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被害人十五讲 本书特色
本书以犯罪被害人为视角选取相关问题分成十五讲的形式予以探讨,内容不仅涉及犯罪被害人学,还涉及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甚至法史学等相关领域。具体探讨的内容有:犯罪被害人的涵义与分类、被害性与被害预防、犯罪被害人与犯罪人的关系、犯罪被害人责任、犯罪被害人承诺、被害赔偿与被害补偿、被害援助、犯罪被害人与恢复性司法、犯罪被害人的诉讼地位、犯罪被害人的自诉程序保护、未成年的犯罪被害人、性犯罪被害人、恐怖主义犯罪被害人、无被害人犯罪以及中国传统司法中的犯罪被害人。
犯罪被害人十五讲 目录
**讲 犯罪被害人的含义与分类 一、犯罪被害人的含义 / 二、犯罪被害人的类型 / 三、案例分析 / 第二讲 被害性与被害预防 一、被害性的含义 / 二、被害性的特征 / 三、被害预防的概念 / 四、被害预防与犯罪预防的关系 / 五、被害预防的实施 / 六、案例分析 / 第三讲 犯罪被害人与犯罪人的关系 一、犯罪被害人与犯罪人的互动关系 / 二、犯罪被害人与犯罪人的角色转换关系 / 三、认识犯罪被害人与犯罪人的关系的意义 / 四、案例分析 / 第四讲 犯罪被害人责任 一、被害人责任的含义 / 二、被害人责任的理论依据 / 三、被害人责任对定罪量刑的影响 / 四、案例分析 / 第五讲 犯罪被害人承诺 一、被害人承诺概述 / 二、被害人承诺的理论基础 / 三、被害人承诺的成立条件 / 四、被害人的推定承诺 / 五、案例分析 / 第六讲 被害赔偿与被害补偿 一、被害赔偿概述 / 二、我国的被害赔偿制度 / 三、被害补偿的理论基础与我国的实践 / 四、我国被害补偿制度的建构 / 五、案例分析 / 第七讲 被害援助 一、被害援助的含义 / 二、被害援助的主体 / 三、被害援助的内容 / 四、我国犯罪被害人社会援助的制约性因素 / 五、案例分析 / 第八讲 犯罪被害人与恢复性司法 一、恢复性司法视阈下被害人地位的复归 / 二、恢复性司法视阈下被害人参与的理论基础 / 三、恢复性司法视阈下被害人参与的运作模式 / 四、恢复性司法视阈下被害人参与的诉讼阶段 / 五、恢复性司法视阈下被害人参与的案件范围 / 六、案例分析 / 第九讲 犯罪被害人的诉讼地位 一、犯罪被害人诉讼地位的历史变迁 / 二、犯罪被害人诉讼地位的理论依据 / 三、世界主要国家的犯罪被害人诉讼地位 / 四、我国犯罪被害人的诉讼地位 / 五、案例分析 / 第十讲 犯罪被害人的自诉程序保护 一、刑事自诉制度概况 / 二、刑事自诉权行使的主体 / 三、刑事自诉案件的范围 / 四、刑事自诉案件的审判 / 五、案例分析 / 第十一讲 未成年的犯罪被害人 一、未成年的犯罪被害人概述 / 二、未成年被害人的被害原因 / 三、未成年被害人的权利保护 / 四、案例分析 / 第十二讲 性犯罪被害人 一、性犯罪概况 / 二、性犯罪被害人被害性的构成因素 / 三、认识性犯罪被害人被害性的意义 / 四、性犯罪被害人的心理特征 / 五、性犯罪被害人的特别保护 / 六、案例分析 / 第十三讲 恐怖主义犯罪被害人 一、恐怖主义犯罪的概念 / 二、恐怖主义犯罪被害人的特征 / 三、恐怖主义犯罪被害人的救济 / 四、恐怖主义犯罪的被害预防 / 五、案例分析 / 第十四讲 无被害人犯罪 一、无被害人犯罪的概念 / 二、无被害人犯罪的主要类型 / 三、我国无被害人犯罪的立法现状与理论争议 / 四、案例分析 / 第十五讲 中国传统司法中的犯罪被害人 一、被害人的复仇权利 / 二、被害人的告诉与作证 / 三、被害人对定罪量刑的影响 / 四、被害人的和解权利 / 五、保护被害人的制度 / 六、案例分析 /
犯罪被害人十五讲 作者简介
骆群
法学博士,博士后,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挂职)。已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或转摘。已出版专著《弱势的镜像:社区矫正对象社会排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