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第一辑 本书特色
这是“追寻真相”的真相,这是“没有表达”的表达。 《后台》展现了一份影响全国的报纸新闻生产的秘密,展现了一个不断追求的媒体新闻后台操作的真相。 有人说,《后台》文章的价值甚至可能超过南方周末的公开报道。这当然是谬赞。不过,它确实从很独特的角度记录了新闻与新闻人、现实与反思者。
后台.第一辑 内容简介
后台(第二辑)已上市,火热抢购中!!:这是“追寻真相”的真相,这是“没有表达”的表达。 这本书,展现了一份影响全国的报纸新闻生产的秘密,展现了一个不断追求的媒体新闻后台操作的真相。 有人说,书中文章的价值甚至可能超过南方周末的公开报道。这当然是谬赞。不过,它确实从很独特的角度记录了新闻与新闻人、现实与反思者。 《后台》**辑分“行动”、“思考”、“争论”三部分。“行动”展现了记者在采访报道过程中的辛酸苦乐:如何在垃圾里找到新闻线索;如何靠借宿减缩采访费用来确保客观报道而避免因靠赞助不得不在报道中“卖身 ”;如何与采访对象建立良好关系以获得持续关注;如何通过多方采访使报道更具“肉感”……。“思考”凝集了编辑记者的职业思考和经验心得:大到如何理解把握“客观报道”的标准与“道德化”的尺度、如何实现大尺度观察与细节化表述的兼容,小到如何与官员打交道、如何规范使用人名头衔、如何正确表述匿名消息源……而“争论”则借由报社内部对《平时是天使 周末是魔鬼》一文的激烈辩论,直观生动地呈现出南方周末内部评报传统与新闻操作后台。
后台.第一辑 目录
序
“追寻真相”的真相与“没有表达”的表达
没有写在报上的新闻 后台一行动
杀人现场:不可能完成的叙述?
不在国际电影节“卖身”的记者
南方周末与“诺贝尔”之间
我的手被裴勇俊粉丝狂摸
“肉感”写作
附:8个裴勇俊>韩国对日出口总额袁蕾
“春晚”23年的**次
附:解密春晚袁蕾黄敏
濮存昕现象的悲哀
附:濮存昕:跳进“人艺”这锅粥张英王琳琳
当一个生命倒在我面前
和任志强过招
附:“地产总理”任志强戴敦峰
记录正在外扬的“家丑”
附:“家丑”正在外扬
千万别发致歉函
附:“送子神话”的背后柴会群
她的死亡,我的报道
附:一个小学生的挨打日记曹筠武
等待大鱼的出现
附:活着不仅仅是一种本能
马加爵:一个南方周末曾经的读者
世象图:与南方周末渊源*深的一个县
深思成就深度 后台—思考
我们首先是新闻的“囚徒”
我体悟的两大采写原则
“让那些见鬼的编辑失业去吧!”
为李大同准备的五个问题
附:《冰点故事》:用新闻影响今天
居然能在此找到一种约束政府的力量
“对话体”是不具职业水准的文体?
如何向高官发问
附:“做官我宁可糊涂,但千事我不糊涂”
与官员打交道的“七条军规”
以“菊与刀”为器
匿名是一种“原罪”
我写作是为了光阴流逝使我心安
我的纸里包着我的火 后台—争论
“天使·魔鬼”之争
○关于乡村女教师卖身供弟上学的采访经历
○模糊的伤口
○什么叫“失实”
○我所说的“失实”
○坚持,首先是对新闻原则的坚持
○法拉奇还描述过鸽子的内心呢
○先做新闻,再谈伦理
○安全性与真实性的较量问题
附:“平时是天使周末是魔鬼”
后台.第一辑 节选
《后台》**辑分“行动”、“思考”、“争论”三部分。“行动”展现了记者在采访报道过程中的辛酸苦乐:如何在垃圾里找到新闻线索;如何靠借宿减缩采访费用来确保客观报道而避免因靠赞助不得不在报道中“卖身”;如何与采访对象建立良好关系以获得持续关注;如何通过多方采访使报道更具“肉感”……。“思考”凝集了编辑记者的职业思考和经验心得:大到如何理解把握“客观报道”的标准与“道德化”的尺度、如何实现大尺度观察与细节化表述的兼容,小到如何与官员打交道、如何规范使用人名头衔、如何正确表述匿名消息源……而“争论”则借由报社内部对《平时是天使 周末是魔鬼》一文的激烈辩论,直观生动地呈现出南方周末内部评报传统与新闻操作后台。
后台.第一辑 相关资料
书摘 老实说,在我的新闻从业生涯中,还很少碰到因为采访进行不下去而放弃的情况,但十分不幸的是,最近的一个月时间里,我已经两次放弃选题。如果在往常,我会认为这是两次令人羞耻的失败,但是,这次我却不这样认为。我愿意把最近一次在佳木斯的采访经历告诉大家,可以说是教训,也可以说是经验。 那天我正在沈阳,“记者的家”论坛出现了一个帖子,称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发生特大杀人案,一个网吧的网管用十分残忍的手段杀害了28名11~16岁的少年。这个发帖人是其中一位受害少年白金龙的姐夫刘东平,而且他还留下了手机号码。这个帖子显然引起了众多记者的关注,在我的QQ上,不断有同行在交流关于此案的信息,一些同行直接和刘东平取得了联系,证实这个帖子并非恶作剧。 这似乎又是一个黄勇案(发生在河南平舆的系列杀人案,计有十多名青少年遇害)。我立即和编辑郭光东联系,他也觉得这个案子很像当年的黄勇案,有一定的价值,唯一的担心是不让报道。不过考虑到我当时的位置离佳木斯比较近,还是决定去试试。 我到佳木斯的时间是3月5日晚11点。这一天是学雷锋纪念日,不过,这一天的遭遇让我觉得反差很大。 我当时的计划是下午2点从沈阳桃仙机场起飞,3点到哈尔滨,然后打车到哈尔滨长途汽车站,坐大巴经高速公路到佳木斯。哈尔滨到佳木斯的路程是400公里,如果一切顺利,到达哈尔滨应该是晚上9点。 一直到走出哈尔滨太平机场、乘坐大巴到达长途汽车站都很顺利,而且这中间还因为没有坐出租车、改坐大巴而节约了40块钱。正在为如此顺利而暗自得意的时候,又碰上了更加“顺利”的事情:一下大巴,就有两个东北小伙子说包车去佳木斯,三缺一,只要100块。这种拼车现象非常普遍,在江苏、上海、浙江、湖南我都这样干过,还没有碰到过问题。我正要赶时间,因此,想也没想就跟着上车了。一坐上车,这两个小伙子就开始问我是干什么的,是哪里人。久在外混,我也知道这些问题不能轻易回答,因此,我用刚在沈阳学的东北话跟他们说: “不要多问,只管开车就行了。” 车一直往哈尔滨市外开,眼看就要上高速了,还没有接另外3个人的意思,我心里有点犯嘀咕了。果然,到了高速公路入口,出租车找了个地方停下来,司机假模假式地出去打电话约那3个人,车上还留下1个人陪着我。我也赶紧下车,绕着这辆车转了一圈,发现这辆车的前后号牌最后两位数都用光碟挡住了,我一下就明白了,这是“黑车”最明显的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