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经学传统与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形态

  2020-05-14 00:00:00  

经学传统与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形态 本书特色

本书旨在以经学传统为支点与视角,探讨古代学术文化形态的特质及优劣得失。经学是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探讨中国古代学术文化问题如果不从经学传统人手,就很难把握其根本,就难以理解其本质之所在。这个课题的研究对于从总体上把握经学传统与古代学术文化将具有重要的认识意义,同时我们也希望其中的一些探讨能为当代思想文化建设提供某种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经学传统与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形态 内容简介

经学是中国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在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发展中一直居于核心地位。本书在广泛参酌古今学人有关论述的基础上,以宏通的学术视野,从经学视角观照中国古代不同于西方亦不同于现代的学术风貌、学术品格、思维方式等,考察分析了经学传统形成的历史文化渊源、通经致用与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经学传统与中国学术文化的现代转型等重要问题,对今文经学、古文经学的学术文化影响及优劣得失做出了较为客观的评价,提出了不少富于开拓性的新见解,说服力强,对于理解、把握经学传统及中国古代学术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书中的一些论述对当代学术文化建设也不乏启示意义。

经学传统与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形态 目录

导 论
**章 经学传统形成的历史文化渊源
 一 地理、疆域与土地制度
 二 “大一统”观念与专制王权的形成
 三 宗法礼制与“孝”“忠”观念
 四 商周天命观念与民本思想的发展
 五 夷夏观念的形成及内涵
 六 政教合一与史官文化传统
 七 阴阳五行说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八 “经典”形成的文化动因
第二章 经学思维方式与中国古代学术品格及方法论特点
 一 “经学”与“儒学”
 二 经、道、圣、王之关联
 三 述而不作、引经据典与述中有作
 四 “师法”、“家法”观念与章句之学

经学传统与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形态 节选

《经学传统与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形态》内容简介:经学是中国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在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发展中一直居于核心地位。《经学传统与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形态》在广泛参酌古今学人有关论述的基础上,以宏通的学术视野,从经学视角观照中国古代不同于西方亦不同于现代的学术风貌、学术品格、思维方式等,考察分析了经学传统形成的历史文化渊源、通经致用与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经学传统与中国学术文化的现代转型等重要问题,对今文经学、古文经学的学术文化影响及优劣得失做出了较为客观的评价,提出了不少富于开拓性的新见解,说服力强,对于理解、把握经学传统及中国古代学术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书中的一些论述对当代学术文化建设也不乏启示意义。

经学传统与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形态 相关资料

由于国君总是把一个公共权力机关看成一个家庭,一家之中只能有一位说了算的家长,这决定了中国的政治组织中只会有一个首领,从而造成“家无二主,尊无二上”(《礼记·坊记》)的政治局面,“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礼记·礼运》)。荀子解释说:“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乱。自古及今,未有二隆争重而能长久者。”(《苟子·致士》)这样,国君自然把天下看作自己的私有财产,同时把自己摆在一个至高无上的位置上。《管子·七臣七主》:“权势者,人主之所独守也。”《商君书·修权》:“权者,君之所独制也。”天下如果出现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君王,那么必然要“定于一”方肯罢休。春秋战国的各派思想家都要求一统,墨家主张“一同天下”,《墨子·尚同中》:“明乎民之无正长,以一同天下之义,而天下乱也,是故选择天下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立为天子,使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道家主张“抱一为天下式”(《老子》二十二章)。孟子见梁襄王,梁襄王问:“天下恶乎定?”对日:“定于一。”(《孟子·梁惠王上》)荀子提出:“天下为一,诸侯为臣。故天子生则天下一隆,致顺而治,论德而定次。”(《荀子·正论》)总的看来,古代“政治家”们一直怀抱一种以天下为一家的理想。从社会管理的角度看,春秋中期以后一些诸侯及卿大夫为了加强专制权力,在其统治区域内停止了新宗族的产生。他们不再把兼并来的土地、人民像过去那样分封出去,而是设立郡县,然后派家臣去充任那里的官吏,直接为其进行管理。家臣与分封出的小宗不同,他们没有自己的宗庙,不能自统一宗,死后也只能祀诸主人的庙内,也不再像以往的受封者那样拥有自己的封土。例如,孔子曾为鲁国司寇,但他只受谷禄六万,却无尺土之封。这样,他们便失去了闹独立的资本,其命运完全操之于君主之手,成为简单地为君主服务的工具。①进入战国,君主集权的形式继续有所发展。这一时期的郡县,在直属国王君主这种属性上,比春秋时期更明显了。

经学传统与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形态 作者简介

边家珍,男,1965年生,文学博士。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学与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兼任中国诗经学会理事、辽宁省国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著有《诗经诠译》(合作,大象出版社1997)、《汉代经学发展史论》(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汉代经学与文学》(华龄出版社2005)等。在《光明日报》理论版、《人民日报》理论版、《文史哲》、《孔子研究》等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一些学术观点为海内外研究者引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省社科基金项目等多项。

经学传统与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形态

http://www.00-edu.com/tushu/sh1/202005/2260636.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