移,台商在大陆投资地域分布也逐渐扩散至华东及华中地区,尤其以江苏、浙江地区为主。据台湾“经济部”投资审议委员会的调查显示,自1991年至 2003年 8月,台商在江苏、广东、福建、浙江及河北等沿海地区合计投资金额占对大陆投资总额的91%。近年来受到大陆内需逐渐开放的影响,内陆的中西部地区由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拥有较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低廉的劳动力资源,其吸引力明显增强,台商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逐步增加,如2003年中西部内陆省市合计吸收台资4.5亿美元,占全国的13.3%。
(二)从投资的战略和时间跨度看,注重本地化战略且趋于长期化
随着新一轮产业外移热潮的发展,外移台湾企业越来越显现出其生产经营活动的当地化趋势。一是采购当地化。台商在大陆投资设厂后,越来越多地采取原料供应本地化的策略,以降低产品生产成本。二是资金筹集当地化。一方面是台商在当地子公司的获利再投资,台商扩大投资规模所需的资金越来越少地由岛内母公司提供;另一方面,台商在当地投资规模的扩大,也越来越多地通过当地金融机构融资,除了向银行贷款之外,台资企业已开始通过在当地股市挂牌上市进行资金的筹措。三是人才聘用当地化。台籍人员与当地同级雇员的各项福利待遇的差异正逐渐缩减,企业中高层领导中当地人的比例有明显上升趋势。四是市场当地化。随着企业经营向当地化趋势发展,台资企业对当地市场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
随着台资外移产业的本地化,其投资行为也逐渐长期化。早期台商赴中国大陆投资多属“打、带、跑”形态,投资期限较短,从资金投入到建成投产只需3—5个月。如今台商在中国大陆的投资已逐渐转向长期行为,合同期由过去的15—20年转变为20—30年,最长达70年。(《祖国大陆成为台湾的第一大出口市场》,新华网,http://www.china.com.cn/zhuanti2005/txt/2003-11/12/content_5440740.htm,2003年11月12日。)
(三)从投资的产业类型看,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移
在早期,台商赴大陆投资领域主要为制造业,其次是服务业,农业最少。投资项目多样化,制造业中主要包括电子电器业、金属制造业、化学品制造业、塑胶制品制造业及食品饮料制造业等,这些行业约占台商在大陆投资总额比重的 32%。中国加入WTO后,对服务、贸易与商业领域等逐次放宽或开放投资,台商在这些领域的投资金额呈现快速增长,且逐渐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业,传统制造业所占比重逐年下降,电子电器业的成长幅度惊人,其他行业投资金额所占比重都没超过10%。
(四)从企业的投资规模看,大企业纷纷挺进大陆
早期的台商投资大陆主要限于中小企业,规模有限,形态单一。近几年,台商投资的主导性角色正逐步让位于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为主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形成了大、中、小企业并重发展,投资主体由中小企业主导发展为由大企业主导的投资新格局。台商投资规模大型化的趋势愈加明显,岛内主要大企业几乎都已在大陆投资。据有关部门的统计,目前台湾“百大”企业和上市公司已有80多家在大陆兴办了160个投资项目,其中包括台塑、统一、震旦、正新、东帝士等著名大型企业集团。
(五)从投资地的选择取向看,逐步由重乡土情结向重地缘因素转变
在早期,台商对大陆的认同主要基于台商祖先源于大陆而引发的寻根情结。台湾同胞中80%祖籍在福建,其所信奉的“妈祖”海神的朝圣地也在福建,这是福建早期在吸引台资方面拔得头筹的主要原因。现阶段,随着国家和各地惠台政策的频频出台、台商与大陆融合程度的提升,台商开始建立起基于自身对祖国大陆的认同。加之资本自身的逐利性,台商投资特别是扩大投资部分逐步向地缘因素好的地区转移。这主要表现在:1.向港口靠拢,这是外销型产业决定投资地点的主要因素之一;2.根据需求市场的大小,这是内销型企业决定投资地点的主要考虑因素;3.由原材料导向,这也是决定投资地点的重要因素。
二福建省利用台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2006年,“海峡西岸”正式被写入国家“十一五”重点规划纲要,这为闽台之间进一步的经贸合作提供了巨大的政策支持。虽然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但2009年闽台经贸总值还是达到了69.9亿美元,相较全年两岸进出口贸易17.8%的降幅,闽台之间的降幅只有3.6%,其中福建对台出口逆势增长了16%。尽管福建在吸收台资总体上呈现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然而,不容忽视的是,近年来,在充分利用台资的问题上,福建还是面临着各种潜在威胁,福建经济发展水平也仍远低于台湾。随着闽台之间的经贸合作不断深入,两岸在经济合作的发展道路上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长三角和珠三角对福建吸引台资的竞争压力
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福建利用外资的优势在逐步减弱,这主要表现在对外资的吸引力和对腹地市场的竞争力上。“大京九”的开通,使华中腹地经济流向进一步向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集聚。从地理位置上看,长江三角洲发展腹地溯长江流域而上,横跨九省,经济基础良好,市场极为广阔。珠江三角洲紧临港澳,从珠江支流西江上溯云南、贵州、广西,内地腹地空间也甚为广阔,辅以香港、澳门的对外作用,也可与长三角齐头并进。而福建位于两大经济圈边缘地带,经济辐射空间狭小,急需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在吸收资源方面,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总量大,水平高,经济凝聚力和向外辐射力强,产业结构层次较高;而福建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经济向外辐射能力不强,在竞争中也容易处于弱势。
(二)福建基础设施的落后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总体上看,福建基础设施仍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电力不足、交通滞后的状况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在“十二五”规划蓝图中,福建省提出要构建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即涵盖港口群建设、综合交通体系建设、能源基地建设、防灾抗灾体系建设和整体的信息体系化建设。然而至今,福建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虽然有一定进步,但仍存在很大的问题。其中港口建设方面仍需要一个提升。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重要港湾的协调和整合,需要在大港口的统筹建设中进行,也必须依托在临港产业集聚和铁路与公路的配合下才能发挥效用,可是这些条件尚未完全成熟。等到这些建设竣工,已投入使用的上海洋山港早已称霸亚洲东海岸。港口建设﹑沿海大通道及西进出省通道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也跟不上开放的步伐,直接制约福建与周边省区的联系,并严重影响福建进一步吸引包括台商在内的投资商。
