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第二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写作学教程系列;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 本书特色
《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第2版)》: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写作学教程系列
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第二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写作学教程系列;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 目录
导论:走向非构思写作的研究、教学与训练第1节 写作是怎么回事:在场论写作学批判第2节 写作主体性和写作思维模型建构——写作能力生成的奥秘第3节 写作过程:从构思写作到非构思写作第4节 怎样进入非构思写作的美妙境界上编 写作主体素养与能力建构训练第1章 其心切切其文煌煌——写作主体心理动力的培养与训练第1节 写作兴趣的激发第2节 写作意志力的培养第3节 写作动力(兴趣与意志)的激发训练第2章 人格恢恢文格恢恢——写作人格动力和心灵空间的培养与训练第1节 写作主体人格的构成第2节 写作主体人格心灵背景的结构第3节 写作主体人格心灵背景的建构第4节 写作人格心灵背景控制与建构训练第3章 时空体验自由之证——写作思维审美动力的培养与训练第1节 写作美学的形态与理想第2节 作为控制机制的写作美学第3节 写作者主体写作审美意识与思维训练第4章 渲染反衬内容章 法——内容章 法的写作赋形思维操作模型的建构第1节 写作赋形思维的操作模型第2节 行文展开的思维操作技术第3节 作为赋形思维*优模型的“起、承、转、合”第4节 赋形思维的文体特征第5节 写作赋形思维的综合训练第5章 虚实波澜笔下生花——文采美感生成的张力思维模型的建构第1节 作为文采生成的技巧思维的张力思维第2节 写作文体的张力思维特征第3节 张力思维的综合训练第6章 分合自如思如泉涌——分析性写作路径思维操作模型的建构第1节 因果性分析思维第2节 构成性分析思维第3节 过程性分析思维第4节 分析思维操作模型建构的综合训练第7章 直观概括道明理真——综合性写作路径思维操作模型的建构第1节 集合式综合的排序思维第2节 概括式综合的相似思维第3节 模型化综合的直观思维第4节 综合思维操作模型建构的综合训练第8章 深刻灵活敏捷独创——写作思维优秀品质与写作思维操作模型的建构第1节 写作思维品质与写作思维操作模型的训练第2节 联想与想象的思维操作技术模型训练第3节 写作思维操作模型建构的综合训练第9章 感悟趋势引领新声——写作主体文化精神的培养与训练第1节 写作文化的概念第2节 写作文化精神的感悟与掌握第3节 写作行为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第4节 写作文化意识与思维的培养训练第10章 明察禁忌消解阻碍——“协调”与“对抗”的写作策略思维模型的建构第1节 写作策略思维操作模型第2节 策略思维操作模型建构训练第11章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数字化时代写作主体的处境与对策第1节 数字化时代一般文章 的电脑写作第2节 数字化时代的互联网第3节 数字化背景下的网络写作第4节 数字化背景下写作的文化观第5节 数字化时代的写作思维素质训练下编 写作过程思维素养与能力建构训练第12章 天人之际仰观俯察——写作观察/写作信息动力的激发与培养(上)第1节 为写作而观察第2节 写作观察能力的建构训练第13章 源头活水得意忘言——写作阅读/写作信息动力的激发与培养(下)第1节 阅读的策略:阅读为了写作,写作创新阅读第2节 阅读方法的类型、目的及其训练第3节 思维之场:写作阅历的培养第4节 写作信息动力背景的建构训练第14章 瞬间洞察全息贯通——写作感思/立意思维操作技术训练(上)第1节 写作感思概述第2节 信息刺激:文章 形态的胚胎性生成第3节 价值评估:立意思维的胚胎第4节 文体酌定:形式审美规范与写作胚胎同步第5节 写作感思操作训练设计第15章 立意之本攀越极限——写作炼意/立意思维操作技术训练(下)第1节 立意思维操作的基本原理第2节 立意思维中的写作智慧第3节 作为过程和系统的立意第4节 立意与标题第5节 立意思维操作训练设计第16章 文调和鸣开笔传神——写作试思/行文措辞思维操作能力建构训练(上)第1节 文章 基调的确立第2节 文章 开笔的生成第3节 写作试思中的写作智慧第4节 文章 开笔的生成基础第5节 定调思维操作训练设计第17章 选字砌句清通流畅——写作句法/行文措辞思维操作能力建构训练(中)第1节 行文的概念、理想与基本原理第2节 句子生成的措辞思维建构训练第3节 行文思维操作技术的训练第18章 以一分万枝繁叶茂——写作章 法/行文措辞思维操作能力建构训练(下)第1节 段落与篇章 生成的行文措辞第2节 行文中的文体思维特征的控制第3节 行文思维中的写作文化控制第4节 行文思维中的行文策略第5节 行文思维操作技术的训练第19章 字斟旬酌尽善尽美——写作修改思维能力的建构训练第1节 修改思维习惯及其养成第2节 修改的原则和步骤第3节 不同文体修改举例第20章 赏心悦目先声夺人——写作编辑思维能力的建构训练第1节 文章 清誊、编辑的审美理想与思维操作第2节 清誊(编辑)书法美的理想和实践第3节 文章 清誊、编辑意识与思维训练主要参考文献跋正对本土平视他者独立言说——评马正平主编“高等写作学教程系列”的学术立场**版后记
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第二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写作学教程系列;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 节选
《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第2版)》是对《高等写作学引论》揭示的写作基本原理进行的具体化建构训练,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建构写作主体的非构思写作素养和写作能力。主要内容包括上编“写作主体素养与能力建构训练”和下编“写作过程思维素养与能力建构训练”,每章都清晰地体现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写作教学训练模式,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效性。《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第2版)》是全国“中文专业本科类”写作学课程的首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写作基础知识”必修课程的教材用书,同时也适合新闻传播等其他相关专业学生使用。
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第二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写作学教程系列;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 相关资料
第3节 写作过程:从构思写作到非构思写作尽管如此,上面两部分所构成、所产生的“写作思维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仍然不是当下现实的写作思维的能力,它只是写作主体思维活动中的一种“准备状态”。因为,这时具体的写作任务还没有下达,具体的写作目的、写作功能还没有产生。只有当具体的写作任务产生,具体的写作目的、写作功能、写作主题产生之后,真正的现实的写作行为才产生,于是现实的写作过程——写作思维过程——才真正发生。这个过程便是写作学研究的落脚点。因此,作为本教材主体部分的下编就是写作思维过程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写作过程无疑是当代每一个写作学研究者、每一个写作教学工作者、每一个学习写作的人最为关注的核心问题。但是,究竟怎样理解写作过程,在写作学界是有不同意见的。现代写作过程论认为,写作过程就是“物一意一文”的“双重转化”的过程,即取材、立意、布局、技法、表达、造语、修改这7个写作环节组成的写作过程。这个写作过程论要表述的基本观念是:在现实生活、写作材料(“物”)的基础上,产生文章的主题、立意、布局的转化(“意”化),再用书面语言的技法去表达、造语并修改(“外”化)。这是一种具有很大影响的写作过程论。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更加精致的“三级飞跃论”、“三重转化论”、“四重转化论”,大都没有超出这个基本的写作过程理念。
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第二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写作学教程系列;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 作者简介
马正平,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写作与思维研究所所长,写作学、语文课程教学论硕士点负责人。国务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中华美学学会资深会员、中国思维科学学会(筹)常务理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时空美学原理研究)主持人、四川省高校教学名师。2008年所主持的“写作学”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文专业本科类”写作学课程的首门“国家级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