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江西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及配套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2020-05-14 00:00:00  

江西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及配套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本书特色

《江西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及配套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以江西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论题,回顾了江西省集体林权制度的变迁,分析了改革的动力机制,建立了改革绩效评价框架,提出了“林权保护法制化、林权交易市场化、采伐管理弹性化、林权服务社会化”的配套改革思路。提出的对策针对性强,对当前正在推进和完善的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具有指导借鉴意义。

江西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及配套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内容简介

简介   《江西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及配套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以江西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论题,回顾了江西省集体林权制度的变迁,分析了改革的动力机制,建立了改革绩效评价框架,提出了“林权保护法制化、林权交易市场化、采伐管理弹性化、林权服务社会化”的配套改革思路。提出的对策针对性强,对当前正在推进和完善的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具有指导借鉴意义。

江西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及配套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目录

前言第1章 概述1.1 国内外林权制度研究概述1.2 研究内容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章 林权制度研究的相关理论2.1 马克思的所有制和所有权理论2.2 新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2.3 林权理论2.4 小结第3章 江西省集体林权制度历史变迁及存在的问题3.1 土地改革时期(1949-1953年)的林权制度及其特征3.2 初级合作社时期(1953-1956年)的林权制度及其特征3.3 高级合作社、人民公社时期以及“四固定”时期(1956-1981年)的林权制度及其特征3.4 林业“三定”时期(1981年-1990年代)的林权制度及其特征3.5 “三定”后的林权调整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3.6 小结第4章 江西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践和理论剖析4.1 改革概览4.2 基本经验做法4.3 改革前后林业状况比较——以德兴市为例4.4 改革理论分析4.5 小结第5章 江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及风险防范5.1 政策评价理论概述5.2 各利益主体对林改的评价5.3 林改政策综合评价5.4 政策绩效实证分析5.5 林改后制度风险识别及防范对策5.6 小结第6章 林权保护法制化——林权法律制度研究6.1 林权法律制度研究的必要性6.2 林权政策法规体系概况6.3 林权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原因6.4 林权管理对策6.5 小结第7章 林权交易市场化——林权流转制度研究7.1 林权流转理论概述7.2 林权流转的含义7.3 林权流转的意义7.4 林权流转的政策法律依据7.5 江西省林权流转现状分析7.6 江西省林权流转政策优化建议7.7 优化林权流转主要措施7.8 小结第8章 采伐管理弹性化——森林采伐管理制度改革研究8.1 我国森林采伐管理制度研究概览及观点评析8.2 我国森林限额采伐管理制度历史变迁8.3 江西省森林采伐管理制度建设现状8.4 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成效及问题8.5 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森林采伐管理改革对策探讨8.6 小结第9章 林权服务社会化——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9.1 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概念及其建立的必要性9.2 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研究的相关理论9.3 江西省林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供给调查9.4 江西省林业社会化服务供给状况调查9.5 江西省林业社会化服务需求情况调查9.6 面临的主要问题9.7 加强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构思9.8 加强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对策与具体措施9.9 小结第10章 结论、创新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10.1 结论10.2 创新10.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参考文献后记

江西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及配套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节选

《江西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及配套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以我国南方重点集体林区——江西省为研究对象,运用马克思产权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分析了江西省集体林权制度变迁历程及其特征,探讨了我国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社会背景和动力机制。利用政策评价理论,尝试建立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框架并进行实证分析,同时剖析林权制度改革后潜伏的风险并提出了防范对策。为充分发挥林权制度改革的效能,《江西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及配套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还详细地分析了与林权制度相关的林权法律制度建设、林权流转制度建设、森林采伐管理制度改革、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重大问题。《江西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及配套服务体系建设研究》适于从事林业等相关专业的行业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及学生阅读。

江西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及配套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http://www.00-edu.com/tushu/sh1/202005/2259935.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