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汉语和韩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对英语中动及其相关结构的习得-基于事件结构理论的解释 本书特色
理论语言学、二语习得、应用语言学等专业的国内外研究人员、高校教师及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以汉语和韩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对英语中动及其相关结构的习得-基于事件结构理论的解释 内容简介
本研究在事件结构理论框架下探讨以汉语和韩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如何习得英语中动及其相关结构。研究首先根据事件结构理论对英语中动及相关结构的语义限制条件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语法判断任务、强制性选择任务、句子纠错任务、引导性翻译任务和访谈等5项调查工具调查了中韩英语学习者习得英语中动及其相关结构的发展路径及习得机制。
以汉语和韩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对英语中动及其相关结构的习得-基于事件结构理论的解释 目录
前言
preface
acknowledgement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orientation
1.2 middle construction: object of research
1.2.1 delimiting the research scope
1.2.2 major properties of the middle construction
1.2.3 mc and its related structures in english
1.3 research rationale
1.4 key research questions
1.5 contents of remaining chapters
chapter 2 review of the related literature: theoretical accounts of english middle construction
2.1 introduction
2.2 theoretical accounts of mc
以汉语和韩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对英语中动及其相关结构的习得-基于事件结构理论的解释 节选
《以汉语和韩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对英语中动及其相关结构的习得·基于事件结构理论的解释》旨在探讨以汉语和韩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如何习得英语中动及其他去及物结构。研究以Pusteiovsky(1990a,1990b,1996)扩展的事件结构理论(EEST)为理论框架。鉴于该理论没有细化(复杂)事件分解为子事件的条件,尚不能充分解释英语去及物结构,本研究对EEST做了进一步修正,提出了(复杂)事件分解为子事件的三个条件,即“子事件独立表达条件”、“事件参与者表达条件”和“子事件-结构性事件参与者-致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