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新批判主义

  2020-06-18 00:00:00  

新批判主义 本书特色

1对当代人生、社会问题的深刻讲解,正如叔本华的《人生智慧》、培根和他的《随笔》对那个时代的解读。
2邓晓芒——一位拥趸遍天下的哲学家。邓晓芒作为哲学家、哲学教师在当代大学生中有很高的人气,讲座场场爆满,场场窗外都挤满了听众。
3深刻思想。蕴藏对新保守主义的客观批判和反思,深层发掘新启蒙运动存在的价值。
4适合喜爱思考的当代青年。

新批判主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系列有关中西文化、社会与历史的思想随笔集,讨论了法制、伦理、人生观、生死观、自由、信仰和伪善等问题,批判了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种种弊端,为 现代中国人文精神的重建,以及中国人在自由、正义、平等、博爱、理性等价值观的启蒙,提供了独特的立场和视角。

新批判主义 目录

第三版序?/?1


第二版序?/?3


前言?继承五四,超越五四?/?7


?????——新批判主义宣言



回顾与前瞻?/?1


孤独的鲁迅?/?3


鲁迅精神与新批判主义?/?13


再谈新保守主义的思想误区?/?21


??——与郭齐勇先生商榷


投入·比较·超越?/?27


??——谈谈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当代人文精神的现状及其出路?/?34



在思想的地平线上?/?45


对新权威主义的文化反思?/?47


五四精神的失落?/?54


??——评林毓生先生的《中国意识的危机》?


女扮男装与女权意识?/?85


新保守主义的理论与情感?/?93


??——评胡国亨先生《独共南山守中国》?


情感的位置?/?116


??——答石砩先生?


第三条道路和新批判主义?/?131


??——再答石砩先生?


何谓“霸权主义”??/?138



哲思与感悟?/?149


苏格拉底与孔子的言说方式比较?/?151


康德宗教哲学与中西人格结构?/?164


自由:人的使命?/?173


??——读弗罗姆《逃避自由》 ?


何谓真正的信仰??/?178


如何做一个现代人?/?181


后现代状态与后现代主义?/?184


做人的秘密?/?187


“古国沙文主义”的一面镜子?/?189


揭开史前艺术的奥秘?/?194


??——读《艺术人类学》?


