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刑事电子邮件证据论

  2020-06-17 00:00:00  

刑事电子邮件证据论 本书特色

  庄乾龙编著的《刑事电子邮件证据论》采用类型化的研究方法,以电子邮件证据的技术特征为中心,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刑事电子邮件证据进行了不同类型的划分。这在证据法学研究领域。甚至在整个刑事诉讼法研究领域内都是一种开创。类型化研究方法的创新意义不仅仅是对传统研究方法的突破。更为重要的是以另一种崭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技术革命下的电子邮件等电子证据对传统证据理论的冲击。此独特的研究方法得出的结论也异于传统的研究结果,为我们对电子邮件等电子证据问题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认识。

刑事电子邮件证据论 目录

导 论
**章 电子证据对传统证据理论的冲击与应对
**节 电子证据对传统证据理论的冲击
一、电子证据对证据概念的适度拓展
二、电子证据对传统证据规则内涵的扩充
三、电子证据对传统证据法基本原则内涵的丰富
第二节 技术手段与法律规制的冲突与磨合
第三节 “现实”走进“虚拟”的可能性进路
第二章 电子邮件证据基本概念界定
**节 电子邮件证据概念解读:主体与系统
一、电子邮件概念的界定
二、电子邮件证据的特点
三、传统证据概念对电子邮件证据的不适当限缩
四、系统因素引入对传统证据的冲击
五、主体与系统的互动:电子邮件证据概念的生成
第二节 电子邮件证据的法律地位
一、电子邮件证据的司法现实地位
二、电子邮件证据的法律应然地位
第三节 电子邮件证据的构成
第四节 证据法理念下的电子邮件证据审视
一、惩罚犯罪与电子邮件证据:虚拟世界“异化”之可能
二、保障人权与电子邮件证据:对“异化”钳制之构想
第五节 电子邮件证据对传统证据概念的新诠释
第三章 电子邮件证据分类研究萌芽与研究意义
**节 分类研究之萌芽
第二节 分类研究之意义
第三节 电子邮件证据分类研究内容
第四章 加密电子邮件证据与非加密电子邮件证据
**节 “加密”技术之类型化判断
一、对称密钥加密
二、非对称密钥加密
三、数字签名
四、数字证书
第二节 “加密”对电子邮件证据力的影响
一、形式侧面的影响:证据能力的审查判断
二、实质内容的影响:证明力大小的审查判断
第三节 “立法”与“技术”之问的冲突与协调:以刑事侦查取证为核心的分析
一、“加密”邮件形成的二律悖反现象
二、“加密”电子邮件刑事证据的立法抉择
第五章 常规电子邮件证据与垃圾电子邮件证据
**节 垃圾电子邮件概念评析
一、垃圾电子邮件概念展示
二、垃圾电子邮件概念评析
第二节 判断标准的二元化:垃圾电子邮件的界定
一、基于主体的判断
二、基于技术的判断
第三节 区分的刑事证据法律效果:权利与权力的博弈
一、常规电子邮件证据:合理隐私期待权的保护
二、垃圾电子邮件证据:保障“权力”的有效运行
第四节 现实与展望:垃圾电子邮件证据的法律规范
一、我国垃圾电子邮件立法现状
二、法律展望:垃圾电子邮件犯罪证据
第六章 动态电子邮件证据与静态电子邮件证据
**节 传输状态:动态与静态的划分标准
一、“传输”的工作原理:分层技术
二、“传输”的判断标准:技术与法律的结合
第二节 划分依据:证据内容的殊异
一、动态电子邮件证据:秘密监控视野下的证据问题
二、静态电子邮件证据:一般搜查取证下的证据问题
第三节 证据内容差异的延伸影响:侦查取证手段的异化
一、侦查手段异化之表征
二、侦查手段异化之矫正
第七章 安全电子邮件证据与病毒电子邮件证据
**节 判断标准:技术实质与外在形式的双重性
一、证明载体
二、证明方式
第二节 次生电子邮件证据:感染性病毒电子邮件证据之证据能力
一、“病原体”式电子邮件证据之证据能力分析
二、“输入”(取证)式感染性电子邮件证据之证据能力:接受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检验
第三节 感染性病毒电子邮件证据之转化对证据能力与证明力的影响
一、转化之一:安全电子邮件证据之证据能力与证明力
二、转化之二:非安全电子邮件证据之证据能力与证明力
第八章 有声电子邮件证据与无声电子邮件证据
**节 有声电子邮件证据概念界定
一、与视听资料证据的区别:邮件服务器的有无
二、有声电子邮件证据的本质:多种服务器的合成
第二节 有声电子邮件证据关联主客体的有限扩张
一、有声电子邮件关涉主体的有限扩张:对证据交换的影响
二、有声电子邮件关涉客体的有限扩张:语音合成技术对证明力的影响
第三节 有声电子邮件证据的法律规范
一、有声电子邮件证据关涉主体方面
二、有声电子邮件证据关涉客体方面
第九章 局域网电子邮件证据与广域网络电子邮件证据
**节 电子邮件“生存环境”:客户端是否特定为标准的划分
一、局域网电子邮件用户的特定性
二、广域网电子邮件用户的公开性
第二节 网络拓扑结构造成电子邮件证据的差异
一、局域网电子邮件拓扑结构:结构简单性与对外封闭性——查证犯罪的直接性
二、广域网电子邮件拓扑结构:结构复杂性与对外开放性——查证犯罪的间接性
第三节 狭义刑事推定在电子邮件证据中的有限适用
一、适用环境:局域网
二、适用条件:严格的保密性与可接受的适用政策
第四节 广义刑事推定在电子邮件证据中的广泛适用
一、可靠性之推定
二、确定性之级别构建
三、事实性推定之运用
结语 我国电子邮件刑事证据立法的现状归纳与完善思路
**节 刑事电子邮件证据立法现状归纳与评析
第二节 刑事电子邮件证据立法的完善思路
一、刑事电子邮件证据立法的背景考察
二、刑事电子邮件证据制度保障性法律的构建与完善
三、刑事电子邮件证据法律的构建与完善
参考文献
索 引
后记

刑事电子邮件证据论 作者简介

         庄乾龙,山东莒南人,法学博士。2002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05毕业于烟台大学法学院,201 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获得法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刑事诉讼法与证据法。2005~2012年任教于山东工商学院法学院,2012年进入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主攻刑法方向。在《法商研究》《中国刑事法杂志》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境外卧底侦查比较研究》专著一部,先后参与编写《刑法案例题解》《刑法分则案例教程》《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新态势研究》《王作富刑法思想述评》等多部著作。

刑事电子邮件证据论

http://www.00-edu.com/tushu/sh1/202006/2568937.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