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章句新编新解 内容简介
《章句新编新解》新编《道德经》章句顺序,就像把春秋时期的陶瓷碎片修复成完美的文物一样;新解“道”“大”“玄”等许多词语的意义,复《道德经》“甚易知,甚易行”的原貌;撕掉人们从古至今强加给《道德经》玄虚、隐居、颓废、悲观甚至愚民、阴谋、复古倒退的面纱。《道德经》是一部指引人间正道,启发人与自然、与社会、与人和谐相处的圣经;是一部教人“为而不恃”“利而不害”“以身为天下”的励志书;是人类灵魂工程的蓝图。读懂*艰深的《道德经》就掌握了打开古汉语众妙之门的钥匙。
道德经章句新编新解 目录
**篇 自然与道
**章 (原第二十五章)自然名大,字道
第二章 (原**章)道与玄
第三章 (原第四章)道的来历(一)
第四章 (原第十四章)道的来历(二)
第五章 (原第十一章)有与无
第六章 (原第三十二章)道无名分
第七章 (原第六章)道的作用(一)
第八章 (原第三十四章)道的作用(二)
第九章 (原第四十章)道的作用(三)
第十章 (原第四十二章)道的作用(四)
第十一章 (原第七十七章)道的作用(五)
第十二章 (原第三十七章)道的作用(六)
第十三章 (原第六十章)道的作用(七)
第二篇 人与道
第十四章 (原第十章)人、君、民都离不开道
第十五章 (原第六十二章)道是人的宝
第十六章 (原第六十七章)道大:人的三宝
第十七章 (原第三十五章)道对人的作用(一)
第十八章 (原第十五章)道对人的作用(二)
第十九章 (原第十六章)道对人的作用(三)
第二十章 (原第二十四章)人无道就失败
第三篇 德与道
第二十一章 (原第五十一章)道蓄养德
第二十二章 (原第二十三章)有道才有德
第二十三章 (原第三十八章)离开道,一切皆错
第二十四章 (原第六十五章)玄德
第二十五章 (原第二十一章)孔德
第二十六章 (原第二十八章)常德
第二十七章 (原第四十一章)道·德·行
第二十八章 (原第四十九章)德的本质:无私、善、信
第二十九章 (原第七十九章)有德者就是善人
第三十章 (原第六十八章)德的本质:不争
第三十一章 (原第五十四章)坚守“德”,从我做起
第三十二章 (原第五十九章)积德的好处
第三十三章 (原第五十五章)不道早已
第四篇 圣人之道
第三十四章 (原第八十一章)为而不争
第三十五章 (原第八章)利而不争
第三十六章 (原第二十二章)不争的好处
第三十七章 (原第二章)无为、不言
第三十八章 (原第六十三章)从小事易事开始
第三十九章 (原第三章)无为的作用
第四十章 (原第五章)守中(平等)
第四十一章 (原第七章)无私
第四十二章 (原第十二章)为腹不为目
第四十三章 (原第二十六章)重根本
第四十四章 (原第二十七章)与人为善
第四十五章 (原第四十七章)明道
第四十六章 (原第七十章)被褐怀玉
第四十七章 (原第七十一章)不病
第四十八章 (原第七十二章)自知、自爱
第五篇 处世之道
第四十九章 (原第七十三章)勇于不敢
第五十章 (原第九章)功遂身退
第五十一章 (原第十三章)以身为天下
第五十二章 (原第四十三章)无为之有益
第五十三章 (原第四十八章)无为而无不为
第五十四章 (原第四十四章)知止
第五十五章 (原第四十五章)清静
第五十六章 (原第十九章)绝圣弃智
第五十七章 (原第五十二章)守柔
第五十八章 (原第五十三章)非道是为盗
第五十九章 (原第五十六章)玄同
第六十章 (原第三十九章)得一
第六十一章 (原第二十章)我愚人之心
第六篇 养身之道
第六十二章 (原第五十章)无死地
第六十三章 (原第三十三章)不失根本
第七篇 治国之道
第六十四章 (原第六十六章)不与民争
第六十五章 (原第七十八章)敢于担当
第六十六章 (原第二十九章)私天下,必失败
第六十七章 (原第五十七章)无为,民白化
第六十八章 (原第五十八章)不扰民
第六十九章 (原第十七章)人民自由
第七十章 (原第七十四章)要法制,不要人治
第七十一章 (原第七十五章)剥削压迫,人民难治
第七十二章 (原第六十四章)防微杜渐,尊重自然
第七十三章 (原第十八章)大道废,天下乱
第七十四章 (原第四十六章)无道,祸乱之源
第七十五章 (原第三十六章)玄同,让步(一)
第七十六章 (原第六十一章)玄同,让步(二)
第七十七章 (原第八十章)没有战争,安居乐业
第八篇 用兵之道
第七十八章 (原第三十一章)不得已而用之
第七十九章 (原第六十九章)不侵略,不轻敌
第八十章 (原第七十六章)兵强则灭
第八十一章 (原第三十章)不以兵强天下
总结
附录
《老子》(《道德经》)题解
“道可道”新解
“名可名,非常名”众妙之门的钥匙——《老子》关键词集注
错解玄,使道家堕入玄虚
利用古汉语全部知识攻读《老子》
老子是老儿子吗?
老子是隐士吗?
怎样理解《道德经》的“三无”
老子学说的阶级性问题
李耳·《老子》·《道德经》
《道德经》的自然之道
老子的处世为人之道
后记
道德经章句新编新解 作者简介
汪增阳,1946年生,重庆市人,大学本科毕业,从事高中语文教学三十年,获“优秀教师奖”“语文教学改革优秀论文奖”,现为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长江师范学院武陵山文化研究员、黔江区作家协会荣誉理事、黔江区民间文艺家协会荣誉副主席。出,版长篇小说《生死路》,著有长篇小说《鸳鸯冢》《神界》,学术专著《黔江方言研究》《奇梦大观》,在全国报刊杂志发表小说、诗歌、散文、学术论文百余篇。 汪永红,1971年生,重庆市人,毕业于湖北民族学院。长期致力于国学、地区方言的学习与研究。现为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地区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