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特性与民族卫生 内容简介
本书是依据客观的事实来答复的。潘光旦先生是用生物的眼光来看民族,认定一个民族先得有比较稳固的生物基础,才有发展的张本。这一点是向来为人所忽略的。光旦先生以其多年研究优生学的心得成此大著。要我作一篇序。自问对于优生学无学识,当然不敢说话。可是光旦先生因为我一向是在农村工作,而此书关于民族品性的大部分是译自明恩溥氏所著《中国人的特性》一书,因此要我对于明氏的叙述发表一点意见。
民族特性与民族卫生 目录
民族特性与民族卫生
序
自序
**篇 绪论
一不踏实地的“民族”议论
二论“中国本位”与民族性
三民族复兴的先决问题
四优生与民族健康
第二篇 中国人的特性
五活易死难的中国人
六没有“神经”的中国人
七耐性太好的中国人
八不求准确的中国人
九“寸阴是竞”的中国人
一0勤劳的中国人
民族特性与民族卫生 节选
《民族特性与民族卫生》是要依据客观的事实来答复的。潘光旦先生是用生物的眼光来看民族,认定一个民族先得有比较稳固的生物基础,才有发展的张本。这一点是向来为人所忽略的。光旦先生以其多年研究优生学的心得成此大著。要我作一篇序。自问对于优生学无学识,当然不敢说话。可是光旦先生因为我一向是在农村工作,而此书关于民族品性的大部分是译自明恩溥氏所著《中国人的特性》一书,因此要我对于明氏的叙述发表一点意见。
民族特性与民族卫生 相关资料
插图:检阅十年来关于民族复兴的议论,几乎全都是偏在文化因素一方面的。大家总以为民族目前的问题是一个文化失调的问题,所以学政治的就站在政治的立场说话,以为只要政治一上轨道,什么都会迎刃而解;学经济的、学教育的、学科学的、甚而至于习艺术的、信宗教的,也都有他们的民族复兴与民族出路的一番议论,各就各的专门学问说话,也各有各的“舍我其谁”的抱负。他们未尝不承认以前的文化有种种缺点,但他们抵死也不承认此种文化的缺点,对于我们民族的生物的遗传已经发生什么不良的影响。他们也未尝不看见西北自然环境的一天比一天恶劣,但他们以为此种恶劣的变化最多不过转移了文化发展的重心与方向,至于遗传的品质,是绝对和这种变化没有关系的。一言以蔽之,在他们的心目中,民族的品质是丝毫不成问题的,民族先天并没有什么不健全的现象,成问题的只是一个暂时的文化的失调(说详上文第一章)。这一类文化的解释,这几年以来,很有过一些试验的机会。试验而无效或效力不大,主张这种解释的人便往往因战略关系,退守第二道防线。这第二条防线,便是人的自由意志。这种战略是极古的,在中国人的经验里,最迟也可以推到孟子。孟子遇到他的理论有说不明白或行不通的地方,便说“不思而已,思则得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一类的话,把责任向人的自由意志上推去。目前在文化方面发为复兴议论的人,到被人逼着问的时候,或自己因为得不到效果、心理上觉得不耐烦的时候,也就走上这埋怨大家不努力或鼓励大家加紧努力的最后一着棋子。
民族特性与民族卫生 作者简介
潘光旦
1899年8月生于江苏省宝山县罗店镇(今上海市宝山区)。1922年毕业于清华学校。1922年赴美留学,主修生物学,研习遗传学、优生学等,1924年和1926年分获达特茅斯大学(Dartmouth College)学士学位和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1926年回国后,先后在东吴大学、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复旦大学等大学任教,1934年至1952年问任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曾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务长、社会学系主任和清华大学图书馆馆长。1952年后,调任中央民族学院教授。1967年,在“文化大革命”中迫害致死,终年68岁。
主要著作有:《优生概论》、《优生原理》、《民族特性与民族卫生》、《中国之家庭问题》、《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明清两代嘉兴之望族》、《开封的中国犹太人》、《冯小青:一件影恋之研究》和译作《性心理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