迎着遥远的目光?/?198


中西建筑与哲学?/?210



文学的痛苦?/?215


野草与乔木?/?217


一个老诗人的迷惘?/?219


残雪与卡夫卡?/?227


《伤逝》中的文化冲突试析?/?242


童话里的思想?/?250


《月亮和六便士》的宗教意义?/?253


中国新时期作家的双重自我?/?289


作家的根在哪里??/?296


??——从《如焉》的讨论谈起


论21世纪中国文学的前景?/?309



我们这一代的沉默与思考?/?321


哲学与生命?/?323


中国人为什么没有信仰?/?330


什么是自由??/?359


论历史的本质?/?381


文化批判与哲学建构?/?408


??——访邓晓芒教授


忆奇女子萌萌?/?416


我怎么学起哲学来?/?422



附录?/?431



新批判主义 节选

孤独的鲁迅
一个民族的精神的代表人物,往往是与这个民族大多数人的精神状况背道而驰的,鲁迅也正是以他独立的人格抗拒整个国民的劣根性,而成为“民族魂”。
多年以前,曾听一位朋友谈起,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虽有数千年,但其实不过一个甲子,60年一循环。当时听后付之一笑,以为很机智,但也未必,夸张而已。不料纪念鲁迅先生逝世60周年的时候,将先生当年所作文章翻来一看,大为惊异,竟如写于昨日。
当然,就我们大多数人的感觉来说,这60年我们是大有长进的。从社会变革上看,这也是确实的。但就思想文化上说呢?的确,鲁迅时代*进步、*先锋的思潮即马克思主义取得了胜利。但那“*……”之后又是什么呢?我很怕现在那些“新”“后新”“新后新”“现代”“后现代”“后后现代”,以及“后哲学”“后文学”“后理论”等等的时髦,又要来一次对全部文化的“革命”(现在称作“解构”),而与这股势力相抗衡的,现在仿佛只有“国学家”和保守主义了。其实双方恰好是相通的:“后现代”的目标在我们这里正是回归传统。理论家们在那里争来争去,多半是为了抢话筒(争夺话语权),一旦真的抢到手,又期期艾艾说不出个所以然,只是在那里做姿态,趁机亮一回相而已。
然而,正当看客们这边鼓几下巴掌,那边打几声吆喝的时候,鲁迅先生早已被人们遗忘了。今天许多人对鲁迅的了解,大不过道听途说的那几句话,旋即就淹没在各种新说旧说之中,间或看到几篇谈鲁迅的文章,又大都是50年代的“胡风分子”和“右派”写的。年轻一代则多以为自己已超越了鲁迅老远,用不着再来捡这出不了风头的老话题了。不过,鲁迅之所以被人们忽视的更深刻的原因,还在于他的思想颇不合国民的口味。博尔赫斯曾经说过,一个民族的精神的代表人物,往往是与这个民族大多数人的精神状况背道而驰的,如莎士比亚就与英国人优雅的绅士派头相去甚远,塞万提斯无情嘲弄的正是西班牙传统的骑士精神。如果他对鲁迅有所了解,他一定会说,鲁迅也正是以他独立的人格抗拒整个国民的劣根性,而成为“民族魂”。
而这也就注定了鲁迅的孤独了。这种孤独不仅表现在没有多少人理解鲁迅方面,而且还表现在不论什么人都认为自己可以大谈一通鲁迅方面。平心而论,鲁迅在现代文学的作家中,至今还是*受关注的一位。1981年版的《鲁迅全集》16卷在15年内已印行9次,*后一次在中共中央党校图书订货会上以580元一套(涨价100%)的价格一次就订出6000套。而且,在鲁迅生前和死后,海内外对鲁迅的高度评价一直都没有中断过,甚至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鲁迅的书也不在被禁之列,相反还被利用来整倒一些人。现在的一些年轻人对鲁迅的不感兴趣,未必不是出于一种逆反心理。但这些其实都与鲁迅毫不相干。他自己历来都认为,自己的书被后人高度评价并不是一件好事,这只说明国家、民族的不幸,也说明自己白费了力气。他盼望自己的书真正被人遗忘的一天早日到来。
于是,事情便成了这样:无论我们今天是冷落鲁迅,还是抬高鲁迅,我们始终都不能进入鲁迅。鲁迅是孤独的,大众无法和他打交道(于是冷落他),他也无法和大众打交道(于是抬高他)。孤独的鲁迅只和孤独的读者打交道。要了解这一点,必须了解鲁迅的思想与任何其他思想家都不同的特殊之处。
一、自我否定的忏悔精神
鲁迅的一个*大的特点,就是他思想中那种深深的忏悔精神,那种极为敏锐的自我批判精神。人们都知道,鲁迅是五四激进的反传统主义的急先锋;但很少人指出,他的这种反传统首先是针对自己,是对自己身上传统毒素的无情的自我拷问。他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我觉得古人写在书上的可恶思想,我的心里也常有……我常常诅咒我的这思想,也希望不再见于后来的青年”(《写在〈坟〉后面》)。在《狂人日记》中,他在批判了中国传统四千年“吃人”的历史之后,笔锋一转,指向了自己:“四千年来时时吃人的地方,今天知道,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我未必无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几片肉,现在也轮到我自己”“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这种忏悔,涉及人性的根,类似于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的忏悔,即对自己“无意中”犯罪(杀父娶母)的忏悔。
