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仁爱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仁爱思想由来已久,源远流长。儒家的仁爱思想在当今时代仍具有广泛适用性,应大力推广,以应对*个人主义的社会弊病,维护世界和平。
本书从儒家仁爱思想的起源、演变、现代价值进行了梳理,重点从孔子、孟子、荀子、韩愈、张载、王阳明、孙中山的仁爱观出发,对传统中国广泛存在的仁爱思想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对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宣扬时代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
儒家仁爱思想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从儒家仁爱思想的起源、演变、现代价值进行了梳理, 重点从孔子、孟子、荀子、韩愈、张载、王阳明、孙中山的仁爱观出发, 对传统中国广泛存在的仁爱思想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对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宣扬时代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
儒家仁爱思想研究 目录
目录
引 论
一、何谓“仁”
(一)儒家思想核心“仁”
(二)“仁学”体系的构建与重建
二、何谓“爱”
(一)“爱”的研究
(二)儒家的爱观念
(三)爱观念的影响
(四)从“仁爱”到“爱”的延伸
三、“仁”与“爱”
(一)古代“仁”与“爱”的认识
(二)现代“仁”与“爱”关系研究
(三)“爱人”与“仁爱”
(四)何谓“仁爱”
(五)“仁爱”思想的研究
四、“仁爱”与“博爱”
(一)“博爱”的内涵
(二)“博爱”与“仁爱”
(三)“博爱”与“兼爱”
(四)“博爱”思想的现代价值
五、“仁爱”与“兼爱”
(一)“兼爱”思想概说
(二)“仁爱”与“兼爱”的比较
六、“圣爱”与“仁爱”
(一)爱有无差等
(二)爱的基础有异
(三)中西“仁爱”观的比较
(四)中西“仁爱”观的互动
七、孔子的仁爱思想
(一)《论语》的“仁”的诠释
(二)《论语》的“爱”的观念
(三)孔子仁爱思想的层次性
八、孟子的仁爱思想
(一)从“仁”到“爱物”
(二)“爱物”到“推爱”
(三)对孔子仁爱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九、荀子的仁爱思想
(一)爱己
(二)亲不爱
(三)爱以“礼”行之
(四)以“孝”“忠”为爱
十、韩愈的仁爱思想
(一)韩愈改造仁爱的思想源流
(二)博爱:仁爱的一种思想革新
十一、张载的仁爱思想
(一)张载仁爱思想的内涵
(二)张载仁爱思想的创新
十二、王阳明的仁爱思想
(一)“知行合一”的仁学体系
(二)“万物一体之仁”的仁爱思想
十三、近代思想家的仁爱思想
(一)以“仁”为本体
(二)以“仁”追求共通
(三)以“爱”中西合璧
十四、当代仁爱思想的理解
(一)基于传统的文化
(二)当代仁爱精神的特点
十五、当代仁爱思想的价值
(一)学术方面的价值
(二)社会道德、伦理方向的价值
(三)经济发展方面的社会价值
(四)当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五)政治理论的重要话题和关注点
(六)其他价值
十六、仁爱思想研究评述
(一)仁爱思想的研究特点与趋势
(二)仁爱思想研究的局限性
(三)仁爱抽象与具体观念的混淆
(四)仁爱思想研究展望
十七、结语
附录一:关于仁、爱的成语
附录二:相关名言
附录三:相关文献
(一)仁爱思想相关文献
(二)博爱思想相关文献
儒家仁爱思想研究 作者简介
杨清虎,男,陕西省西乡县人,安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2011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硕士,2012年破格评为讲师,2014年破格晋升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化与现代化、古籍整理,已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