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心之道-心文化与心理学视域中的精神家园问题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是从中国传统心文化与现代心理学相结合的角度,探讨当代社会精神家园问题。在当前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发展显著失衡、精神心理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加强精神家园问题研究及精神家园建设已成为一项紧迫任务。其中所关涉的精神心理现象是*为复杂深奥的现象之一,而对此探究*为深入详尽者当属以儒道佛为主流的中国传统心文化,以及现代心理学中的精神分析、人本主义、超个人心理学等流派。为此,本书尝试汲取东方传统心灵智慧与西方心理学的相关思想与方法,探索现代社会精神家园问题研究与解决的新视角。
安心之道-心文化与心理学视域中的精神家园问题研究 目录
导论……………………………………………………………………(1)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1)
二研究的意义………………………………………………………(3)
三主要内容和基本思路……………………………………………(5)
四基本观点及可能创新之处………………………………………(7)
**章精神、精神需要与精神家园…………………………………(9)
一心文化与心理学对“精神冶的理解……………………………(9)
(一)心文化的理解……………………………………………(10)
(二)心理学的理解……………………………………………(11)
二心安是归处:精神需要与精神家园……………………………(13)
(一)精神家园关涉人的精神需要………………………………(14)
(二)内在价值与精神家园……………………………………(15)
(三)精神家园是“安心之道冶………………………………(18)
第二章心、心文化与精神家园………………………………………(22)
一从汉语言文字管窥“心冶与心文化……………………………(23)
(一)“心冶义探源………………………………………………(23)
(二)“心(忄)冶部汉字蕴含的心理思想……………………(25)
(三)“心冶字词组蕴含的心理思想……………………………(28)
二体用、工夫与境界:哲学视域中的“心冶与心文化……………(30)
(一)心之体用…………………………………………………(31)
(二)心之工夫…………………………………………………(37)
(三)心之境界与精神家园……………………………………(41)
三内在超越:宗教和心理学视域中的心文化与精神家园…………(45)
2安心之道
(一)内外之间与天人之际:中西“超越冶路径之殊异……………………………………………………(45)
(二)心性修养工夫:内在超越的根据与途径…………………(50)
(三)内在超越对精神家园问题的启示…………………………(53)
第三章儒家心文化与精神家园………………………………………(59)
一孔子的心文化与精神家园………………………………………(60)
(一)仁、礼乐与心之体用……………………………………(61)
(二)心性与天命………………………………………………(68)
(三)下学而上达:孔子的内学工夫论…………………………(72)
(四)仁者安仁:孔子的境界论及其对精神家园的启示………(77)
二孟子的心文化与精神家园………………………………………(81)
(一)从仁学到心学:孟子的“本心冶论………………………(82)
(二)反求诸己:孟子的工夫论…………………………………(89)
(三)尽心知性知天:孟子的境界论及其对精神家园的启示………………………………………………………(95)
第四章道家心文化与精神家园……………………………………(101)
一老子的心文化与精神家园………………………………………(103)
(一)有无同出:道混万物而为一………………………………(103)
(二)有为失道:人心惟危愚之始………………………………(106)
(三)无为返道:圣人无心天下归………………………………(110)
(四)不为而成:长善救失无形迹………………………………(113)
(五)道与精神家园……………………………………………(116)
二庄子的心文化与精神家园………………………………………(117)
(一)从道到心:《庄子》的精神世界…………………………(118)
(二)心斋坐忘:庄子的工夫论…………………………………(126)
(三)真人与逍遥:庄子的境界论及其对精神家园的启示……(130)
第五章佛教心文化与精神家园……………………………………(140)
一禅宗心文化与精神家园…………………………………………(143)
(一)即心即佛的心体论………………………………………(144)
(二)顿悟成佛的工夫论………………………………………(149)
(三)圆融不二的境界论………………………………………(155)
目录3
(四)禅宗心文化对精神家园的启示……………………………(158)
二净土宗心文化与精神家园………………………………………(162)
(一)从印度到汉地:弥陀净土信仰的历史传播………………(163)
(二)从慧远到善导:净土宗的立宗进程………………………(165)
(三)从佛国净土到人间净土:弥陀信仰形态的演变…………(168)
(四)从宗教信仰到精神家园:净土宗心文化的现实意义……(171)
第六章探索精神深处的家园:从行为主义到精神分析…………(176)
一意识与行为:心理学对“心冶的科学研究及其反思……………(178)
(一)走向科学:早期心理学对意识的探索……………………(178)
(二)无“心冶的心理学:行为主义与心理学科学化的极端……(181)
(三)对科学心理学的评价与反思………………………………(185)
二走向精神家园:精神分析对“心冶的深度探索………………(191)
(一)潜意识:发现心中的“新大陆冶…………………………(191)
(二)本能决定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科学情结……………(194)
(三)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评价与反思…………………(196)
