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学教育转型-厦大故事 本书特色
本书旨在探索中国经济学教育转型的途径及发展趋势。作者以他亲身经历与案例分析,详细介绍了厦门大学经济学科过去十年的改革与发展历程,包括现有体制和激励机制的改革,国际化办学、新机制和新制度的创立,体制内和体制外的磨合,学科发展,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学术文化、学术规范,海归学者的作用及其如何融入、适应现有体制与国内学术环境,等等。作者还对现代经济学的特点和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前景提出自己的观点与思考。
中国经济学教育转型-厦大故事 目录
目录:
序言
前言
**章 我为什么选择到厦大工作
第二章 厦门大学经济学科
第三章 国际化办学与王亚南经济研究院
第四章 海归学者的引进及其作用
第五章 学科建设路线图——从计量经济学开始
第六章 wise模式:学生培养
第七章 经济学院的教学改革
第八章 经济学院的制度改革与激励机制
第九章 打造“学术企业”
第十章 构建学术新文化
第十一章 中国经济学之路
后记
中国经济学教育转型-厦大故事 相关资料
序 言
王广谦
(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财经大学校长)
洪永淼教授是国际知名经济学家,特别是在计量经济学领域成就卓著。他是厦门大学1985届物理学学士,具有很好的数理基础和科学素养;1986—1987年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培训中心(福特班)学习,1988年获得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学位后即赴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校区经济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计量经济学顶尖大师赫伯特·怀特教授和克莱夫·格兰杰教授(200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1993年获得博士学位后任教于康奈尔大学,2001年获得该校终身教授职位。现为康奈尔大学经济学终身教授,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和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双聘”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和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1世纪初,他怀着知识报国的理想,利用寒暑假开始在国内从事经济学教育,曾在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授课, 2005年担任厦门大学新成立的王亚南经济研究院的首任院长,2010年同时担任经济学院院长。最近,他对厦门大学经济学科的发展史,从学校历史、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学术交流与国际化到中国经济学的未来发展之路,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历史梳理、总结和思考,写成了《中国经济学教育转型——厦大故事》一书。
他在书中记录的厦大经济学教育改革和办学的心路历程,代表了中国经济学发展的典型故事。比如他在朱崇实校长爱才、敬才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的感召下回到厦大;学校通过设“特区”、增量改革、双轨制给予特别支持,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把国际名校的经济学教育理念和国内实际逐步融合,得到国内同事们的普遍认可和配合。他书中字里行间充满着对发展经济学教育的炽热情怀,他的革新经济学教育的思想和实践难能可贵。从书中可以读到他的理想和情怀,他的坚毅和执着,可以读到他探索的艰辛和取得进展的欢乐,也可以读到他的国内同事的理解、配合与可爱。作为同行,我感到欣喜和敬佩。因为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实在需要这样一点一滴的推进,他的改革举措对正处于转型中的中国经济学教育具有很好的参考借鉴意义。
每个国家的经济学发展都是一国特定历史阶段下,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和科学研究状况共同决定的。在中国近代以前浩瀚的文献典籍中,虽然不难查找到一些有关经济的文章和论述,但这些文章和论述体现的主要还是先贤哲人们对经济现象的一些朴素思想,并且大都是与君主的国家治理联系在一起。把经济作为相对独立的研究范畴,揭示经济现象背后的深刻原因,探究经济运行循环往复过程中的基本机理和经济规律,还只是近百年间的事。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随着西学东渐的逐步兴起,西方经济学开始传入中国。1901年严复所译的亚当·斯密的《原富》由南洋公学印行,这是西方经济学传入中国最早的译著之一。在之后的几十年中,西方经济学的译著大量出现,一批经典经济学著作被翻译出版,这些译著对中国经济学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在这些译著中,应用性很强的分支学科如贸易、货币、银行、财政、税务、保险等方面占了很大的比重。在西方经济学原理和各分支学科纷纷传入中国的同时,中国人也开始自己研究和出版论著和教材,虽然这些论著和教材在原理上大多都是以西方的著作为基础,但更多地结合了中国当时的实际状况,影响同样巨大。在西方经济学传入中国的时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几乎同时在中国传播,并逐渐被更多的中国人所接受,其中就有郭大力、王亚南翻译的《资本论》。这形成了经济学在20世纪前半叶一片繁荣的景象。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得到极大的普及和发展。