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奇迹:深圳与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 内容简介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深圳在探索和完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中是立了头功的。本书作者张思平作为深圳改革开放的参与者,对深圳近40年改革进程进行了系统梳理,对深圳取得的宝贵经验进行了全面总结,同时也对改革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反思,并对未来改革方向和重要领域的改革举措做了深入思考。深圳经济特区的建设和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首先应该归功于同志改革开放大政方针和举办特区的重大决策,离不开中央的支持。但同时,从历目前看,从某种意义上讲,深圳特区的成功也离不开三十多年来,承前启后的一批批在特区建设线的地方领导人的全力推动,作者梳理了不同时期,九位市委书记在改革中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深圳奇迹:深圳与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 目录
前言
**章 深圳与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
**节 深圳在中国改革开放历史上的基本作用
第二节 深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基本阶段
第三节 深圳改革开放实践的基本经验
第四节 深圳改革开放存在的主要不足和挑战
第二章 深圳改革大潮中的市委书记们
**节 吴南生:深圳特区的筹办者
第二节 梁湘:计划经济体制的突围者
第三节 李灏: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设计者
第四节 厉有为:深圳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完善者
第五节 黄丽满:国企改制和特区外农村城市化的主要领导者
第六节 李鸿忠: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启动者
第七节 刘玉浦:“大部制”机构改革方案的参与者和执行者
第八节 王荣:前海改革开放高端平台的搭建者
第三章 深圳高科技产业崛起的制度创新
**节 深圳高科技的崛起归功于产权制度的创新
第二节 深圳高科技发展归功于市场体制机制创新
第三节 深圳高科技的崛起归功于政府体制创新
第四节 深圳高科技的崛起归功于外向型经济的体制创新
第四章 深圳不能沦为“平庸的城市”
**节 解放思想,敢于担当,实现深圳改革新突破
第二节 实现深圳改革的历史飞跃
第三节 对深圳改革开放的十一项重大建议
……
第五章 从速度深圳、质量深圳迈向共享深圳
第六章 将简政放权的改革进行到底
第七章 “前海热”中的冷思考
深圳奇迹:深圳与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 节选
《深圳奇迹:深圳与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 改革开放前封闭、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加上“文革”十年的动乱和浩劫,使中国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中国人民处于极度贫困之中。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央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并决定改革开放。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改革主要是从农村起步,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的改革,除了部分地区对少数国有企业扩大自主权的试点外,实际上还没有真正展开,对外开放也处于准备阶段和探路阶段。 邓小平同志是中国决定对外开放的决策者。邓小平同志之所以决定对外开放,主要是看到了中国经济与发达经济体的巨大差距,希望通过对外开放,引进资本、技术和管理,使中国尽快富强起来。在美、日等发达国家亲眼所见和亲身体会,让这位老革命家坚定中国要从封闭走向开放。然而改革开放对党和国家来讲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没有成功的经验可资借鉴,并且有一定的政治风险,完全要靠自己的摸索,按照“摸着石头过河”的思路,在整个开放格局中需要有个地方或者窗口进行试验。正如后来邓小平同志对经济特区的性质概括的那样:“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与此同时,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素有对外开放传统的广东省主政的领导人,也意识到国家封闭是不行的。当时与深圳一河之隔的香港已经成功实现经济起飞,基本完成了工业化,人均GDP已达4080美元,位列“亚洲四小龙”之首,享有“东方之珠”的美誉。面对经济繁荣的香港,深圳乃至广东出现了农民偷渡香港的现象。广东省委省政府承受着内地民众大规模逃港的巨大政治压力,因此当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习仲勋以及省委书记吴南生等领导提出要在毗邻香港的深圳搞出口加工基地,利用国外的资金和技术,解决就业、发展经济的意见。这一设想得到了中央的积极回应,邓小平同志、叶剑英同志等鼓励广东谋求突破,在深圳搞加工区,引进香港的资源进行来料加工,带动深圳的就业,增加居民的收入,同时为落实国家对外开放的大政方针进行试验和探索。 这应该是特区建设的初衷。随着对外开放窗口的打开,深圳从*早的出口加工区的设计,慢慢调整为工业、商业、旅游业等综合发展的经济特区。借助中央给予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加上以梁湘为市委书记的班子的艰苦创业,深圳在较短时间内使落后的投资环境得到了改善,逐步吸引了一批港资的“三来一补”企业。 ……
深圳奇迹:深圳与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 作者简介
曾任湖北省社科院副院长,海南省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深圳市体制改革办公室主任,广东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广东省人民政府第一副秘书长,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中共深圳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