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教育信息网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 > 正文 返回 打印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2020-06-18 00:00:00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本书特色

本书考察了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产生的过程、发展阶段和形成路径,从不同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内容进行了概括和归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作出了贡献。本书有助于读者全面、系统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的框架体系和基本观点及其理论贡献。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目录

目 录 导论 一、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命题的共识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命题的名称、概念辨析 三、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四、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的意义 上编: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的发展阶段 **章 毛泽东法律思想 一、毛泽东法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二、毛泽东法律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三、毛泽东法律思想评析 第二章 邓小平法制思想 一、邓小平法制思想产生的国际背景 二、邓小平法制思想产生的国内背景 三、邓小平法制思想产生的历史起点和对理论禁区的突破 四、邓小平法制思想的发展历程及基本观点 五、邓小平法制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邓小平法制思想与毛泽东法律思想的比较 第三章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提出 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提出和在实践中的确立 二、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法治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邓小平法制思想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发展 第四章 科学发展观理念下的新时代法治观 一、科学发展观揭示了法治发展的时代背景 二、法治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三、全面协调可持续和统筹兼顾的法治发展 四、中共十六大以来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丰富和完善 第五章 十八大以来依法治国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一、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出台的背景 二、依法治国理论在新形势下的创新和发展 三、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 四、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框架基础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的路径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路径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路径的一致性 三、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的实践路径 四、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的文化路径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与中国法治建设的里程碑 一、**个里程碑: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国法治国家建设的逻辑起点 二、第二个里程碑: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为实行法治创造条件 三、第三个里程碑:南方谈话突破了中国法治建设的一些理论禁区 四、第四个里程碑: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和治国方略的转变 五、第五个里程碑:依法治国开启新征程 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 下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内容体系 第八章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邓小平依法治国,厉行法治的思想 二、邓小平法制思想的精髓——法治 三、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及其理论阐释 四、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意义 第九章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路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 二、坚持社会主义 三、在政治体制上不照搬西方的模式 四、实现民主与法治要从中国实际出发,有步骤有领导地进行 五、重视本土法律文化资源的利用 六、中国的法治建设要走中华民族自主创新之路 第十章 确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 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内涵的辩证关系 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意义 第十一章 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促进法律实现 一、加强立法工作,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 二、关于立法的内容及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三、坚持中国国情和特色,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 四、认真执行法律,促进法律实现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一、毛泽东宪法学说与当代中国的宪法体制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理论的探索及其成果 三、社会主义宪法实践的探索和宪政理论的日益成熟 四、现行宪法实施以来宪法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第十三章 发挥法律手段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功能 一、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二、“两手抓”思想的提出及其基本内容 三、依靠法制手段反腐倡廉 四、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 第十四章 依法行政,完善权力约束机制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的认识逐步深化 二、邓小平关于共产党执政必须接受监督的思想,奠定了我国权力监督制约理论的基础 三、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权力监督制约理论初步形成 四、中共十六大以来我国权力监督制约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五、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权力监督制约理论的进一步系统化 第十五章 建立完善的司法体制,促进社会公正实现 一、加强司法机关和司法队伍建设 二、司法体制改革应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 三、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保障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实现 四、建设高效公正权威的司法体制 五、提高司法社会公信力 第十六章 维护公民权利,依法保障人权 一、邓小平人权思想 二、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人权思想的发展 三、中共十六大以来人权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完善 四、中共十八大以来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人权理念 五、当代中国人权入宪及其意义 第十七章 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夯实依法治国的基础 一、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和条件 二、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根本问题是教育人 三、提高公民的宪法意识和公民意识 四、法治教育的目标 五、法治宣传教育要经常化和制度化 第十八章 “一国两制”与国家结构理论的创新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及基本含义 二、“一国两制”与香港、澳门基本法 三、“一国两制”与我国法律制度的多元化 四、“一国两制”下多元法律制度并存的优越性 五、“一国两制”方针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创新 第十九章 繁荣法学研究,为法治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促进法学研究繁荣的思想解放运动 二、重视法学理论研究,推动法学学科体系的建设 三、改革开放以来法学研究的恢复与繁荣及其推动下的法治建设成就 四、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法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及其对法治建设的促进 参考文献 后记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相关资料

本书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过程及其发展进行了全方位的检视,并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体系作了全面系统的概括和总结,为读者了解当代中国法学的发展历史和理论概貌提供了难得的学术镜鉴。 刘作翔(中国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法治与人权研究所所长) 对当代中国来说,如何立足国情、面向世界,构筑中国的自主性法学理论,进而与西方进行平等的理论对话,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形成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并走向世界的软实力的时代要求。本书恰是担当着这样一种使命和责任,不仅填补了这方面研究的空白,也提升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法学研究的学术品位和影响力,堪称该领域研究的标志性作品。 马长山(《华东政法大学学报》主编、教授) 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完善、丰富与发展。本书是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系统化梳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陈金钊(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作者简介

蒋传光 1963年生,安徽省濉溪人,法学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为法理学、法社会学、法治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已出版著作二十部,在《政法论坛》《法学评论》《法学家》《法制与社会发展》《环球法律评论》《法制日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一百二十多篇。主持2015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治文化建设研究”,以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规划一般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华大典》工作委员会、《中华大典》编纂委员会项目,司法部重点项目等。学术成果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提名奖和国家图书奖。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http://www.00-edu.com/tushu/sh1/202006/2580163.html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