三集体潜意识: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与精神家园…………………(199)
(一)荣格及其分析心理学思想的形成…………………………(199)
(二)荣格的原型理论…………………………………………(204)
(三)荣格的心理发展与心理治疗思想…………………………(207)
(四)荣格心理学与心文化的比较及其对精神家园的启示……(211)
第七章人性能达的境界:人本主义、超个人心理学与精神家园……………………………………………………(222)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的背景及其基本观点……………………(222)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223)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的理论背景…………………………(224)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228)
二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231)
(一)需要层次理论及其人性观…………………………………(232)
(二)自我实现理论……………………………………………(235)
(三)高峰体验理论……………………………………………(240)
三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243)
4安心之道
(一)“以来访者为中心冶的心理治疗观………………………(243)
(二)“以学生为中心冶的教育教学观…………………………(245)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心文化的比较及其对精神家园的启示…………………………………………………(250)
四超个人心理学与精神家园………………………………………(257)
(一)超越人本主义:马斯洛与超个人心理学的形成…………(257)
(二)超越与整合:超个人心理学的主要观点…………………(260)
(三)意识光谱与大心境界:威尔伯的超个人心理学思想……(266)
(四)超个人心理学与心文化的比较及其对精神家园的启示…(272)
第八章心文化与心理学视域中的人类精神家园建设…………………(275)
一此心不安:当代社会的精神危机与人类精神家园的失落………(276)
(一)精神危机:当代社会精神家园的失落……………………(277)
(二)精神危机背景下心理治疗的兴起及其不足………………(278)
二精神家园失落的原因分析………………………………………(280)
(一)遗忘精神需要:精神家园失落的直接原因………………(280)
(二)“二元论冶与“碎片化冶:精神家园失落的根本原因……………………………………………………(282)
三心文化、心理学与人类精神家园的重建………………………(286)
(一)内在超越:心文化在重建人类精神家园中的意义………(287)
(二)心文化与心理学:重返人类精神家园的必由之路………(289)
第九章心文化价值体系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292)
一民族精神家园的现状及其原因探析……………………………(292)
(一)民族精神家园的现状……………………………………(293)
(二)原因探析…………………………………………………(293)
(三)心理治疗的本土化及其局限………………………………(295)
二心文化与当代文化价值观的融合:民族精神家园的
根基………………………………………………………………(296)
(一)“天人合一冶的和谐观……………………………………(297)
(二)心安是福的幸福观………………………………………(298)
(三)德福统一的公正观………………………………………(299)
(四)知命自强的自由观………………………………………(300)
目录5
(五)“转凡成圣冶的人本观……………………………………(302)
三心文化教育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303)
(一)内在教育理念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303)
(二)心文化教育的内容与方式初探……………………………(307)
第十章正念禅定:心文化视角下的心理治疗与个体精神家园建设……………………………………………………………(310)
一心文化与现代科学的心念观……………………………………(310)
(一)心文化的心念观…………………………………………(311)
(二)现代科学的心念观………………………………………(314)
(三)心念与修心………………………………………………(316)
二禅定与正念:心文化的阐释……………………………………(318)
(一)佛教心文化关于禅定的解释………………………………(319)
(二)佛教心文化关于正念的阐释………………………………(321)
(三)儒道心文化视野中的禅定和正念…………………………(323)
三正念疗法:心理治疗对正念禅定的借鉴与个体精神家园建设…………………………………………………………(324)
(一)超越传统心理治疗………………………………………(325)
(二)正念禅定的身心效应……………………………………(326)
(三)正念禅定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328)
(四)反思与展望:个体精神家园建设与心理治疗的本土化……………………………………………………(330)
后记回家的路………………………………………………………(333)
安心之道-心文化与心理学视域中的精神家园问题研究 作者简介
彭鹏,男,河南息县人,西北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心理学与中国哲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近年来主要致力于东方心文化与西方心理学的比较研究,以“处处安心,事事尽心,时时观心,念念净心”自励,以学习与弘扬中国传统心灵智慧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