(三)福建偏小的城市(群)规模不足以支持产业集群的壮大和产业竞争力的提高
城市群由于人口集中与要素集聚能力强,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一体化、节约资源、扩大劳动就业、优化产业与城镇空间布局以及协调城乡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城市群作为人口和财富的集聚中心,不仅集中了大量的城镇人口和制造业、高技术产业与商贸业,而且是国际航运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现代服务业(金融、证券、物流、信息服务等)和跨国公司总部的集聚区,对所在国家和全球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组织、引导与中枢作用。然而,福建省只有两个城市人口在100万左右,其余城市人口都在20万到60万之间;城市和城市之间现有的交通道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员的流动和货物的运输。
(四)福建科技投入水平偏低,人才技术弱势明显
首先,教育和科研经费的投入不够。据有关资料统计,2012年福建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353.72亿元,约占GDP的1.8%,低于广东(1236.15亿元)、浙江(1143.83亿元)等周边省区。2012年福建从事科技活动人员23.99万人,远低于广东(62.91万人)。其次,高素质人才不够。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表明,福建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学历的人数为8361人,虽然较广东的8214人的水平有所上升,但和浙江9330人的水平却有着相当大的距离。以上数据来源于各省份《统计年鉴》(2012年)以及各省份的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公报。再次,省内除厦门大学外,省属重点的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在全国都尚未进入大学排名前30名。最后,对教育、科研经费政策和制度上管理得过紧过死,影响教学与科研人员积极性的发挥。
(五)福建市场化程度还不够高,体制障碍尚未消除
市场发育不足,市场经济体系不健全。政府职能转换滞后,办事效率不高,服务质量有待改善,在一些地方或部门还存在较为严重的官僚主义。这些不良的作风与做法,严重失信于外商,成为福建省吸引外资的重要阻力。虽然近年来福建省全力改善投资环境,然而对台的优惠政策仍然仅限于对资本大、规模大的企业提供方便和优惠,而对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台湾“小老板”来说,这是可有可无的“优惠”,也就谈不上吸引了。此外,有关规范市场经济行为的立法滞后且不够完备,缺乏相关的制约措施与处罚条款,有关外资及外商管理的法律法规也显得相对不够完善。
三福建省利用台资的对策建议
(一)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硬环境
实践证明,基础设施作为投资环境的硬件,是外来投资商首先考量的重要因素。长三角和珠三角所以能吸引包括台资在内的大量外资,一条成功的经验就是完善其基础设施。以江苏为例。据中国金融信息网数据,2014年江苏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比增长12.7%。铁路和航道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其中铁路完成投资190亿元,同比增长110?6%,在综合交通投资中的比重由2013年的12.5%提高到23.4%;内河航道完成投资65.1亿元,同比增长5.5%。江苏投资的硬件条件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已明显缩小,投资的硬软环境日趋完善。随着福建省自贸区的获批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定位,福建省的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与此两大重大战略实施的要求差距较大。因此,必须重点加强厦门港、福州港、湄洲湾等大型深水港口建设以及南北出省通道的公路、铁路建设。
(二)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努力打造海峡西岸城市带
以福州、厦门和泉州为中心,带动周边卫星城市的发展。以海峡西岸城市带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主体功能区划分为基础,围绕“整合”与“协调”的思路展开。通过对资源与要素配置,实现产业、人口、基础设施、城乡关系、生态环境与空间结构的战略重组与优化组合,提高海峡西岸城市带的运行效率、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海西城市带整合与协调的目标是:建立合理的产业分工合作体系,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合理的城市规模等级结构,实现大中城市与城乡协调发展;构建较为紧凑的点、线、片相结合的空间结构,实现高效、集约与节约的发展。毛汉英:《培育壮大海西城市带,提升海西经济区的竞争力》,海峡西岸经济区空间拓展与战略措施学术报告会论文,2006年10月。
(三)加大人才培训和引进的力度,消除海西区建设人才缺乏的约束力
人才是企业或产业发展的基础,福建省应该加大力度制定各种人才培训和引进制度,以政策的优惠度来弥补福建省和内地的生活环境差异对人才引进形成的障碍。
(四)合理调整产业布局,打造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最主要来自于集群的网络特性。产业集群的网络特性主要通过上下游企业间完整的网络分工,能够快速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网络互动,由科研部门、中介机构等节点合力推动的网络创新和有着独特“产业空气”及制度依赖的网络根植性四个方面表现出来。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尽管生产要素可以较为自由地流动,但由于产业集群的存在,各地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嵌入到本地的社会结构和产业文化中,因而难以复制并形成独特的区域竞争力。立足福建省的现实基础,可力争在电子信息产业、石油化工产业、机械制造产业和轻纺服装等行业形成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由于台湾企业的强项之一是完整的生产供应链,所以福建应主动设法邀请台湾大企业赴福建投资,并给予较多的租税政策优惠。只要能吸引大企业来投资,后面就会有卫星厂商跟进,长期下来就可以达到强化产业集群的效果。

其它信息

页 数:364

开 本: 异型16开

ECFA视阈下的闽台产业合作研究

http://www.00-edu.com/tushu/sh1/202005/1990885.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