中国人历来相信“不知者不为罪”。难道对不知道而做下的事也值得忏悔吗?鲁迅的回答是:是的,否则你永远也不可能知道。忏悔、反省、自我否定是**性的,“知道”或自知之明只是结果;人类心灵永远是个有待认识的谜,而不是当下即能“反身而诚”地把握的本心、本性、赤子真心或“童心”。甚至儿童即已有犯罪的萌芽(原罪),只是尚未自知罢了。鲁迅在《风筝》中记述了他少年时代折断了他弟弟快要做好的风筝的事,因为他当时认为放风筝是“没出息的孩子”干的勾当;20年后他向弟弟去忏悔,可悲的是弟弟已经完全忘得一干二净,早已不觉得痛苦,于是“无意中吃人”的事仍可以每天在我们周围悄悄地进行。《伤逝》中的忏悔精神则更加明显和强烈。这种忏悔,不是忏悔自己做了某种不符合既定道德标准的事,而恰好是忏悔自己从前自认为光明磊落的行为及其不言而喻的道德标准,即“真诚”,是对没有任何遮掩地袒露出来的一片赤诚进行忏悔。涓生和子君结合的基础是真诚,但为什么失去了爱情呢?是因为对这真诚未经反省,自以为绝对可靠,双方都不思进取,只是互相依赖,*终互相都成了负担。鲁迅在篇末发出了这样的悲鸣:“我活着,我总得向着新的生路跨出去,那**步,——却不过是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我要向着新的生路跨进**步去,我要将真实深深地藏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做我的前导。”中国人从来只忏悔自己的虚伪,只有鲁迅**次忏悔了自己的真诚。所谓“遗忘”,是对那原先那么刻骨铭心的、后来发现是虚假的“爱”的遗忘;所谓“说谎”,是要建立自己的人格面具,将真心深深藏起,不是为了骗人,而是要留给自己来不断地反省和拷问,即为了“抉心自食”。
在《墓碣文》中鲁迅说:“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在当时,“浩歌狂热”*典型的代表是郭沫若,尤其是他的《女神》《凤凰涅槃》等诗篇。郭沫若在其中鼓吹自我包容宇宙、气吞日月,这个“大我”具有“全宇宙的能的总量”,它“如烈火一样地燃烧”“如大海一样地狂叫”,颇有王阳明“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的气概。鲁迅却是彻底冷静的,他在这种美好的天上境界里窥见了黑暗的深渊和虚无的寒气。如果说,郭沫若的精神象征是集香木而自焚并再生的火中凤凰,那么,鲁迅的象征则是游魂和毒蛇:“有一游魂,化为长蛇,不以啮人,自啮其身,终以殒颠。”“抉心自食,欲知本味,创痛酷烈,本味何能知?”“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美国鲁迅研究专家李欧梵评论说,这是“中国文学史中*令人毛骨悚然的作品”[1]。的确,从来没有人像鲁迅那样对自己作如此阴郁的反思,那样使自己置之死地而后生。郭沫若式的狂热瞬间便会消失,成为一种大话、装饰,在1958年的“大跃进”中则用来吹牛。鲁迅却更早地从天上降到现实的地上,并潜入到自己内心深处。他并没有解决什么“问题”,但他发现了自身的矛盾。
这就是鲁迅所谓“人道主义和个人主义”这两种思想的矛盾,它导致鲁迅对人类爱恨交加的复杂感情。他说:“我的思想太黑暗……所以只能在自身试验,不敢邀请别人。”[2]在同时代人中,唯有鲁迅承认自己的心是黑暗的,其他人(如郭沫若)则全都自我感觉良好,内心一片光明;唯有鲁迅揭发了自己这样深刻的内心矛盾,其他人则用外在冲突(不论是“启蒙”还是“救亡”)掩盖了内心矛盾,想到什么便傲然发表出来,深信会得到喝彩,且的确受到了喝彩。鲁迅的呼声却犹如夜游的鸱枭,令人恐惧和不快,就连他的自言自语,都被怀疑是在骂人。鲁迅的个性和人格就体现在他的不断自我蚕食、毁掉内心一切堂皇的人生支柱而向更深处寻求生命的意义上,但表现出来则是向人类的病根开刀,是不向任何庸众的温情妥协,这就形成了他的“摩罗”性格。
二、大无畏的“摩罗”性格
摩罗,即梵语“魔鬼”之意。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提出,谓世间人当莫不秉有魔血,但“非强怒善战豁达能思之士,不任受也”。鲁迅推崇魔性,是着眼于其独立个性及叛逆精神,要“张个性而排众数”,在这方面,尼采、拜伦、雪莱、弥尔顿等人是其精神楷模。中国古代也有屈狷、庄狂、济癫、八怪,但只是外部现象上的一种“乖戾之气”,而在内心生活上,他们所追求的无非是逍遥自在、率性自得的平和旷达之境,就是死,也觉得自己是“出于污泥而不染”“质本洁来还洁去”“九死而未悔”,而缺乏性格内在的魔性力量。鲁迅不是这种消极无为的自闭者,他向往着“真的猛士”:“叛逆的猛士出于人间;他屹立着,洞见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坟,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苦痛,正视一切重叠淤积的凝血,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将生和未生。他看透了造化的把戏,他要起来使人类苏生,或者使人类灭尽,这些造物主的良民们。”(《淡淡的血痕中》)为此,他提倡“绝望的抗战”,在绝望中奋起,相信“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他认为只有这样,人类才或许可以得救,当然也可能灭亡,但却保持着人的尊严。人心的火焰不应当成为供人玩赏的、玲珑剔透的小摆设,与其不死不活地冻僵在那里,还不如尽其火焰的本性而“烧完”(《死火》)。

[1] 《当代英语世界鲁迅研究》,乐黛云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0页。

[2] 参看《鲁迅全集》第11卷,第79—80页。

新批判主义 作者简介

邓晓芒,1948年生,湖南长沙人,中国著名哲学家、美学家和批评家,“新批判主义”奠基人,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德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邓晓芒长期从事西方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研究和翻译,是国内第1位从德文原文翻译康德的学者,他的哲学著作及美学著作在当代学界和思想界有着极其广泛的影响力。

新批判主义

http://www.00-edu.com/tushu/sh1/202006/2578215.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