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形而上学研究 本书特色
李晓林编*的《审美形而上学研究》从“审美形 而上学”的问题域切入西方美学史,梳理西方美学史 将“美”、“艺术”与“形而上学”相关联的倾向, 指出现代美学的“审美”转向。以往学界对于古希腊 至19世纪的形上美学研究较多,其学术定位几无异议 ;却往往否定20世纪西方美学的形而上倾向,甚至认 为当今美学研究应该拒斥形而上学。本书另辟蹊径, 侧重于对20世纪西方美学的探讨,并非以“审美形而 上学”涵盖整个现代美学的全貌,而是指出在当今美 学领域尚有这样一脉流传,特别对杜夫海纳等为代表 的现象学美学、海德格尔存在论美学和伽达默尔解释 学美学的形而上倾向进行了剖析。本书不是对现代美 学“审美形而上学”一脉的详尽谱系学研究,而是立 足于后现代视域反观审美形而上学的意义及其可能性 。
审美形而上学研究 目录
导言**章 概念辨析 **节 形而上学 第二节 形上美学 第三节 美的形而上学 第四节 艺术形而上学 第五节 审美形而上学第二章 形上美学的历史流变 **节 柏拉图:“美本身” 第二节 普罗提诺:“原初之美” 第三节 中世纪美学:美作为上帝之名 第四节 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第五节 浪漫主义美学:美、艺术与无限第三章 作为转折点的唯意志论美学 **节 叔本华:“美的形而上学” 第二节 尼采:“审美形而上学” 第三节 艺术作为解脱与救赎:从叔本华到尼采第四章 审美形而上学建构之一:现象学美学 **节 胡塞尔现象学哲学对现象学美学的影响 第二节 盖格尔的艺术形而上学建构 第三节 英加登论艺术的“形而上学质” 第四节 杜夫海纳论艺术“形而上的前景”第五章 审美形而上学建构之二:海德格尔存在论美学 **节 存在:重建形而上学 第二节 艺术:存在追问的途径之一 第三节 语言:存在追问的途径之二 第四节 物之为物:存在追问的途径之三第六章 审美形而上学建构之三:伽达默尔解释学美学 **节 “审美无区分”:对主观主义美学的批判 第二节 艺术:“存在的扩展” 第三节 美:“自身显现” 第四节 共在:艺术的人类学基础余论 后现代视域中的审美形而上学参考文献后记
审美形而上学研究 作者简介
李晓林,1968年生,山东金乡人,现为厦门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西方现代文论和美学。2001年于山东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在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所做访问学者。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审美主义:从尼采到福柯》(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个人完美与人类团结:罗蒂“诗性文化”的双重维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项目一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项。