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知识产权的正当性分析(法理和人权法的视角)

  2020-06-17 00:00:00  

知识产权的正当性分析(法理和人权法的视角) 内容简介

知识产权和私权与公权属性分析表明,知识产权兼有鼓励知识创造与促进知识传播、保障知识专有与实现信息共享等两方面人权价值基础。知识产权需要权衡私权与公权并确立其人权人价值基础,才能具有实质正当性。知识产权的认同危机及其正当性反思,反映了现行制度运行中形式正当性与实质正当性的背离及其人权价值理念的缺失,对产权制度变迁的法社会学考察表明,近代工业革命以来科技资本化及其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知识产权资本化及其全球化趋势,也引发了知识产权的认同危机及其正当性之形式与实质的背离。

知识产权的正当性分析(法理和人权法的视角) 目录

总序
绪言
**章 知识产权的私权属性及其正当性根据
 一、从工业革命透析知识产权之私权正当性
 二、知识产权制度变迁的必然性:历史正当性
 三、知识产权制度创新的必要性:经济正当性
第二章 知识产权的正当性追问及其人权属性
 一、知识产权的负价值功能与正当性反思
 二、知识产权的正当性追问与私权性论争
 三、知识产权的正当性价值目标与人权属性
第三章 知识产权正当性面临的社会挑战
 一、科技经济发展与产权制度变迁
 二、科技经济发展对知识产权正当性的挑战
 三、当代知识产权的制度回应及其实证考察
第四章 知识产权正当性的法哲学反思
一、自然权利理论
二、功利主义理论
 三、马克思运动价值论
 四、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
第五章 知识产权正当性的价值取向与制度选择
 一、知识产权正当性与两种正义价值观
 二、知识产权之正当性实现中的主权与人权
 三、知识产权之实质正当性及其在中国的实现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知识产权的正当性分析(法理和人权法的视角) 节选

