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中国哲学与文化:第十七辑:No.17:劳思光哲学:The philosophy of Lao Sze-kwang

  2020-06-18 00:00:00  

中国哲学与文化:第十七辑:No.17:劳思光哲学:The philosophy of Lao Sze-kwang 本书特色

本辑共收论文七篇。四篇主题论文都是围绕劳思光展开的。李明辉以“穷智见德”来概括劳思光的思想,并追溯了此说在康德思想中的渊源。沈享民的文章商榷了劳思光对戴震哲学的批评。郭朝顺的文章从澄清佛教缘起法的涵义,来响应劳思光对佛教的批评。这三篇文章都聚焦于劳思光的哲学思想。王隆升的文章则分析了劳思光的诗作。本辑专论收有两文。东方朔的文章分析了《荀子》“有治人,无治法”一语所蕴含的思想。陈立胜的文章试图展现潘平格对宋明理学工夫论建构的一面。新叶林收有张星一文,探究了儒学的接引智慧。

中国哲学与文化:第十七辑:No.17:劳思光哲学:The philosophy of Lao Sze-kwang 内容简介

本辑所收的主题论文围绕劳思光展开,可助读者了解劳思光的思想与志趣。

中国哲学与文化:第十七辑:No.17:劳思光哲学:The philosophy of Lao Sze-kwang 目录

主题论文:劳思光哲学
“穷智见德”——劳思光先生的思想纲领 李明辉
劳思光批判戴震哲学之重估 沈享民
从“缘起法”的哲学思维回应劳思光先生对佛教的评判 郭朝顺
清透与孤寒的双重况味——从“劳思光文学”的讨论出发,论韦斋诗的生命印记 王隆升

专 论
“有治人”与“无治法”——荀子论权威与秩序的实现 东方朔
“无工夫之工夫”:潘平格出场的历史意义 陈立胜

新叶林
儒学的接引智慧 张 星

编后语
劳思光哲学 郑宗义

稿 约

中国哲学与文化:第十七辑:No.17:劳思光哲学:The philosophy of Lao Sze-kwang 作者简介

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于2005年成立,刘笑敢教授及信广来教授为荣誉主任,并由郑宗义教授及姚治华教授分别担任正副主任。中心通过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学者访问计划及出版期刊,致力于组织与推动新课题、新方法、新领域、新资料的探索与研究,提升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的学术水平和促进学术交流。
郑宗义,1995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现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热爱教学与研究,信奉孔子之言:“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中国哲学与文化:第十七辑:No.17:劳思光哲学:The philosophy of Lao Sze-kwang

http://www.00-edu.com/tushu/sh1/202006/2575909.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