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教育公平:来自课堂的经验和案例

  2020-05-13 00:00:00  

教育公平:来自课堂的经验和案例 本书特色

《教育公平:来自课堂的经验和案例》理论扎实,例证丰富,对于现今进行的教学改革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教育公平:来自课堂的经验和案例 内容简介

《教育公平:来自课堂的经验和案例》立足于每个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重点探讨了实现课堂教学公平的方法与策略,从机会均等、提供选择、和谐互动、分层教学、多元评价等五个方面,介绍了上海市黄浦区各中小学围绕“教育公平”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的理性思考、教改经验和典型案例。

教育公平:来自课堂的经验和案例 目录

**章总论
一、研究概况
二、我们对课堂教学公平的理解
1.课堂教学公平的内涵
2.课堂教学公平的本质要求
3.实现课堂教学公平的五个关键要素
4.认识转折点:课堂教学公平要关注学生的主观感受
三、实现课堂教学公平:教师是关键
1.观点的碰撞
2.细节的力量
3.改进的智慧
4.转变的历程
第二章坚持人人机会均等的基本原则
一、课堂教学中的机会均等
二、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机会不均等的现象
三、课堂教学中实现机会均等的策略
1.课堂的空间格局:合理而动态
2.课堂的教学时机:实时而恰当
3.课堂的学习活动:参与中体验
4.课堂的学习资源:差别化满足
来自学校的实践探索
探索1:环境合理布置和资源有效设计中透视体育课堂教学公平
探索2:关注学习参与度——高中生命科学课堂教学设计与改进
探索3:基于学生机会均等的提问设计与实施
探索4:数活动《逛街》中看教师的公平意识
探索5:听说课“Movies”教学中给予每个学生公平的学习机会
第三章提供让学生自主选择的教学资源
一、课堂教学中的提供选择
二、课堂教学在提供选择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提供选择的教学策略
1.提供多样性的学习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的能力发展需求
2.提供自主性的学习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体验需求
3.提供差异性的课堂练习,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感受需求
来自学校的实践探索
探索6:提供选择——拓展型课程的活力所在
探索7:尊重审美感受差异,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
探索8:作业中提供选择,倡导公平
探索9:融入公平意识的信息科技教学设计
第四章形成和谐互动的生态环境
一、课堂教学中的和谐互动
二、课堂教学中实现和谐互动所面临的挑战
三、课堂教学中实现和谐互动的策略
1.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追求师生和谐、生生和谐
2.凸显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互动教学”
3.注重“沟通与对话”,体现人人拥有平等的话语权
4.实施激励性的回馈,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来自学校的实践探索
探索10:风景与背景——师生共同演绎教与学的真正价值
探索11:构建和谐高效对话,实践课堂教学公平
探索12:化学学科中实施互动教学的实例分析
探索13:实践“真讨论”,营造课堂和谐氛围——《德沃夫爷爷的森林小屋》教学片段及分析
探索14:关注个体差异,体现回应的“公平性”
探索15:数学课堂中师生互动公平问题的思考
第五章在分层教学中实现差异发展
一、教学公平视野中的分层教学
二、分层教学的核心是满足学生差异发展的需求
三、基于差异的分层教学操作策略
1.设立学生需求的教学分层目标
2.引导学生进入与“差异”对应的“*近发展区”
3.在合作与开放中利用差异提升学习质量
来自学校的实践探索
探索16:小学自然课中关注个体差异,实现学生差异发展的探索
探索17:基于差异的合作学习是实现教学公平的有效途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学实录片段简析
探索18: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关注不同学生的发展
探索19:教学公平下的分层教学
探索20:从同课异构中寻找公平教育的落实点
第六章实施适于学生发展的多元评价
一、课堂教学中的多元评价
二、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单一与方式的单调
三、实施课堂多元评价的策略
1.师评、互评与自评,体现多元的评价主体
2.不求完美,只求进步,采用多元的评价标准
3.知情意的全面关注,凸显多元的评价内容
4.尊重循序渐进的原则,体现教育评价的发展性
5.研究思维过程和思维策略,改善思维品质
6.防范评价“疲劳”,需要多样的评价方式
来自学校的实践探索
探索21:在美术教学中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的个案分析
探索22:优化课堂即时评价,提高评价的针对性
探索23:基于每位学生已有经验的教学与评价——“种子的结构与功能”案例评析
探索24:在发展性教育评价中促进学生发展的个案研究
探索25:通过即时性激励评价,体现教育公平的个案研究
探索26:基于公平性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方法与能力”目标评价内容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教育公平:来自课堂的经验和案例 节选

(1)同样的关怀,有不一样的公平策略。对于这句话,有两层意思。**层意思,也是首要的要求是“同样的关怀”,即教师对每个学生平等对待,不偏爱某些学生,不忽视某些学生。这是教学公平的**个要求,即平等性。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感受到教师的爱,才会信任老师,才会对教师的行为有更多的理解,师生关系才能和谐融洽。第二层意思,表达的是教育公平的第二个要求,即差异性。在同样的关怀的前提下,我们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给予不同的对待策略。因为每个人需要的公平程度不同,需要的公平对待方式不同,只有教师了解每个学生,采取针对性的策略,教学效果才会达到*好。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2)同样的措施,产生不一样的公平体验。正如前文所谈,公平既是一个外在的东西,是可以通过客观的显性行为表现出来的,又是一个内在的东西,是每个人的主观感受,正如幸福感一样,主观幸福感才具有更加重要的心理作用。作为一个主观感受的公平,必然会因人而异。同样的教学行为,在不同学生身上产生的公平体验是不同的。如性格内向的学生,可能并不希望得到更多发言的机会,如果教师为了体现公平,给她很多机会,也许会让她感到压力或难堪。她可能更愿意听大家说,或自主参与。(当然,也许有人认为,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都希望有更多“露脸”的机会。也有一种情况是,有的学生的内向是暂时的,是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也许在教师更多鼓励下,学生会更加自信,更愿意在同学面前展示f|我,这就是潜能得到了开发。)
(3)同样的学生,有不一样的公平需求。大家都是学生,甚至都是成绩好的学生,可能对公平的需要是小一样的。有的人更加敏感,关注自身感受,需要更多关注;而有的人不太在乎,关注自身行为,需要更多成功体验。

教育公平:来自课堂的经验和案例 作者简介

奚晓晶,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院长。魏耀发,上海市“双名”工程教心二组基地主持人。

教育公平:来自课堂的经验和案例

http://www.00-edu.com/tushu/sh1/202005/2228456.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