nbsp;   序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止于至
善”四字,正是百年名校东南大学的校训。在历史上,百年名校东
南大学曾经赢得“北大以文史哲著称、东大以科学名世”之美誉。
而今,东南大学正秉承校训精神,不断追求,锐意进取,力图突破
以往在理工科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效,并朝着以工科为特色,多
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方向奋力前行。1995年,东南大学恢
复法学专业、成立法律系;2006年9月,东南大学正式重建法学
院。通过创办法学院并大力发展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东南大学正
不断体现着集中华人文精神与希腊科学精神为一体的“止于至
善”校训之理念,不达“至善”境界,永不止步。
    东南大学法学院虽然恢复重建时日尚短,然而,东大法学却
已历经百年淳厚学术传统之浸润。东大法学肇始于民国时期
1928年正式成立的中央大学法学院,首任院长为民国时期著名法
学家谢冠生教授。昔日的中大法学院人才荟萃,名流云集,为东
南法学一时之冠。学界、政界著名人物韩忠谟、钱端升、杨兆龙、
梅仲协、史尚宽、刘克镌、曾劭勋、黄正铭、金国鼎、范馨香、韩德培
等,或曾任职于或曾就学于中央大学法学院,缔造了东南大学法
学数十年的辉煌。
    感念先贤中大法学精神,激励当下东大法学学人。当今中
国,政治昌明,民生安定;经济腾飞,法治发达。东大法学如何在
此盛世之下为中国的法治建设添薪加火,对当下中国法治与及经
 济建设中的重大法律课题作出创造性回应,乃今日东大法学学人
所面临的历史使命。“东南大学法学文库”作为肩负这一历史使
命而推出的一套法律丛书,以为社会贡献一批有分量的法学作品
为己任,以促进法学的繁荣发展为目的,勉力为我国法制现代化
建设尽绵薄之力。
    通过出版“东南大学法学文库”,亦使社会各界加深对东大法
学的了解。当今中国,法学出版物急剧增多,各法学院专业院校
纷纷推出了体现自身学术风格的法学丛书。然而,这只表明今日
社会文明之昌明和法律文化发展之鼎盛,而不代表法学理论著作
的社会需求已经饱和。事实上,与飞速发展的我国政治经济生活
相比,我国法学理论研究成果的质量与数量都有待提升。金陵古
城作为位于当今中国经济*为发达、市场*为广阔、活力*为强
盛的长江三角洲中心之腹地,也要求生于斯长于斯的东大法学在
法治经济强劲发展的当下时代发出自己的声音。东大法学文库
可谓应时而生!众多法学著述的存在不但使东大法学文库的出
版平添了百舸争流的竞争意味,也象征着中国法学事业的锦绣篇
章又添繁花。通过出版法学文库,使东大法学的学术风貌能够以
一种整体的、持续的方式呈现给大家,使社会各界加深对东南大
学法学的了解,使以科学名世的东南大学在法科领域再现奇葩!
通过出版文库的方式,也答谢所有曾经关心和支持过东大法学发
展的前辈和朋友!毕竟,无论是东大法学学人还是东大法学院本
身,都需要社会和学界各方面的关爱和帮助!
    本套文库的选题涉及法哲学与法理学、宪法与行政法、民法
与商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国际法等法学各个领域。选题范
围面向东南大学法学院全体教师征集稿源,重点出版优秀的法学
博士毕业论文、省部级以上的课题结项成果以及具有创见性的专
题论著。本文库坚持以质取文,拒绝平庸之作,确保该文库的高
 品位、高质量。凡纳入本文库出版的著作必须由作者本人提出书
面申请,经由编委会就专著内容、学术规范等方面意见综合确定。
我们希望,本文库能够成为东大法学高层次理论成果得以稳定持
续成长的一方园地,成为集中展现东大法学学术传统与今日法学
原创力学术作品的窗口!    
    “百年难得百家评,郁郁文哉动石城。虎踞龙蟠今胜昔,千秋
学术在金陵。”期望东大法学文库的出版能够成为东大法学事业
恢复重建的标志,并能延续东大法学的人文传统,超越过往,引领
一新时代的法治精神!
    《东南大学法学文库》编委会
    2007年6月26日
   第三章  知识产权正当性
    面临的社会挑战
    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指出,法律发展往往要受到包括政治、经
济、科技与文化等诸多社会性因素之广泛影响。当代知识产权制度
发展过程中其正当性势必要受到来自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
尖端化等的各种社会挑战。不过,知识产权制度起源与变迁的社会
历史必然性已经表明,科技进步及其社会经济生产力发展在推动社
会经济关系与政治法律制度变革中富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力。当代科
技经济一体化及其全球化的社会发展在推动知识产权制度变迁过程
中已经引起了知识产权保护与人权保障机制间的冲突,从而使知识
产权正当性面临新的挑战。因此,本章试图透过科技经济发展这一
社会性因素影响,为知识产权的正当性反思提供一个更加具体的考
察进路。
    一、科技经济发展与产权制度变迁
    当代社会中科技经济业已呈现出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科技与经
济全球化等发展概貌。其中,科技与经济一体化在当代社会又突出
表现为科学与技术一体化、科学与技术资本化的不断加速化趋势,而
科技与经济全球化则突出体现为一元化趋势与多元化格局之交相并
存。从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看来,这种科技经济发展概貌势必会对
(知识)产权制度变迁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对知识产权的正当性构成
现实挑战。
     (一)科技与经济的一体化
    1.科学技术的一体化
    传统意义上的科学活动主要是揭示自然规律即认识自然,而技
术活动则是运用自然规律即改造自然,科学研究“是什么”,技术探
索“怎么做”。科学一般以系统地理解世界为目的,是对人类知识的
一种系统的整理和思考,在古代这种活动往往专属于有闲的贵族哲
学家,旨在满足人们认识自然的精神上的需要。而技术不过是平民
工匠的生产工艺技巧的经验积累,旨在满足人们改造自然的物质上
的需要。其实,早在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在其《修辞术》**卷
里就把“技术”与“科学”做了区分:技术是对个别事物的观察和研
究,而科学(在亚里士多德的语汇里“科学”被叫做“知识”)则以一
般事物为观察研究对象。①也就是说,科学理论知识是抽象的,而应
用技术知识则是具体的。据此,科学是指人类对普遍的自然规律和
社会规律的认识,而技术则是建立在科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有目的
的生产活动所使用的方法和工艺的总和,是一项有创见的思想在
“物品上的形象化”,②如一种机械、一个产品配方等。
    事实上,在古代甚至在前资本主义时期,科学和技术联系并不紧
密。其时,技术的进步全凭经验摸索和传统技艺的提高和改进,虽然
也可能符合科学原理,但并非依据科学理论而产生。科学原理即便
被应用于生产,也只是偶然的和不自觉的行为。相对于生产实践而
言,科学理论往往是落后的,至多不过是实践过程中所积累经验材料
的概括与总结。③但是,随着近代以来工业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入展
开,技术进步日益有赖于以科学理论为基础,而科学进步也日益有赖
于以技术工具为条件的现代科学实验,出现了科学与技术相互渗透
即所谓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以及科学技术一体化的趋势。科学
技术一体化表现为科学发展面向技术运用和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
日益依赖于科学进步。
    科学技术一体化趋势可以从人类近代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的历
程中得到有力证明。**次科学革命发生于哥白尼到牛顿时期,即
16世纪40年代到17世纪末,产生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随
后发生了始自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以“蒸汽和钢铁时代”著
称的**次技术革命,它以纺织机械的革新为起点,以蒸汽机的发明
和应用为标志。第二次科学革命发生于19世纪中叶,以热力学、电
磁学、化学、生物学为代表;嗣后爆发了始自19世纪末到20世纪之
交的以“电气、化学和汽车工业时代”著称、以电力技术为主导的第
二次技术革命。第三次科学革命自19世纪末物理学革命(以物理
学领域的三大发现为标志,即x射线、放射性现象和电子的发现)
始,到20世纪40年代前后,这是以现代宇宙学、分子生物学、系统科
学、软科学的产生为重要内容,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相互
渗透形成交叉学科为特征。因而自20世纪40年代起发生了人类史
上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史称现代技术革命。第三次技术革命有两个
阶段:①**阶段为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以原子能核技术、半
导体计算机技术、空间通信技术的应用为标志;第二个阶段自20世
纪70年代以来,以微电子技术、生物技术、空间宇航技术、信息技术
等高技术群的出现为标志,史称新技术革命。可见,三次技术革命均
是以科学革命为先导,而每一次技术革命又为下一次科学革命或科
学进步提供了必要的准备条件。



知识产权的正当性分析(法理和人权法的视角) 作者简介

胡朝阳,男,汉族,1966年12月生,法学博士,东南大学法学副教授,法理法史教研室副主任,硕士生导师。

知识产权的正当性分析(法理和人权法的视角)

http://www.00-edu.com/tushu/sh1/202006/2574172.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