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发展援助理论与实践 本书特色
本书对国际发展援助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包括国际发展援助的历史和发展趋势、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的不同理念、时代意义及背景、发展援助的质量和评估等角度,特别是重点阐述了中国发展援助的实践与成效,包括卫生、教育等领域,非洲、东盟等区域,特别关注减贫问题和包容性发展,并与后千年发展议程的国际动态相联系。
国际发展援助理论与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以国际发展援助的趋势为切入点,论述了新兴援助国对国际发展援助理念的影响,展现了后千年发展议程国际动态,分析了中非合作、中国卫生软援助、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发展援助合作、非洲国际发展援助、双边援助机构在华战略调整趋势、发展机构与中国商界的合作等问题,*后指出减贫软实力外交的时代意义。 对今后国际提高发展援助质量、增长相关经验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国际发展援助理论与实践 目录
**章 国际发展援助的趋势分析 **节 国际发展援助的筹资政策分析 第二节 国际发展援助的执行政策分析 第三节 国际发展援助的问责和评价政策分析 第四节 国际发展援助未来发展的政策分析第二章 新兴援助国对国际发展援助理念的影响 **节 以“施舍”为基础的援助观 第二节 国际发展援助规则的局限和不足 第三节 西方主要援助国和国际发展机构的政策新转向 第四节 “和而不同”的国际发展援助的新格局第三章 提高发展援助质量 **节 援助有效性的国际进程 第二节 主要发达国家提高援助有效性的举措 第三节 中国提高援助质量的努力 第四节 加强后评估,提高援助质量第四章 后千年发展议程国际动态 **节 引言 第二节 后千年发展议程的核心议题 第三节 结论第五章 中非合作:提高发展有效性的新方式 **节 中非合作成就 第二节 中非合作与传统发展援助的比较 第三节 提高发展有效性的三原则第六章 中国卫生软援助:实践、问题与对策——以对外卫生人力资源合作为例 **节 卫生软援助的内涵 第二节 中国卫生人力资源软援助的历史和发展现状 第三节 中国卫生软援助的问题 第四节 加强中国卫生软援助的对策第七章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发展援助合作 **节 中国与东盟发展援助合作的起始阶段(1950~1970年) 第二节 中国与东盟发展合作的增长阶段(1971~1978年) 第三节 中国与东盟发展合作的调整阶段(1979~2000年) 第四节 中国与东盟发展合作的发展阶段(2001~2012年) 第五节 中国与东盟发展援助合作的主要特征 第六节 新时期中国与东盟发展援助合作展望第八章 包容性发展与减贫背景下的中国东盟关系 **节 引言 第二节 国际关系视角下的包容性发展 第三节 中国东盟国家的增长、贫困与不公平 第四节 中国东盟关系的简要回顾及主要挑战 第五节 政策建议第九章 非洲国际发展援助史:给新兴国家的经验和教训 **节 简介 第二节 援助的起源、历史和理论 第三节 当前援助状况 第四节 援助的未来展望 第五节 对非援助历史 第六节 对非援助的主要援助国、援助规模和方式 第七节 对非援助成效分析 第八节 对非援助减贫效果分析 第九节 从国际发展援助的失败中获取的教训 第十节 国际发展援助的成功经验 第十一节 新兴国家在非洲发展中日益重要的地位 第十二节 金砖国家援助相关的问题 第十三节 对金砖国家对非援助的建议第十章 发展机构如何与蓬勃发展的中国商界在减贫项目中合作 **节 研究背景及过程 第二节 在坦桑尼亚蓬勃发展的中国企业 第三节 坦桑尼亚贫困及政府如何鼓励发展组织参与减贫 第四节 发展机构在坦桑尼亚如何参与减贫 第五节 主要发现和相关建议第十一章 减贫软实力外交的时代意义 **节 减贫软实力外交的背景和含义 第二节 中国减贫软实力外交的基础 第三节 减贫软实力外交的时代意义 第四节 如何充分发挥减贫在软实力外交中的作用
国际发展援助理论与实践 作者简介
左常升,男,汉族,1965年4月生于山东省莱西县。中共党员,研究员,管理学博士。现任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主任。1989年7月北京农业大学农业经济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1995年9月获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经济博士学位,1997年2-12月在澳大利亚学习国际贸易,获得研究生毕业证书。曾先后在农业部体改经管司、政策法规司、国际合作司、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和办公厅工作。2008年4月任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副主任,中国国际贸促会农业行业分会、中国国际商会农业行业商会副秘书长。2012年10月调任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