20世纪50年代后,中国全面学习苏联,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又融入了许多苏联经济学当时的主流思想。改革开放后,中国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逐步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方向。建立在西方经济学基础上的现代经济学,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后西方学者的新著作和新教材被迅速引进,形成了现代经济学学习与研究的新热潮。在20世纪50—60年代中国经济学全面学习苏联的时期,欧美国家的经济学研究日新月异,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以及各分支学科都取得了许多新进展。因此,在改革开放后重新引进西方经济学的时候,这些新理论、新方法便迅速进入中国。1979年5月,以陈岱孙为代表的我国17位在西方经济学领域造诣深厚的学者联名发起成立“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之后,中国许多著名高校现代经济学研究机构也纷纷成立。
改革开放后对现代经济学的学习与研究,与上个世纪之交西学东渐高潮时一样,主要也是通过直接翻译出版国外现代经济学家的著作以及中国学者根据现代经济学的已有成果结合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自己著述这两条渠道进行的。在译著类著作中,读者最多、影响最大的当推中国人民大学高鸿业教授翻译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权威代表人物保罗·萨缪尔森的《经济学》,这本教科书影响了几代中国经济学人的经济学思维和研究道路。北京大学胡代光、厉以宁两位教授编著的《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主要流派》(1982年),武汉大学刘涤源、谭崇台两位教授主编的《当代西方经济学学说》(1983年)等,也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学习研究现代经济学的同时,中国的经济学教育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的经济学教育在历史上起步较晚,1898年京师大学堂成立后,在严复校长的主持下,率先开设了经济学课程。1904年,癸卯学制规定大学堂设立商科,经济学教育开始在中国得到快速发展,最初教师以海归为主,教育和学术以西洋为师。新中国成立后,起先是以苏联为师,按照苏联计划模式发展经济学教育与研究。改革开放后,随着现代经济学的引进,翻译教材和原版教材大量进入课程体系,融入现代经济学内容的自编教材更是层出不穷。1979年北京大学陈岱孙等教授开始组织举办每周一次的国外经济学讲座,从1979年11月至1981年春,共组织了43位专家,举办了60讲。198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受邀访华,在京做了3场宏观经济学讲座。在引进现代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教育的过程中,对计量经济学给予了特别重视。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于光远、许涤新和马洪等人倡导下率先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1979年中美建交后,著名计量经济学家劳伦斯·克莱因(198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率领美国经济学家代表团访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经济研究所所长许涤新和克莱因协商,来年由克莱因牵头,在中国举办经济计量学讲习班。1980年6月,克莱因如约率领邹至庄、刘遵义、萧政、栗庆雄、安德森、安藤等6名教授,在颐和园举办了为期7周的经济计量学讲习班,有100余名中国经济学人参加了培训。后来,克莱因教授被我国多所大学聘为客座教授,其中包括我所服务的中央财经大学。
1984年6月,普林斯顿大学邹至庄教授与国家教委合办暑期教学班;1985—1995年间,在中国人民大学黄达教授的推动下,由国家教委和美国福特基金会支持的中美经济学教育交流项目“福特培训班”举办,并创办了《中国经济》杂志,安排赴美留学生。“福特班”用外国师资培训了一大批中国青年经济学人,这些人后来大部分出国深造,一部分人学成后回国推进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其中就有洪永淼。1987年,国家教委在执行世界银行贷款第二个大学发展项目期间,国内外20多位著名专家在复旦大学召开的“财经专业教学计划国际研讨会”上提出了从不同专业的课程体系中选定若干门作为财经类各专业共同必修课的建议,后经中方专家论证和教育部同意,确定了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经济数学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会计学、统计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发展经济学等11门课程为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并组织编写了11门课程的大纲和教材。1993年开始,教育部在全国部分大学设立了经济学基地班,进行经济学教育创新,培养经济学新人。1994年,邹恒甫在武汉大学创立了“经济科学高级研究中心”,全面引进现代经济学教育体系,设立数理经济实验班。同年,林毅夫、易纲、海闻等在北京大学创建了中国经济研究中心。21世纪以来,钱颖一、白重恩、李稻葵、田国强、周林、李奇、艾春荣、洪永淼等一批在世界名校接受完整经济学教育并获得终身教职的学者应邀回国,在清华大学推进经济学教育与研究的国际化;后来这批人有的全职回国,有的仍然以特聘教授的方式在国内一批著名高校任教,有的担任经济学院院长,主导经济学教育改革。