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道之沉思:老子哲学研究

  2020-06-18 00:00:00  

道之沉思:老子哲学研究 本书特色

《道之沉思:老子哲学思想研究》以追问“老子之道究竟是什么”为主线,通过诠释《老子》一书“道”“无”“有”“反”“知”“自然”“无为”“不争”“慈”“俭”等概念,分析了老子的“本原之道”“理则之道”“境界之道”“自然之道”“无为之道”“反之道”“柔静之道”的思想内涵,论证了老子的道论、辩证论、人生论、政治论以及道家与道教的关系,揭示了老子哲学独具特色的历史地位及其现代价值。

道之沉思:老子哲学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紧扣《老子》文本, 细致入微地分析了《老子》中老子的足额学思想观念, 力图呈现老子思想的面貌及其特质。本书深刻地揭示了“道”的观念渊源及其哲学意义, 全面系统地考察了老子“知常”“同道”的认识论思想、“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法思想、“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和修道进德的人生哲学等。

道之沉思:老子哲学研究 目录

目录
**章 老子其人其书 1
**节 老子其人 1
第二节 老子其书 7
第二章 “道”的观念渊源及其哲学意义 10
**节 “道”的文字学根源 10
第二节 “道”的观念取代“天”的观念 11
第三节 本原之“道”是由原始的阴阳、五行观念上升、抽象而来 13
第三章 “道”的含义 15
**节 本原之道 15
第二节 境界之道 17
第三节 理则之道 18
第四章 “反”之道释义 21
第五章 “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法思想 27
**节 相反之反——对立统一关系的揭示 27
第二节 往返之“反”——对立面的转化形式及其方向 31
第三节 老子辩证法的特点与意义 36
第六章 “道法自然”之真义 38
第七章 “知常”“同道”的认识论思想 46
**节 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 46
第二节 认识方法——“闻见”“袭明”“玄鉴” 48
第三节 “同道”“行道”的认识目的 53
第八章 理想人格与人生实践 56
**节 理想人格——圣人的特征 56
第二节 理想人格——圣人的修养方法 59
第三节 理想人格——圣人的处世之道 63
第九章 “爱”的四重含义 69
**节 “大道”之爱 69
第二节 “仁慈”之爱 70
第三节 “正义”之爱 72
第四节 “和平”之爱 75
第十章 “无为而治”的政治理想 77
**节 无事:“无为”即“无事” 79
第二节 清静:“无为”即“清静” 79
第三节 无欲:“无为”即“无欲” 80
第四节 柔弱:“无为”即“柔弱” 80
第五节 见微:“无为”即“见微” 81
第十一章 “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 84
**节 对天下无道的批判 84
第二节 “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87
第十二章 道家与道教的生死观 92
**节 老庄道家自然主义的生死观 92
第二节 道教“我命在我”的长生成仙说 94
第三节 道教的修道养生观 97
第十三章 道教的世俗性 102
**节 神灵信仰的世俗性 102
第二节 不以“出世”为目的的入世性 104
第三节 没有“灵魂”救赎的长生成仙之追求 105
第四节 道教过度世俗化的拯救之道 107
第十四章 老子思想的现代价值 109
参考文献 111
附录 王弼本《老子》释文 115 道之沉思:老子哲学研究

http://www.00-edu.com/tushu/sh1/202006/2577058.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