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全三册)-增订版 本书特色
角度与方法 本书的主题是中国思想史研究方法。本卷的几讲主要讨论现代西方新理论和新方法如何运用到中国思想史的研究中,包括年鉴学派、福柯和后现代历史学;并讨论什么可以成为思想史的资料,包括考古发现、图像,甚至地图。作者以此提供了一套不同于以往哲学史、思想史研究的新方法,希望青年学生们借此对习以为常的观念进行“陌生化”的再思考,并由此走入一个离开思想史研究套路的新空间。 二编:在思想史的周围 思想史不只是要讨论思想,还要讨论思想的历史背景、知识基础以及成为制度的过程,所以,它总是和政治、社会、生活的大千世界相关联,它无法画地为牢,也无法自己的边界。本卷的几讲把思想史研究的视野横着放大到文化史、知识史、法律史等各个方面,还竖着放入不同的研究时段。在不同的研究视域中,思想史也将呈现出不同的图景。这正是“无边的思想史”的题中之义,因为,思想恰恰就是存在于等
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全三册)-增订版 目录
●初编:视野·角度与方法 2018年修订新版序言 2005年版自序 引言:近年来文史研究领域的新变 讲:法国年鉴学派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第二讲:福柯的理论与中国思想史研究 第三讲:后现代历史学的洞见与不见 第四讲:什么可以成为思想史的资料? 第五讲:近年来的考古新发现与思想史研究 第六讲:关于图像的思想史研究 第七讲:作为思想史资料的古中国舆图 【附录】思想史为什么在当代中国如此重要? 二编:在思想史的周围 引言:在思想史的周围开拓 讲:文化史、文明史与思想史:以宋代中国的历史为例 第二讲:知识史与思想史:以西洋天学进入中国及其对传统思想的影响为例 第三讲:在法律史、社会史与思想史之间:以传统社会中白天与黑夜的时间分配为例 第四讲:观念史的研究方法:以陆九渊的“东海西海,心同理同”为例 第五讲:文化史与思想史研究的“视域”转换:以“唐宋”、“宋明”不同研究范式为例 第六讲:思想史研究中的加法与减法 第七讲:思想史研究方法的变化:以日本学者研究日本近代思想史为例 【附录】:想象的边界:关于文史研究的学术规范 三编:博士生的四堂讨论课 引言 讲:从“唐宋变革论”说到宋代思想史与文化史研究 第二讲:历史学意义上的新思想史 第三讲:“前近代”、“亚洲出发思考”与“作为方法的中国” 第四讲:清代学术史与思想史的再认识 附录:从学术书评到研究综述的写法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