2005年中央财经大学以团队式引进海归教授的方式成立了“经济学与公共政策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对经济学教育改革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如今在海外学成回国的经济学人越来越多,他们已成为改革与发展中国经济学教育的重要力量,对中国经济学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回顾和梳理这段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从引进现代经济学基本理论,到用这些所学到的理论来革新中国的经济学教育,来分析中国的实际,进而努力参与到国际经济学的对话和学术发展之中,这样的描述较真实地反映了我国经济学研究和教育的发展历程。这些率先学习现代经济学的中国经济学人,后来成为运用两种语言、两种思想和学术资源的中国经济教育改革推动者。他们的共同特征是,通过政府和学校的有力支持,用增量带动存量的办学方法,把现代经济学的学术规范植根在中国经济学教育之中。他们在传播市场经济理论知识和推进现代经济学教育领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中国经济学百年来的发展可以看出,虽然起始于对西方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引进和吸收,但中国现代经济学的研究和教育始终以中国经济发展为主轴。不论是民国时期经济学各个分支学科的草创阶段,还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起伏跌宕的艰难探索,以及现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创新,都是在矛盾、困惑和思想交锋中前行,都是以解决中国的发展为宗旨。因此,发展中国经济就成为中国经济学的第一要义。改革、不断的转型也都服务于发展这一基本要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使得中国的经济学研究与教育受到国际学界空前的关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曾说:谁能成功地解释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谁就能够获得诺贝尔奖。2010年,当克莱因教授被问及中国何时能产生诺贝尔奖经济学家时,他说:“当中国的经济学家能提出理论性及科学性的说法,解释中国经济的运转,并说服世界上研究中国经济的学者时。大概5至10年吧!”这个期许,需要所有的中国经济学人共同努力,勇于创造,才可能实现。
中国经济还在大发展,中国的经济学也需要继续大发展,为中国的强大提供理论支撑。作为经济学同行、新一届经济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同事,我们和广大经济学人肩负着一起推进中国经济学教育的责任,对中国经济学研究和教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怀有殷殷期盼。这也算是我们的“经济学中国梦”吧!而《中国经济学教育转型——厦大故事》正是一本值得那些胸怀这样梦想的中国学人一读的书。
展望未来,在中国经济基础日益雄厚、市场更加开放、社会更具包容的新的历史环境下,中国的经济学大有希望、大有前途、大有可为。像洪永淼教授这样的海归经济学人,还有国内培养的众多经济学同仁,在政府推动、社会互动、民间促动、国际联动的大背景下,必将在与中国经济发展、国际发展的互动中,为中国经济学的发展筑起参天大厦。
我相信,未来经济学的发展,一定会在现代经济学理论基础上融入更多中国学人的思想与成果,中国的经济学教育一定会为中国经济更加健康快速发展、实现中国梦发挥更大作用。
2014年3月于北京
中国经济学教育转型-厦大故事 作者简介
洪永淼博士在厦门大学物理学系学习并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1985年)后,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培训中心(福特班)学习(1986—1987年),随后返回厦门大学经济学系攻读政治经济学硕士学位(1988年)。硕士毕业后前往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校区经济学系学习,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1993年)并任教于康奈尔大学经济学系与统计学系。现为康奈尔大学经济学与国际研究讲席教授、厦门大学“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与“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并先后在香港科技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山东大学等国内外高校任教。曾任中国留美经济学会会长(2009—2010年)。其部分学术论文发表在经济学、金融学和统计学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上,包括Annals of Statistics,
Biometrika, Econometric Theory, Econometrica,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Journal of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etrics,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 Statistics,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Journal of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 (Series B),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等。 还出版《高级计量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等中文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